李健
(安徽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9)
變革是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要面臨的改變,要想突破當下出版編輯的職業瓶頸,當務之急就是必須要盡快找到適合新形勢下的出版編輯工作新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從而制定科學有效的策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時代發展的思想指引,也是作為出版編輯從業者的精神指導,這就要求出版編輯從業者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發展全局觀,要切實運用新媒體時代的優勢來彌補傳統出版編輯的不足之處。不光要從出版本身尋找創新發展的突破口,也要通過互聯網的優勢及時收集有效的資源信息以達到對出版編輯工作的優化及調整,從而為出版編輯的創新發展尋找新的出路來盡快適應時代的快速發展。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出版編輯工作要求也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和標準,當下正在面臨傳統出版編輯和新興出版編輯業務能力的洗牌。傳統出版編輯的業務能力在出版行業中具備較為扎實的基礎及時代發展沉淀下來的市場敏銳感。即便如此,傳統出版編輯從技術上來看,因時代的發展越發突顯出能力不足的方面,比如宣傳力度小、收集資源信息的渠道較為狹窄及出版編輯從業者整體綜合素質能力較弱等等。新興的出版編輯工作的變革也脫離不開傳統編輯的業務能力及技術,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觀點去看待這個問題。
以當下中國發展中中小出版社的綜合情況看,傳統的出版行業的發展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信息化社會編輯工作的訴求了。所以,變革迫在眉睫。出版行業發展至今也不斷地給予更多政策上的助力和支持來保障其健康可持續性發展,在出版行業發展轉型中,沒有有效利用時代的優勢來革新出版技術,這無疑就導致了轉型的失敗,讓整個出版行業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中變得非常被動和舉步維艱。
筆者根據當下出版社的生存現狀將出版編輯在創新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以下三點:
在出版行業發展轉型中,也有進步的地方,比如實現了數字出版。但是,筆者就收集的相關資料發現,在出版編輯工作中,缺乏統籌規劃。在工作開展的始末完全是被動根據結果來推動每一個工作環節,沒有突出出版編輯的工作重點和核心。因為沒有先進創新的出版技術支撐,傳統出版衍生出的數字出版目前還在處于發展較為緩慢且初期階段,這樣導致了當下出版社沒有明確的、正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以上因素跟出版編輯職能較為單一有密切的聯系,傳統的出版編輯在開展工作中思路較為閉塞,方式簡單,故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出版行業創新發展中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職能價值。
在出版行業的健康發展中脫離不開人的因素,新興出版編輯工作的創新發展對傳統出版編輯工作者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從自身觀念上發生轉變,目前正處于一個新舊交替的階段。傳統出版編輯也正在為新形勢下的工作轉型緊鑼密鼓地開展各項業務能力培訓來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但離數字出版編輯工作的要求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是為什么當下的出版編輯不管是傳統的還是新興的都處于非常被動狀態的原因。在日常工作中,出現一些較為緊急臨時的狀況或者問題的時候,不能縱觀全局給予正確的科學的處理方案。
出版編輯在日常工作開展中體現出的作用主要有三點:文化傳承、文化創新及文化選擇。傳統的出版編輯因時代因素和特點所致,出版編輯從業者忽視了編輯文化傳承重要性。因傳統出版編輯工作方式單一性造就了所屬時代編輯文化的單一性,兩者相輔相成,同樣也忽略了編輯本身就是文化傳遞的使者這一重要認知。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過出版行業的健康發展中脫離不開人的因素,所以對新時代背景下出版編輯創新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對職能屬性進行優化調整。要從全方位來加強出版編輯的綜合業務水平,基于現有職能內容不斷地進行拓展及優化。傳統的出版編輯工作的方式和思路較為單一且浮于表面,要達到新時代出版編輯的要求,可以通過培養編輯從業者個性化、多元化及立體化的工作方式方法來激發他們的職業動機和意愿;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收集培訓課程,定期對出版編輯從業者從職業素養到業務知識逐一開展培訓,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優秀案例、工作方式方法及思路根據我國實際國情進行適當的應用;對新的出版技術培訓也要緊跟其后,確保可以掌握和熟悉最新的出版技術來適應新時代下出版行業的快速發展,從而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從國家層面來講,可以通過各類出版政策來激發更多的人才參與到出版行業的發展中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強化出版編輯人才庫的儲備。
在出版行業轉型發展中制定明確的發展方向,根據出版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時代革新的速度較快,也就對出版行業的創新發展的要求就越高。所以,在出版編輯開展工作時要通過互聯網資源關注各種產品的創新,要從技術的角度上輔助完成出版企業的發展目標,提高自身的市場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編輯看似是簡單的文字工作者,實際而言,出版編輯不同于其他的編輯,在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思路上也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加之當下出版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出版編輯從業者也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屬性。文化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說出版編輯的業務能力決定出版社的發展高度,那么出版編輯文化的意義決定著出版社的命脈。通過出版編輯從業者一代代的傳承和沉淀,文化底蘊就越發深厚。它是出版編輯從業者內心的信仰和思想指導,可以輔助他們對出版編輯工作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可以正面促進出版編輯從業者往健康、良性的方向不斷發展,從而可以輔助出版社的良好發展。
出版編輯在日后的發展中,首先,高校將會成為出版行業高素質人才儲備和培養的主要教育機構,關于出版編輯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也會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其次,數字化出版的創新發展對出版編輯的理論和技術知識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未來預計會不斷地更新出各種數字化出版的新興技術、新的媒介平臺以及出版相關理論觀點以滿足新形勢下出版社對出版編輯人才的全部訴求;最后,近幾年出版行業最長談的一個概念就是數字化出版,所以數字化出版必定是未來出版社的發展必然趨勢。對于出版編輯而言,在掌握最新的數字化出版技術的同時要注重職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每一個忠于編輯職業的從業者內心都有一個想成為出版家的事業心,所以基于本職工作將出版家作為努力的方向方才是出版編輯未來發展趨勢。
與傳統的出版編輯相比較而言,新形勢背景下的出版編輯是具備較大的優勢及樂觀的發展前景。就中國出版社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對未來出版編輯從業者要求具備全局觀,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和選擇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出版編輯從業者的綜合素質能力也會提高到戰略的層面。未來會越發地重視資源的價值,對于編輯而言,如何運用這些資源成了一名編輯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次出版行業的洗牌對于編輯從業者來說是一次挑戰,也是機遇,如何提高出版編輯的工作效率,重點在于編輯本身對網絡的捕捉和信息的敏銳度。
通過以上簡單的分析可以發現,出版編輯工作的精神價值在于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承和代表,不但可以了解過去,也可以展望未來。新媒體時代也是信息化技術的時代,要不斷地通過學習來研究屬于中國自己的出版趨勢,并將這種積極的創新精神傳遞到每一位出版編輯的心中去。當下我國的出版編輯工作難免依然還是存在諸多問題,但只有問題的存在才會不斷地推動出版編輯工作的變革和創新發展,不斷地提高出版編輯的綜合業務水平,中國的出版行業才會有更加健康良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