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然
(宜興市文化館,江蘇 無錫 214200)
新世紀以來,國民經濟的高度繁榮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廣泛的提高,給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帶來了很大便利,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一定滿足的同時,人們對精神文明越來越渴求,而政府為了更好地實現人們對精神文明的渴求和向往,政府提倡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建議,并對這一建議付出了很多實踐,經過多次實踐證明只有文化館能更好地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原則,因為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非營利性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傳播先進文化的大眾服務,而且必須保證可以保障大眾基本文化需求的服務。
由于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非營利性的,更是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之一,一般的大型企業和公司都是以盈利為目的,所以不能實現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到機會均等的文化教育的機會,因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體系是政府舉辦的,同時這也明確地顯示了公共文化服務與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根本區別。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實現大眾文化利益的基本保障,也是有利于人民精神文明發展的基石,可以為社會和大眾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既滿足了社會效益又促進了人們精神文明的進步,這就是政府的只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大型的去也和公司一般開設的是具有盈利性和競爭性的文化組織機構,需要在此文化組織機構中收取大量的經濟利潤,達到滿足經濟發展空間的目的,總的來說,公司和企業是而為了實現經濟效益,而對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需求是無能為力的,這就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原則產生了本質的區別。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均等性,就是這項文化資源必須為全體人民服務的,歸屬于全體社會成員,使得所有公民都可以公平享受到機會均等的文化需求,其次就是基本性,顧名思義就是使人們對文化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像文化知識常識、國內外名著的經典橋段以及主要人物或者世界經典電影的主要故事情節等等,最后就是便利性和公益性,也就是公共文化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面向人們開放文化機構的費用大部分都是低消費或者免費的。
上文已經提及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原則,就是要滿足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以及公益性,所以政府開辦了文化館使得所有公民都能低價或者免費的享受到“文化盛宴”,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和科學文化知識,從而進一步的達到社會主義人才強國的基本戰略,文化館是人民群眾交流活動的中心,可以給人們的文娛活動提供重要的交流場所。文化館迄今為止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了,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部門已經計劃在全國范圍內興建文化館以滿足人們的文娛活動的基本需要,但由于受到經濟條件和工業生產的限制和制約,大型文化館只存在于北京、上海和部分東北地區,其他城市要么只有小型的文化館,要么甚至沒有文化館,這不利于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科學文化知識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公共文化生活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因為文化館是在政府的人力、財力的各種投資下建成的,擁有服務性和公共性,所以文化館成為了人們生活娛樂的關鍵場所,各種類型的文化館開始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使得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變得多姿多彩,同時也提高了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使得人民群眾受到了藝術的熏陶和感染,文化館舉辦的文娛活動大部分都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像傳統的京劇表演、話劇表演、民間舞蹈等等,促進了我國文化建設變得更加多元性和豐富性。
就目前來看,從新世紀初期開始就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建設很多文化館了,直到現在各個省市和自治區都已經完成了文化館的基本建設,為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需要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也可以為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服務性和公共性的環境和平臺,使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文化館成為了人民群眾的謹慎支柱,所以人民群眾在生產和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文化館了。因此文化館需要擺正態度,文化館要姓“社會主義”和“文化建設”,文化館在面對市場經濟的沖擊時要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時刻謹記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原則,認真履行文化館的工作要求,做到真正地為社會效益和人民利益服務,同時也要根據文化發展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文化創新,使得文化館所舉辦的文娛活動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比如在宜興市的文化館近年來舉辦的都是軍政座談會、民間歌舞聯誼會、京劇欣賞大會等,雖然也符合部分人民群眾的喜好,但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廣泛參與進來,給宜興市文化館增加更多的生命力,宜興市文化館可以舉辦年輕人喜歡的節目,比如流行音樂會、輕競技比賽、相聲小品交流會等等,才能促進宜興市文化館的繁榮穩定發展,更好地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實現自身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利用自身的職能和權力,對文化館的發展前景進行宏觀調控,使得文化館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避免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條件下受到巨大的經濟誘惑而動搖其本質。
文化館的建設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隨著信息網絡的創新性發展,使得文化發展具有了廣泛性,文化館也需要在此條件下抓住機遇,建設現代化的文化館,才能滿足新時代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館可以根據信息網絡的發展特點,打造一個具有多功能性的文化館,將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念融入于文化館的發展中,使文化館可以成為立體交互式的建設狀態,促進文化館從文化單一性向文化多元性轉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多方面需求。就拿宜興市文化館為例,第一宜興市文化館需要在傳統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完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明確文化館現代化的建設基本策略和方針,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提高文化館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效果,使得文化館的制度達到現代化文化館建設的標準和要求。第二宜興市文化館可以適當參照大城市文化館的發展策略,要有必要的品牌意識,根據宜興市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地域文化特色來制定文化服務標準,可以借助互聯網發布公告,讓宜興市人民將了解的本地文化特色發布到平臺上,可以在旅游旺季時舉辦宜興文創會,像宜興市的陶瓷制品、城市旅游、美食文化等特色都可以面向全國展開,使得文化館充滿人文情懷的基礎上,促進了不同文化的發展,不僅可以使宜興市的人民有很大程度的參與感和自豪感,也使得外地游客感受到宜興市文化,使宜興市文化館成為江蘇省所有文化館的龍頭,提高宜興市文化館的口碑。
文化館既然也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就要使不同群體享受到應有的文娛活動,政府需要加大投資力度,使得鄉村地區的文化館都能得到繁榮發展,特別是在偏遠山村地區,設立文化館分館,也要采取和城市文化館相同的文化服務水平和標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殘疾人、老人、低收入群體和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不僅要實施免費開放,更要根據特殊群體的實際情況讓他們享受到文化體驗,除此之外,可以定期對人民群眾進行公益性的文化活動培訓,比如對他們進行國畫培訓、書法培訓或者圍棋培訓等等,使人民群眾的藝術能力獲得廣泛的提高。
總之,本文針對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均等性的實施策略做出了分析與思考,文化館作為公益性和社會性的活動場所需要堅定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完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標準,并進行必要的文化創新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使得文化館真正成為惠民、利民的文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