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楊明鳳,白書軍,侯慧杰
(1.中國氣象局烏蘭烏蘇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站,新疆 石河子 832023;2.烏蘭烏蘇農業氣象試驗站,新疆 石河子 832023 )
目前,新疆不僅是我國重要優質棉生產基地,更是最重要的機采棉種植區。據農業部門統計,新疆超過85%的棉花種植采用機采棉種植模式。由于地域的原因,新疆的機采棉種植受天氣、氣候影響極大,雖然現在各種農業技術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棉田小氣候,但是北疆的自然氣候條件不同于新疆南疆及其他地區,北疆的氣候條件對機采棉的生長期有其重要影響,而花鈴期又是棉花生長期中最重要的階段,研究分析機采棉花鈴期的栽培管理技術和棉株生長發育所需適宜的自然氣候條件,對機采棉最終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花鈴期可分為初花期和盛花期,是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逐漸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的時期,這時期邊長枝葉,邊現蕾、開花、結桃,是形成棉花產量的關鍵時期[1]。在北疆機采棉初花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盛花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通常初花期一般有15天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并重,是棉花生長最快的時間。這段時間棉花主莖增長量較快,現蕾個數達到棉花全生育期的三分之一,葉面積也迅速增長,為蕾期的2~3倍[2]。初花后,棉株逐漸進入開花結鈴盛期,棉株營養生長逐漸轉慢,生殖生長開始占優,葉面積也達到最大,根系吸收能力進入最旺盛時期。
1.2.1加強水肥的科學管理
機采棉花鈴期是水肥敏感期,這一時期如果水肥供應不足,棉株營養生長和蕾鈴都會受到重要影響。棉株初花期的營養生長旺盛,氮肥不宜過多,若氮肥過多,容易引起棉株瘋長,提早封行,造成棉田蔭蔽,蕾、鈴脫落嚴重[3]。盛花期水肥過多,會導致棉花后期貪青晚熟,而盛花期若水、肥跟不上,又會使棉株易于早衰,影響產量和品質。對花鈴期的生育要求是“控初花,促盛花,帶大桃封行,既不瘋長又不早衰”?;ㄢ徠谡5拿拗?,株高日增量初花階段為2~2.5 cm、不超過3 cm,盛花階段保持1 cm以上[4]。
機采棉花鈴期的栽培管理措施在初花期到盛花期要適當控制棉株營養生長,盛花期后要促進棉株生殖生長。花鈴期是棉桃大量形成的時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要養分最多的時期,提倡重施花鈴肥[5]。因此,花鈴期要做到合理科學地滴水、施肥,才能為棉花提供適宜的濕度和充足營養。花鈴期的施肥原則是“重施花鈴肥、平衡施肥、葉噴硼肥”。花鈴肥的施用數量和時間,要根據天氣、土壤肥力和棉花長勢長相而定。一般情況下,花鈴肥用量約占總追肥量的50%以上,施標準氮肥225~375 kg/hm2,高產棉田可增加至450 kg/hm2以上[6]。施肥水平高的地區,分初花期和盛花期兩次施用,初花期速效肥與緩效肥混合施用,盛花期只施用速效肥。對于地力較差、基肥用量不足、蕾肥施用少、棉株長勢弱的棉田,花鈴肥則應在初花期一次滴施?;ㄢ徠诿拗陮λ囊筝^高,如棉株水分失調,棉株代謝過程受阻,容易引起大量的蕾鈴脫落,并引起早衰,嚴重影響棉花后期的產量[7]。棉花灌溉應注意當時天氣變化合理考慮當地的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土壤質地等;同時還要掌握棉花的長相和缺水表現等。
1.2.2做好棉株的化學調控和整枝打頂
花鈴期初期,棉株進入快速生長時期,棉株光合作用強,體內的養分為營養器官生長提供支撐,可能出現棉株徒長現象,合理的化學調控,可以塑造更加理想的棉株株型。并且及時有效的棉株打頂也可促進棉株個體和群體之間的協調,有利于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
北疆機采棉花鈴期一般在夏季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個時間段,北疆的氣候總體趨勢是高溫低濕,有利于棉花植株的生長。但個別年份夏季也出現低溫少日照時段,夏季出現這樣的氣候特征,是由于7~8月份出現少日照多雨,進而出現持續低溫天氣,雖然北疆天氣不會出現如我國南方多達月余的連陰雨天氣和低溫少日照天氣,也沒有高溫氣候帶來的危害,但有斷續低溫陰雨天氣,使棉花發育推遲。據北疆石河子地區30年歷史數據統計顯示,總共出現過4次這樣的夏季氣候特征,此時段的平均氣溫均比歷年同期偏低0.7℃~1.2℃,對當年的棉花花鈴期的生長有較大影響,當年的棉花產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還有一種夏季氣候特征是出現夏季高溫干旱時段。與低溫少日照天氣相反,夏季溫度偏高通常對棉花生長有利,若棉花在花鈴期持續高溫干旱,土壤水分又供給不足,常引起大量的蕾鈴脫落,造成棉花減產。
棉花是喜溫作物,正常的高溫少雨天氣有利于棉花植株的生長,而棉花花鈴期又是棉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鍵階段[8]。這一時期是棉株對溫濕條件比較敏感的時期,其溫濕條件的優劣直接影響棉花產量和品質。充足的日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花鈴期的首要條件,這樣不僅能防止棉花旺長,還有利于促進棉鈴生長[9]。相反如果陰雨連綿,低溫寡照,棉鈴容易霉爛,并且生長緩慢,鈴重下降,品質下降。北疆歷史資料統計表明,機采棉花鈴期日平均氣溫在25℃~30℃為適宜。低于15℃或高于35℃使棉株花粉活力大大降低,高于40℃棉花停止生長。一般認為,多年試驗數據證明,棉花花鈴期夜間≥15℃和白天≥25℃的有效積溫與棉花產量和品質呈現顯著正相關。
機采棉花鈴期是棉花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整個花鈴期大約從6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續50天左右?;ㄢ徠诠芾砗瓦m宜的氣候條件對整個花鈴生長周期都很重要。要加強栽培管理,促使棉花多現蕾、多開花、多結桃、結大桃、早熟不早衰,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棉花花鈴期在日平均氣溫25℃~30℃時,天氣晴朗,日照充足,對棉花的開花授粉最為有利;高于30℃,天氣高溫干旱或出現低溫寡照,棉株開花結鈴就會受影響;當棉株間溫度達35℃以上時,約有20%的花藥不能開裂,30%以上的花粉不能發芽,影響開花授粉,增加幼鈴脫落率。日最低氣溫在15℃以下,對開花也不利。如果花鈴期經常發生干旱,土壤水分供應不足,則棉花生長減緩,甚至早衰,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如水分過多,則引起貪青晚熟,造成棉株上部秋桃少且晚熟,下部蔭蔽爛鈴多[10]。所以花鈴期適宜的溫濕條件是促進棉鈴快速增長、減少棉鈴脫落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