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東
(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廣東 深圳 518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文化實現了大幅傳播。同時人民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精神得到了很大改善。文化的繁榮在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促進社會進步上起著積極作用。現在中國的社會、文化活動種類日漸豐富。其中群眾文化舞蹈是社會文化形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文化受到群眾的寵愛是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長河上的一種常態。不管是在哪個時期,舞蹈文化的群眾性與包容性都是其生來而具有的特點。這也是舞蹈文化在我國產生的一個特殊原因,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舞蹈文化可以充分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其生來就具有豪放的大框架舞蹈特點以及溫婉、柔情等舞蹈文化的特性與人民群眾群體發生融合,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傳播與交流。綜上可知,舞蹈文化在人民群眾中的普及教育不僅可以豐富群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時可以鍛煉身體。因此在進行群眾文化舞蹈普及發展的研究方面,具有極其實用的意義。
群眾舞蹈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鍛煉身體,強化身體健康。中國舞蹈十分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創新性,在我國廣袤而博大的土地中,有過許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例如藏族舞蹈中的“雄鷹”這一形象,就是根據藏族的傳統思想文化將人的性格品質與雄鷹的形態特點相結合,擬合出一個勇于對抗困難,翱翔長空的民族精神意向。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同的舞蹈類型也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產生,在如今討論度較高的群眾舞蹈文化——廣場舞中,這樣的文化意向也依舊存在于其舞蹈作品中,我們依舊可以看到中年人,群眾群體的舞蹈動作大多表現出期許、向往的大框架動作,在這樣的表演形式下,大框架動作是能充分體現出肢體的伸展性,達到鍛煉目的的;同時也可以從肢體的動作中感受到包含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形態特點。這樣的舞蹈形式不僅有利于個人的身心發展,對于整個民族來講,其功能也是非同一般、十分巨大的。國民的身體素質是一個國家的有力后盾。
舞蹈是一項比一般意義上的體育鍛煉更具檔次的藝術運動,同時參與者既可以享受健身的目的,也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隨著優美的旋律舒緩身心。舞蹈有自己的形式、理論和美學特征。同時它也是人類語言的藝術,通過肢體間的相互協調表達一種炙熱的情感。舞蹈具有社會性和時代性,可以反映一定時期的文化習俗和特點。在今天的群眾舞蹈發展過程中,我們依然能夠通過不同的作品看出不同群眾群體的舞蹈特色和其中表達的文化精神。這樣的特點使得群眾群體中的舞蹈文化在與其他的舞蹈相比之下顯得更具有特色:群眾中的舞蹈文化并不是一種有固定技巧和方式的舞蹈文化,而是一個起源于生活,并能夠不斷加入許多新鮮元素的一門特殊藝術形式。在今天,這門舞蹈藝術形勢也能夠作為不同人群之間傳播文化進行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使其在通過舞蹈動作表達肢體語言的同時通過音樂添加民族特有的特點形式展現出一個群眾群體、該群體所在的地區特有的韻律。除此之外,這門藝術文化還在今天的社會發展形勢進程中不斷突破,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許多新鮮的元素。因此群眾舞蹈的傳播與普及具有特殊的意義。
舞蹈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生活是人民群眾創造的,舞蹈歸根結底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舞蹈可以幫助群眾對歷史,對社會,對世界的認知。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再加上舞蹈藝術的古今對比,中外交流激發了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舞蹈有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群眾舞蹈是一項重要的情感活動,它能鼓勵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根據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實踐,在群眾文化舞蹈的參與過程中,身體均得到了放松,緩解生活壓力,促進新陳代謝,調整不良心境,增強身體素質。使得群眾文化舞蹈的集體主義,有利于逐漸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促進良好關系的形成,保證社會和諧穩定。
在現實生活中,部分人群無法從合理的角度和眼光來正確看待舞蹈。他們認為舞蹈不但不能夠帶來好處,同時會對他們的社會身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還存在部分人群熱愛舞蹈,開始時專心練習舞蹈,但在此過程中,由于一些不可抗的因素或者其他個人因素而終止學習。部分群眾對于舞蹈的認識出現偏頗,不能正確對待,導致了群眾舞蹈的發展和學習受阻,難以順利開展。由此進行群眾文化舞蹈的普及教育尤為關鍵。有些父母認為舞蹈學習難度大,過程辛苦,有些孩子意志力弱,不能接受高強度的舞蹈訓練,只能中途放棄。舞蹈并不是強調專業性質,而是一項具有包容性的群眾活動,不必過分關注專業化而脫離實際。舞蹈并不是一定要進行專業學習,非專業人士的學習反而能夠幫助舞蹈繼續傳播和拓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舞蹈不斷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至今為止的舞蹈藝術,從形式上看非常的唯美,讓欣賞者贊不絕口的同時卻使其敬而遠之。打斷了人們學習舞蹈的想法,讓舞蹈離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許多舞蹈藝術家為了保持固有的文化精髓而秉持一如既往的文化發展模式,導致新的內容不能及時引入群眾舞蹈文化之中。風格化發展似乎已經成為了很多舞蹈種類無法丟棄的標簽。顯然,這樣的模式化發展不利于群眾舞蹈的普及教育,從舞蹈在群眾群體中的教育發展角度看來,許多傳統舞蹈在今天的文化發展背景中似乎總是秉持著最初的發展動向,不能直接與外界的新事物進行溝通連接。最終的結果是原有的受眾逐漸老齡化、受眾范圍逐漸縮小化,傳統舞蹈文化更加難以得到傳播,社會發展地位逐漸降低,得不到有效的傳承。因此進行群眾文化舞蹈的普及教育具有重要價值。
在發展群眾舞蹈的過程中,加強宣傳很重要,而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核心是創作意識,通過融合創新理念,群眾文化舞蹈的創作才能生動活潑。群眾舞蹈文化具有社會性、娛樂性和地域性的特點。在表演舞蹈創作活動中,注重宣傳和創新,鼓勵他們在實際創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培育群眾舞蹈創作意識的過程中,重視市場需求、關注時代發展,是市場經濟時代的需求。只有做到與時俱進以及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夠促進群眾舞蹈文化的持續發展。通過群眾的廣泛參與,使得群眾舞蹈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迅猛,不僅社會發生了一定的變革,群眾舞蹈文化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可以將現代音效、現代舞蹈元素以及現代生活題材等融合到群眾舞蹈中,進一步實現自身藝術文化形勢的傳播升華,通過多樣化的傳播特點得到更多年群體的喜愛,實現其在群眾中的普及教育這一目的。
要推動群眾舞蹈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過硬的高素質創作團隊和人力資源作為支撐,舞蹈文化必須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色彩,反映人民的真實生活。為了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的公共生活,創意舞蹈創作團隊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也就是說創作團隊首先要了解當地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用舞蹈行為來表達百姓的真實生活。舞蹈運動豐富了生活的氣氛。另外創意團隊的編舞技巧也要很高,需要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在創作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把創作靈感融入群眾生活,提高創作質量,創作出更好的舞蹈作品。將日常生活與群眾舞蹈融為一體,創造群眾情感共鳴,推動群眾文化舞蹈創作的創新。
綜上所述,就當前我國發展形勢下群眾舞蹈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群眾舞蹈不僅是一個國家的標志性文化特征,同時也是一個地區文化的靈魂,這樣的文化形勢需要依托于各種各樣的受眾群體,并借助豐富的肢體語言及情緒等全面展示出來,才能彰顯其特色及魅力,從而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群眾舞蹈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為了群眾舞蹈文化在今后能有更廣闊的傳播空間,而不是隨著時代的流逝而原地發展甚至是消亡。群眾舞蹈應該更廣泛地被社會各層級所接受,民間舞蹈藝術家也應該結合以現代新文化來充分傳播、利用、發揮群眾舞蹈的現代價值,使其能更好地面向大眾,在年輕人群體中有更大發展空間與號召力。從接近人民群眾實際生活的角度看來,群眾舞蹈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為了滿足大眾精神和文化的需要,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促進我們文化事業的發展。目前社會上,群眾舞蹈在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著有些人對舞蹈的認識過于片面;舞蹈太過專業化而逐漸脫離實際等許多問題和挑戰,但是只要不斷提高宣傳力度,強化舞蹈創作意識;加強人才培養,建設群眾舞蹈創作隊伍,就能夠不斷向前推進群眾舞蹈的普及教育,實現群眾舞蹈文化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