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耀輝
(中國葛洲壩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 100022)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上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歷史經驗證明,國有企業內部的監督和反腐倡廉工作一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化工程。隨著大監督體系的出現,加強和改革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現實意義更加突出。我們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從發展的視角深入探討國有企業和紀檢監察形勢當中的本質和內涵,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紀檢監察工作改革策略,探索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具體措施。
國有企業是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載體,因此,國企開展工作必須以黨組織為核心,圍繞黨組織對企業內部的運營、企業外部的發展進行組織與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更應該以身作則,緊跟黨組織的步伐,為企業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營造良好的政治風向,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以黨組織為核心領導和管理企業,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企業的社會形象與聲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市場競爭力以及經濟效益。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必須提高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視程度,認真學習國家頒發的政策制度,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營造規范、有序、科學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國有企業在人民群眾心中的信譽度,打造優秀、正面的企業形象。
黨風廉政建設能夠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良性發展。優秀的黨組織會不斷創新、完善國有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方式,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消除違法亂紀、貪污腐敗現象及其隱患。通過制定科學的管理監督機制預防不良行為,為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礎。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即使是國有企業,也需要面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現階段,仍然有一些國有企業過分依賴于國家、政府的支持,繼續沿用著老套、傳統的管理理念,無法適應新時期下的市場環境,導致自身競爭力不足,企業效益不佳,甚至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困境。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國企的工作理念、管理方式也在逐漸完善和創新,并且無形中提高了黨組織對企業的管理水平,讓國有企業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提高廣大基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企業的經營管理進入良性循環狀態。
第一,對黨員干部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得不夠全面深入,反腐倡廉宣傳教育要做到讓每名黨員干部入心、入腦,警鐘長鳴。現代化企業想要獲得進一步發展,需要建立全新的企業管理制度,對工作流程施行簡化處理,以此提升工作效率,真正為職工所服務,從而實現權責更為明晰、職責更為明確的現代化企業人事管理制度。在此期間,還需要做到層層把關,保持互相監督有效性,使得管理體制得到監督工作的保障。
第二,對作風轉變的監督檢查力度還不夠,制度貫徹執行不到位。企業發展計劃的有效落實需要由專門的檢查人員負責,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企業管理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真正做到依法辦事、有法可依,從根本上治理企業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良行為,堅決抵制腐敗現象。通過這樣的方式為企業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嚴密性提供有效保障。提升企業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加強有效落實,不僅可以為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作用,同時,能夠對企業人事制度改革成敗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
第三,紀檢監察組織工作主動性和針對性還不夠,工作按部就班現象依然存在,開拓創新力度不夠,監督力度還不大,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發揮。加大企業廉政法規制度建設力度,需要在關注整章建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制度的落實程度和具體執行力,保證制度不會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同時,執行制度期間不會發生例外的情況。對于部分違反制度的行為,需要對其進行嚴厲懲戒,做到以儆效尤,通過足夠嚴格的懲處為制度的全面落實提供有效保障,持續提升黨員干部依法履職、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國有企業想要推行黨風廉政與反腐倡廉工作,必須以完善的監督機制作為保障,對企業內部全體員工實現反腐廉政管理。對國有企業內部的黨員干部,要保證其行使權力的規范性和合法性。具體做法:一是設立獨立的監督部門,制約和監督權力的行使;構建全面且多層次的監督機制,對資產的運作和企業的運營做到“環環監督”“事無巨細”。二是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從黨組織、企業運營兩個層面入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一套完善的決策報告機制,如在企業董事會方面,利用監事會行使監督管理職能,杜絕企業業務往來、資產運營中的腐敗現象;在企業黨委會方面,利用企業紀委行監督管理職能,確保黨員干部能夠管好權、用好權,公平公正分配機會與資源,從思想和覺悟上調動員工反腐倡廉的積極性;在企業工會方面,利用職代會行使監督管理職能,對上級領導實行民主監督和評議,使每個企業員工都能參與到企業的反腐廉政工作中,形成上下閉合的監管體系。
國家會議強調要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當代中國社會特色社會主義已經發展至新的階段,開展企業內部紀律審查工作,建立國有企業的新形態,能夠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明確內部工作機制。具體來看,國有企業需要將實踐作為檢驗創新的唯一標準,建設社會主義要求下的紀檢監察理論和黨風廉政政策體系,堅持以理論創新帶動實踐創新,以良好的體制機制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化和高效化開展。同時,紀檢監察工作應進一步提升其集中性、權威性、獨立性,深化派駐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優化角色定位、職責定位、工作權限等頂層設計,完善協調對接、信息溝通、監督檢查等工作機制,增強派駐監督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此外,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需要與監事會、審計、財務、法務相結合,讓國有資產能夠在完善的保障措施中得到保護。
針對國有企業的發展,總書記給出了明確的論斷和指導,即兩個“一以貫之”:黨對國企領導的重大政治原則,需要一以貫之;構建現代化的國有企業制度,也要一以貫之。有觀點認為:建立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必須與國際接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制度,不需要黨組織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但立足于我國國情,黨組織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而且更涉及政治風向。國有企業之所以要加強黨組織建設,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障員工利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市場競爭力。國有企業有責任保障民生福祉,以及國家的經濟安全,這是國企區別于私企的重要特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理應重視黨的領導,以黨組織為核心,積極探索能夠適應市場經濟體系、市場環境的企業制度,在立足于國情、把握好政治方向的基礎上,學習西方國家的企業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領導核心的作用,在思想上堅持黨的領導方向不動搖;在工作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優勢,重視黨政教育工作,增強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風建設最鮮明的導向就是領導帶頭。領導干部不能沉浸在過去的成績里洋洋自得、不思進取,要在“提振精氣神深化大學習”中爭當表率,認真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肅認真地參加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錘煉黨性。要時時處處審視初心,做學習的榜樣,增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的自覺性和緊迫性,深入基層傾聽基層員工的呼聲,堅持求真務實,在紛繁復雜的工作頭緒中找準主動矛盾和關鍵環節,科學、公平地解決問題。要嚴于律己,從思想上樹立起嚴守紀律規矩的高度自覺,在大是大非前站穩立場,在生活小節上嚴格自律,守住底線,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范。企業要堅持科學選人用人,加強對干部崗位和人選的綜合分析,常態化開展思想政治、市場形勢、道德法紀相關培訓教育,積極培養善于抓黨建、勇于創新改革、精通業務能力的復合型管理干部,提升管理隊伍綜合素質。
具有風險意識,做好防控管理是國有企業推行黨風廉政與反腐倡廉建設工作的關鍵之一,有利于監督機制的落實和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一方面,可通過分析國有企業推行黨風廉政與反腐倡廉建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依據黨員干部與企業干部的個人優勢,劃分工作與責任范疇,確保反腐廉政工作的落實;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要聯合起來,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從職位權利、人員權利、崗位、程序等多個方面,進行廉政風險防控的部署工作;強化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與審計能力,制定科學的財務監督與審核流程,獲取能夠反饋企業真實運作的財務信息,杜絕腐敗意識在財務管理部門中的蔓延。此外通過監督檢查和紀律審查發現的問題,進一步梳理廉潔風險隱患,健全完善廉潔風險清單,督促強化制度建設,補齊短板,堵住漏洞,健全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扎緊扎密制度的籠子。實現“懲中治、治中懲”的良性循環互動,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是加快國有企業發展,提高國有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關鍵。黨風廉政建設,能夠有效防范國有企業經濟運行中,出現徇私舞弊、權錢交易、揮霍浪費和貪污腐敗等行為,是保持國有企業健康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在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制定與執行過程中,黨風廉政建設可以提供積極的推動力,肅清不良風氣和行為,為國有企業更好地參與市場經濟活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