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焦作市藝術研究所,河南 焦作 454000)
由焦作市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排的大型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正式亮相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申亮亮,河南溫縣人,2016 年赴馬里執行維和任務,為阻止汽車炸彈沖入營區而光榮犧牲。2017 年,被聯合國授予“達格·哈馬舍爾德勛章”;2019 年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同年還被評選為“最美奮斗者”。該劇以申亮亮三次維和申請為主線,圍繞家國情、戰友情等徐徐展開,于細微處著手,生動再現了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全劇藝術地再現了年僅29 歲的“人民英雄”申亮亮為戰友安危、國家榮譽、世界和平而犧牲的壯烈,深刻體現了中國軍人為維護世界和平信念堅定、不懼犧牲的精神力量。
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是根據我國維和戰士申亮亮的生前事跡改編。為了完成維和夢想,申亮亮三次主動申請參加國際維和任務。第一次申請,因參加全軍百名技術能手大比武錯失維和機會,跌進思想誤區,產生巨大心結,于是跟戰友們慪氣較勁兒,表達自己失落的夢想;不過他沒有認輸,開始了更加嚴苛的鐵血訓練。第二次申請,因在松花江抗洪搶險過程中營救即將被洪水吞噬的母子而身負重傷,維和夢又一次與他擦肩而過,急火攻心,高燒不退,此時申亮亮想要維和的心愿升華到極致。當然他不會認輸,依舊不懈努力著。第三次維和申請如愿以償,申亮亮終于成為中國第四批派駐非洲馬里共和國的藍盔勇士,懷著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夢想,踏上了馬里這片世界上最危險的土地。就在執行維和任務的第11 天,即2016 年5 月31 日,中國維和部隊營地遭遇恐怖襲擊,申亮亮在他人生最后37 秒驚心動魄的戰斗中,做出了無悔的選擇,犧牲在馬里維和一線,29 歲的青春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該劇在生活化的敘事中聚焦平凡人物,不斷開掘人物性格、深化情感。在角色塑造上,力求回歸生活、深入人心,追求藝術真實。在人物情感、心理變化等方面,多角度展現、深層次發掘,使舞臺形象細膩、豐滿、真實。通過多維度展現,以期達到讓人民英雄形象在舞臺上立得住、信得過的效果。
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以細膩的生活化視角為切入點,塑造一個樂觀、堅韌、勇敢的“身邊英雄”形象。申亮亮是國家的英雄,他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軍人,也還是父母的兒子、戰友的兄弟、戀人的摯愛。維和申請被拒絕后,申亮亮是生氣的、不服的,發牢騷、與戰友比試等情節,正是展現他作為一個年輕小伙子該有的血性。回鄉探親時,申亮亮是調皮的、孩子氣的,與父母、兄弟姐妹親昵、拉家常,是他作為兒子、弟弟該有的寵愛。對面戰友父親的病態,申亮亮是關心的、急切的,他連家都顧不上回先送戰友父親就醫,直到家人有人照料才算作罷,這是他對待戰友親如手足的義氣。與女友相處、通話時,申亮亮是幸福快樂的,戀人暢想美好未來,詩情畫意,是他對愛人的傾慕和愛戀。在抗洪搶險和馬里維和一線,申亮亮紀律嚴明,舍己為人,洪流中毅然跳水營救被困群眾而身負重傷,作為主哨讓戰友在危急時刻撤離而自己嚴守崗哨,這是他作為一名優秀軍人的品質和氣概。正是一次次選擇和歷練,申亮亮逐步蛻變成為一個“維和勇士”“人民英雄”形象。
劇中家國情懷、戰友情誼和戀人情深的自然表露和真情演繹,讓申亮亮真、善、美的形象自然進入觀眾視野,舞臺上下產生情感共鳴。劇情設計和細節處理真實、生動地展現主人公的蛻變歷程,人物形象具體、生動、有血有肉,同時也帶給人以理想和價值意義的思考。
生活化的敘事還體現在人物行為、語言的去模式化、去概念化。敘事的生活化使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往往呈現正相關,生活真實增強藝術真實的展現,藝術真實的恰如其分又更好地表達了生活真實。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如是表達思想內容和精神內涵。
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中運用電影思維豐富舞臺表現,將電影思維與戲劇思維相互交融、滲透。正如導演闡述中對藝術特色的概括:全劇采用舞臺蒙太奇的電影手段,用畫面講述故事,以行動帶動內容,舞臺如同流動的片格,自然流暢,虛實結合制造夢幻奇觀,打造出一部英雄主義立體電影劇。舞臺視覺緊扣典型符號——維和集裝箱與沙袋,以此單一物象幻化出食堂、車站、訓練場、家鄉、馬里維和營地、哨位等不同物理空間,結合舞臺機械、燈光、音效、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多維立體地搭建出申亮亮心中的維和世界。
電影思維是電影藝術創作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獨特思維活動。電影語言可以說是電影思維展現的最好媒介,它不僅僅包括語言本身,還涵蓋影像、音樂、音響、文字等。
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多處以影像資料來進行全景展現。全球疾病、戰亂、殺戮、種族分裂等恐怖血腥的慘烈畫面為維和行動作了極具沖擊力的鋪墊。申亮亮的真實形象、靈柩歸國、家鄉人民長街送靈等景象,隨著劇情的推進次第展現,使視聽綜合表象意義發揮到極致,觸動心靈,感人至深。
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引子部分的處理就采用了電影的敘述手法,演員既是講述者,又是角色本身。申亮亮整裝出場,大段的獨白語言介紹戰爭的殘酷以及和平的意義,以使命之召喚帶領觀眾進入戲劇情境中。
除影像外,還大量運用彩色照明和燈光變幻,造成突出的情境和人物,從而大大發展和豐富了戲劇的假定性。這當然也可以說是考慮人物真實和事件真實的一種處理方式。
在現代戲劇飛快發展和戲劇舞臺樣式不斷迭代的今天,舞臺美術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戲劇舞臺特別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亦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包裝舞臺美術,在烘托舞臺氣氛的同時,為戲劇場景的虛實結合、時空變幻、景人移動增添不少美學色彩和審美體驗,潛移默化地呈現出戲劇內容的真實性和深刻性。
舞臺燈光作為演出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體現人物的特征,又能夠暗示劇情的發展方向。本劇在燈光設計方面綜合運用追光、定點光、色調等手法,為劇情發展渲染氣氛,增加舞臺層次和情景意蘊。申亮亮首次出場時整裝站立,只有一束追光打在他身上,光隨人定,背景暗去,凸顯了軍人正直颯爽的威猛形象。軍營場景中實景裝置的暗淡與透過窗戶的亮光形成對比,為舞臺營造出景深效果的同時,顯示軍隊的威嚴和戰士的真性情,“軟硬”搭配相得益彰。回鄉團聚和黃河之戀的場景以暖色調為主,營造溫馨、唯美的舞臺效果,于細節處展現人物情緒的變化。畫面最震撼的當屬抗洪搶險場景,以藍色為主調,電子合成的暴雨雷電聲、色彩變化閃爍模擬的光影與洪水洶洶的電子畫面背景配合得恰到好處,似實景臨面。多處追光與舞臺煙霧展示出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面,配以特效音樂,營造出緊張、激烈的戰斗畫面。
第七場37 秒的壯烈時刻,舞臺的紅色頂光投射于申亮亮及崗哨之上,意境通過燈光的顏色得以外化,增強了戲劇舞臺的感染力。非洲舞場景是全劇最明亮的一幕,對比展現人們內心渴望和平的強烈愿望。尾聲的燈光設計頗具意味,大幕緩緩升起,天幕上出現申亮亮英姿颯爽面帶微笑的肖像,黑暗的舞臺上追光漸次切換到申亮亮女友、媽媽、連長、大隊長的身周,凝視照片,動情訴說。
雅雯:(穿著新娘裝)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哽咽著唱不下去了,她慢慢去下紅蓋頭)
亮亮哥哥,今天我穿上新娘妝想讓你再看看你的新娘,你說過要娶我,你說過要給我披上紅蓋頭,你說要把我從黃河邊背到咱們家呀,我把新娘裝穿來了,你怎么就不來背我了(哭)
亮亮哥哥,你去維和以后,我就天天在手機里翻看你的照片,越看越覺得你好帥呀!亮亮哥哥,每次打電話的時候我都跟你發脾氣,其實我就想讓你哄我!
嗯!(哭)
(收光)
楊秋花:(抱著亮亮的照片)亮亮啊,別怪媽沒出息,自從你當了兵,媽就天天想看見你,媽不說,怕影響你工作,可天底下哪個母親不想兒啊,你是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哽咽)
(收光)
連長:(頭上纏著繃帶)申班長,知道我這輩子最后悔的是什么嗎!就是沒給你理發!申班長,我把梳子、剪子都帶來了,今天啊中隊長好好給你理個發,(哽咽著跪在地上,打開木盒,拿出梳子剪刀,輕輕地做著理發的動作)亮亮,一會兒理好了,拍張照片發給咱們全連,大家都覺得你是最帥的維和士兵,對了,也發給雅雯一張,雅雯夸我理發的手藝好,其實我這個當連長的心里挺美的!(笑著笑著又忍不住落下淚水)
(收光)
大隊長:臭小子,有種!為咱們中國人軍人爭了光!11 年前,我接你的時候,你們這批新兵就你話多,在回部隊的火車上你問我:首長!什么時候到部隊啊!我說你睡醒就到了!可你小子剛睡倆小時就醒了,然后迷迷糊糊地問我:首長!到了嗎!我說:再睡一會兒就到了!嘿!沒想到,那天晚上你居然問了我五遍,我當時就覺得,嗯,這小子是個好兵!有責任意識,什么事兒都上心!今天看來,我沒有看錯!你是我帶出來的最好的兵!
劇目觸動觀眾心底,觀眾以淚目結束觀賞,這就是話劇《人民英雄——申亮亮》作為現實題材戲劇的意義所在,以劇傳情,以情塑人,升華主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也能獲得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