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福 程來生
(黃山市徽州區第一中學,安徽 黃山 245900)
引言:口語是人們交際的重要手段,在過去口語似乎是語言學科教學的專利,在其他學科中的教學中口語教學往往不被人們重視。其實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口語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化學學科教學中,往往因口語不被重視而導致學生對化學用語的表述不正確,給同伴的交流合作增加了不必要的煩惱,在此本人就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中口語交際技能的培養進行初步探究,以供商榷。
如“氯”的正確讀音是“ lǜ”,有的人則誤讀作“lù”;“氙”正確的讀音是“xiān”,有的人則誤讀作“shān”;“鈁”的正確讀音是“fāng”,有的人則誤讀作“fáng”;“鉈”的正確讀音“tā”,有人則誤讀作“tuó”;“鉻”的正確讀音是“gè”,有的則誤讀作“gé”;“銻”的正確讀音是“tī”,有的則誤讀作“dì”,對很多不熟悉的化學元素名稱讀錯或不會讀成為學習化學的普遍現象。
如“羥基”的“羥”字的正確讀音是“qiǎng”,有的則誤讀作“qiāng”;“重鉻酸鉀”中的“重”字應讀作“chóng”,有的則誤讀作“zhòng”,“纖維素”中的“纖”字應讀作“xiān”,有的則誤讀作“qiān”;“青蒿素”中的“蒿”字應讀作“hāo”,有的則誤解讀作“gāo”。因為讀音的不正確,往往使教師非常尷尬。
如在學習物理量“物質的量”時,時而讀成“物質量”或將“物質的量”與其單位“摩爾”混為一談,將化學平衡向正(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成化學反應向正(逆)反應方向進行,混淆“電子排布式”和“電子排布圖”、“結構式”和“結構簡式”“酯”和“脂”“胺”和“銨”。
如“H2+Cl2=2HCl”的正確讀法是“一個氫(氣)分子與一個氯(氣)分子反應生成兩個氯化氫分子”或“1 摩爾氫氣與1 摩爾氯氣反應生成兩摩爾氯化氫氣體”或“2 克氫氣與71 克氯氣反應生成73 克氯化氫氣體”,有的則誤讀作“一個氫氣與一個氯氣反應生成兩個氯化氫”或錯讀作“一個氫氣加一個氯氣生成兩個氯化氫”,或將方程式中的“=”讀作“等于”。
如“向試管中滴加溶液”則表述為“向試管中搞點溶液”或“向試管中倒入溶液”,“取少量的金屬鈉則表述為拿少量的金屬鈉”,有的還將“鑷子”叫作“夾子”。再如將“蒸餾”“分餾”與“蒸發”操作混淆,“分液”與“萃取”混淆,“電離”與“電解”混淆,將物質的“鑒定”與“鑒別”混淆,“分離”與“提純”混淆,原電池的“正負極”與電解池的“陰陽極”混淆。將“防止暴沸”錯寫作“防止爆沸”,將“硝化反應”錯寫作“消化反應”,“坩堝鉗”錯寫作“鉗堝坩”,分不清“漏斗”“長頸漏斗”和“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平底燒瓶”和“蒸餾燒瓶”等等。
諸如此類口語表述的錯誤不僅在考試中會失分,更會導致誤解或無法理解,給交際帶來一定的難度。
1.憑想象,錯誤認為化學中的很多字都是讀字讀半邊,不善于使用字典等工具書及時進行糾正。
2.重權威,很多是他的老師就這樣讀的,沒有思考是否有錯誤,也就沒有予以糾正,仍然按錯誤的讀音讀。
3.對化學用語表示的意義不進行深研細究,死記硬背,理解不深不透認為是常見字,不會讀錯,而恰恰是讀錯了。
4.對一些化學常見術語表達的規范性不清楚,重視不夠,把握不住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認為大概差不離,也就沒有進行規范。
5.對實驗操作和實驗儀器沒有進行認真思考比較,導致實驗操作表述不規范或不準確,或儀器名稱錯誤,張冠李戴。
首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有利于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對化學語言的讀法是否規范,對化學常見名稱讀音是否正確。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對這些常見術語進行規范性表達,最常見的化學名稱進行規范表達,這樣能夠從思想上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重視程度,使學生能夠從化學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強化化學課程的學習。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才能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認真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如在化學教學中,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化學名稱時進行規范的閱讀這樣能夠糾正學生在化學讀音過程中只讀“半邊字”的情況,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其次,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技能有利于教師推動化學課程教學的標準化。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規范且正確的讀出化學表達式,讀出化學名稱的漢字以及表達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從自身角度出發,關注自己的化學讀音是否正確規范,對于存在疑問的化學表達式讀法以及各類漢字的讀音進行查閱,確定準確讀法,然后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能夠對化學名稱進行正確的表達,這樣有利于建立規范的化學教學體系,使化學教學更加規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再次,化學教學中關注口語交際技能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在化學中遇到有異議和分歧的化學讀音,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推論給出讀音,教師不第一時間對學生的讀音進行正確和錯誤的評判,而是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己查閱資料看自己是否讀正確了。利用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和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動手實踐,來學習化學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能夠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化學知識的印象。
最后,在高中化學中關注口語交際技能的培養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成長的必由之路。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雖然涉及的內容教育基礎,但為學生今后的深度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只有學生在高中這一階段能夠明確化學用語表示的含義,規范的表達化學常見術語,避免憑空想象和盲從權威,才能夠在今后進行專業化學學習過程中,以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化學表達進行深入研究,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使學生能夠與國際慣例接軌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長遠發展意義。
高中化學學科口語教學與語言類學科口語教學同等重要,是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0 年修訂版)的基本要求,是與同伴合作交流、恰當表達化學用語化學原理、準確表述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和成果展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教師課堂教學,抑揚頓挫的語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富有變化的節奏,能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生置身課堂猶如深入幽靜甜美的森林,既能感悟到潺潺溪流,又能聆聽到娓娓動聽的鳥鳴,這樣的課堂又有誰不向往,這樣的課堂教學還會給學生“增負”嗎?因此我們必須把規范高中化學口語教學作為落實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舉措,通過規范高中化學口語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字典或在線讀音等對不熟悉的化學元素和實驗儀器的讀音進行糾錯,通過課內課外的交流互動等形式掌握一些字和化學用語的正確讀法,認真細致梳理易讀錯或寫錯的字。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為學生實驗創造條件,如在識別漏斗時,可以展示普通漏斗、長頸漏斗、分液漏斗,在識別燒瓶時,展示圓底燒瓶、平底燒瓶、蒸餾燒瓶等,讓學生從儀器的結構和功能上的不同進行區分,同時規范表述不同儀器的使用方法。在實驗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開發氣體制備實驗、物質檢驗實驗、物質分離提純實驗和定量實驗等各類實驗,給學生提供表達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實驗評價的規范模板,不僅要讓學生能寫出來,更要讓學生用口語表述出來,培養學生善于合作、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提高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整體育人功能,構建全面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口語教學。在化學課堂教學特別是實驗教學中積極探索學生對實驗的設計、評價和成果展示途徑,運用比較教學法對化學基本操作和化學儀器的功能進行更為細致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通過開展講化學故事、評價化學實驗、搶答比賽、辯論會和社會調查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化學口語的基本表達能力,為化學口語教學拓展更為廣闊的時空,通過化學口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體現學科的基礎性和科學與人文的融合,增強文化自信。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豐富學生的化學學習課堂。例如教師在課堂中針對存在的讀音異議,以及化學表達式的常見表述方法,進行糾正。在糾正過程中通過互聯網搜索國際表達慣例,然后引入課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探討如何用漢語來進行規范性的表述,通過這樣的情境搭建,這樣的方式既能夠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化學讀音和化學規范表達,也能夠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化學,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念。
高中化學教學中涉及的化學內容較為基礎,化學學習知識較為繁雜。一些學生由于自身的知識儲備水平和長期學習養成的不良習慣,在化學規范用語表達以及化學表達式讀音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系列問題。并且教師在課程教學中也會由于自己的習慣性閱讀,導致一些化學用語讀音存在錯誤,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盲從教師權威,導致讀音出錯。針對這樣的問題,在化學教學中就應當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索,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化學讀英語讀法,才能夠加深學生印象,建立標準化的化學教學體系。
總之,“說好普通話、用好規范字、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正確、規范地使用語言文字是公民的責任,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具有“扎實學識”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高中化學口語教學必須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范。高中化學教學口語交際技能培養是一個冷課題,需要我們進行深層次的探討,我們可以借鑒語文、英語等語言學科的教學方法和舉措,將高中化學口語交際技能培養與高中化學學科課程進行深度融合,提高對化學符號、化學術語綜合表征的正確規范表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際、合作學習能力。一口準確無誤的口語不僅可以充分展示教師的形象,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習化學的激情,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