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嬌霞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第四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2400)
前言:長時間以來,由于收到傳統教學活動的影響,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以望能夠采取這種教學方式為幼兒后續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傳統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用性以及可行性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始終堅守寓教于樂的原則,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充分提升。
對于不同的幼兒而言,其自身有著不同的行為習慣,活潑好動的學生更愿意參與各種游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表現出更加主動的狀態,而對于一些內向、文靜的學生而言,看漫畫或做手工等活動則更受歡迎。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對于不同的學生應當重視教學方式的創新,切實保障教學上的有效性以及創新性。當前,面對現代化教育的快速發展,對于幼兒的綜合性成長得到了更多領域的關注,其中綜合性技能性人才的培養開始受到各個方面的好評,基于這種社會背景下,若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仍然固守傳統教學觀念,對學生知識技能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若得不到重視,則必然會導致課堂教學與時代的發展相背離。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切實以幼兒的可持所需發展為核心,對幼兒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將幼兒的學習自信充分激發出來,促使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全方面地培養,為幼兒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很多幼兒園在開展學前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通常以傳統的游戲模式為主,例如“132 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等游戲,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提升短時間內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對幼兒身體的運動機能進行協調,但是對于幼兒的思維能力并無太大幫助,進一步對學生的全面成長產生了影響。其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當前社會幼兒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更加豐富,幼兒們更加希望接觸全新的教育理念,若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參與學前教育活動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必然受到嚴重的影響。
對于幼兒來說,其更喜歡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幼兒的正確引導。有的幼兒喜歡提出問題,教師需要與幼兒這一天開展的教育活動進行結合,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出現不耐煩的情況,教師不能片面的關注幼兒的問題,也需要結合教學進度,保障教學質量。
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家長已經成分意識到幼兒教育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推動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學前教育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關鍵性作用,有一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的認知理解程度不足,教育教學的科學性以及系統性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有的教師認為,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需要將小學學習的知識進行提前學習,也正是如此導致幼兒園教育開始想著小學化的方向發展。最后,很多家長并沒有充足的素質教育理念認知相對模糊,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沒有被充分重視,嚴重阻礙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對于體現幼兒主體價值、培養幼兒主人翁意識的培養而言,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強化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若無視幼兒的學習問題,則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進而阻礙學生的整體教學效率。其次,對于幼兒而言,其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之間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區別,同時對待事物的積極性也存在明顯的區別,有的幼兒喜歡唱歌,有的幼兒喜歡跳舞,有的幼兒喜歡畫畫。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幼兒的個性差異進行充分的明確,重視幼兒學習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站在情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以此,才能夠充分保障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激發,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促使幼兒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良性的發展。基于教師的指導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提升,同時提升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最后,對于幼兒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區別同樣應當報以重視,對于不同學習時段的幼兒,其自身的心理需求以及狀態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及時更應當與學生保持緊密的交流,對幼兒思想以及行為上的偏差應當及時的進行糾正,進而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引導幼兒逐步形成完善的學習體系。
在以往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雖然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幼兒的學習積極興趣調動起來,但是寓教于樂的教育價值卻難以體現,學生整體上良好的思維能力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對幼兒整合素養的挖掘與培養產生了極大的忽視,最終阻礙學生的長遠成長。針對這種現狀,幼兒教師需要對幼兒教育的相關需求進行整體的把控,積極融入一些游戲化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全方面、多層次、多角度的挖掘。其中,最能夠明顯的體現游戲設計的娛樂性,教師需要充分參照教育內容與任務,重視幼兒興趣愛好的發展,進而保障幼兒的全方面發展,充分保障教學活動形式的豐富性以及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園學前教育活動中主動的汲取知識,促使幼兒的學習能力得以充分提升,逐漸保障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充分區別不同教學活動地發揮出的作用,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與靈活組合,注重不同游戲活動對于幼兒的吸引力以及實際育人價值。
作為幼兒創造性、獨立性以及主動性活動,教師應當在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充分保障幼兒進行自主決策的機會。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幼兒根據自身的真實想法對各種新的可能性進行嘗試。教師同樣引導幼兒更加主動的與環境進行互動,充分體驗在游戲過程中的收獲感以及成就感。在開展實際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應當用于發揮自身的探索精神,要養成不怕失敗的良好意識,積極地面對苦難并克服困難。例如,幼兒在開展實際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的選擇同伴、區域、器械的權利,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應當向幼兒講解以下游戲的基本原則,讓幼兒意識到自己需要進行什么活動并且了解自己需要使用什么樣的儀器。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喜好為標準選擇以后洗內容和合作伙伴,充分理解與尊重幼兒的選擇,將自主游戲過程中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地展現出來,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同時,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個人特征應當報以高度重視,對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合理的分析,切合實際的為其提供一些在其能力范圍內但是具備一定挑戰性的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或者是合作的力量去完成整個游戲任務,充分發展自身的自主性以及創新思維、應變能力。
在開展實際的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科學的建立一個游戲規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常情況下,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定的活動氛圍,活動場地的實際情況較為靈活,因此更容易發生一些安全隱患,這也正是很多教師在活動中取代幼兒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一個切實可行、規范的游戲規則是保障幼兒自主游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若幼兒難以形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那么自主游戲活動的真實作用將難以充分地發揮出來。因此,在開展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置一些隱性的規則。例如,合理的運用標識促使幼兒更加明確活動的范圍、活動的方向以及活動過程中應當遵守的規則,有效提升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教學質量。采用各種形式的標識將活動過程中的終點、起點以及行進方向明確的展示出來,并且在不同的活動區域設置隔離帶進行區分,幼兒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避免出現混亂、時間浪費的情況。其次,幼兒園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自主性,那么教師應當引導幼兒能夠與其他幼兒進行協商制定活動的規則。規則的制定,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及其同伴來協助完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充分能發揮自身教學引導者的作用,避免出現一手包辦的情況。在幼兒開展自主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重視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開展幼兒園學前教育的過程中,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受到了教學創新改革的備受關注。為了切實保障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得以充分實現,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活動開展的要求以及條件進行充分的分析,促使教師自身與幼兒的聯系得以進一步強化,進而幫助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中,最為關鍵的教學娛樂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語言的轉變,教師應當對學前教育的創新報以高度重視,確實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以及重點,以此保障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得以充分解決,切實提升學前教育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