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亮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一中,山西 朔州 038300)
興趣對于一個學生來講是至關重要的,往往興趣高的學科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會太差。隨著興趣的提升,學生對學科內容的關注度和專注力都會提高,對學科知識板塊有一定的思維框架和理解,隨著不斷地深入知識結構,理論基礎得到鞏固,慢慢地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觀念和習慣。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和自然法則融合度較高,能夠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和發(fā)散思維。同時這門學科也是與學生積極性結合較高的學科,教師的引導直接對學生的學習動能產生直接結果。要激發(fā)高中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要分解學生所面臨的學習環(huán)境和所具備的學習優(yōu)勢,分析學生發(fā)展特點,結合教學實際來開展有效的課內外教學活動,開發(fā)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活動。
高中物理課程與其他主科存在著差異化對待,大部分學生是重視其他主流學科而輕松物理等備選學科的,這是因我國應試教育模式而形成的。但在高考內容中,物理學科與其他幾類學科仍然是占有一定比重的,它的成績好壞也直接對學生最終的高考成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高中物理學科也是必須提起重視的。而在目前高中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是比較大的,學科門類較多,內容廣泛,需要識記和理解的內容很多,對學生的學習能動性要求很高。在這種即將面臨高考的壓力背景下,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是相當有必要的。興趣可以說是直接影響著學習成績,一個學生對某一個學科學的好不好,直接看他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就能夠知道,興趣決定了學習的積極性,也直接決定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考試成績。因此要提高學生各科學習的均衡化,務必要重視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出臺,高中物理課程體現(xiàn)了重要的一面,對高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有著莫大的幫助。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高中課程內容比較繁重,大部分學生對高中物理課程的積極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幾個方面:一方面是高考分值比例中物理學科的比重并不高,大部分學生對物理課程內容的學習的不夠深入,積極性比較低;另一方面,高中物理課程理論內容比較多,邏輯性比較強,要求學生有良好的思維意識,這對于習慣識記和背誦的學生來講是比較困難的,相對來說難度比較大,學習成績并不穩(wěn)定,容易喪失學習信心,因此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還有一點,高中物理課程中趣味性沒有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體現(xiàn)出來,大部分學生對物理課程的理解停留在理論應證的過程,沒有真正理解到物理學科的樂趣,加之時間上的不足,學生面對物理課程的態(tài)度自然變得消極起來,并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培養(yǎng)。歸納起來可以總結為物理課程內容復雜,學習難度較高,考試分值比重低,趣味性沒有激活,學生容易失去興趣,畏懼差成績從而形成消極的學習心態(tài),這些都是需要及時去糾正的問題。
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分組合作拓展探究學習活動的教學方式。學習小組的分類要合理,盡量根據(jù)學生的學科興趣、學習能力、性格差異等綜合因素來分類,打亂優(yōu)生和差生的區(qū)別進行科學分配,以優(yōu)帶差,以好帶次,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建立小組互助學習平臺。這種合作探索式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之間產生更多興趣愛好和知識競賽,對提高高中物理學習非常有效。合作探究對分組的合理性要求較高,要確保小組成員之間的合理搭配,提高探究的可能性;同時要確保小組之間探究的可行性,人員分工要明確合理,教學進階過程要有支撐,給學生留出更多的空間來拓展;此外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的探究內容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物理學科中有許多物理定律和現(xiàn)象,這些定律和現(xiàn)象可以通過物理實踐活動來驗證。而學生在這個驗證的過程中,更容易通過模擬物理科學實驗的過程來加深對相關物理定律的理解,能夠從實踐活動中過去成就感和快樂,能夠體驗出物理學科的科學性。物理本身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過強調物理實踐活動能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點消化,梳理學科思路,從實踐中加深對相關概念的印象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要點。
比如在學習《力的相互作用》這個課程時,通過創(chuàng)設模擬實驗課程,教師準備好實驗材料,在課程中進行實驗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過程,用實際的方法解釋力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延伸到力的摩擦等其他知識點。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學會知識點轉移,掌握知識點的應用,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濃厚興趣,學會主動去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實驗過程中,學會用知識點來聯(lián)想什么現(xiàn)象等等,加深了學生對實物內容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和熱情,讓他們對物理學科更感興趣,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各個行業(yè)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教育也不例外。信息技術對教學方式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是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體現(xiàn)。物理學科在闡述復雜的理論知識和公式過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改善基礎知識的呈現(xiàn)效果,通過多媒體設備轉變理論推理的方式,讓理論應證過程更加直觀,可以直接拉入視頻、圖片、導圖等內容,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理解知識結構和對應關系,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以實際案例來檢驗理論基礎,有助于引導學生思維的拓展,提高學生線上教學的實踐性,獲得更多的理解和感受。比如說在學習重力加速度時,可以通過實驗視頻將現(xiàn)成的實驗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看,一來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的理解重力加速度的視覺效果;二來可以參照線上教師資源引進名師講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該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再一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節(jié)約時間做出討論等其他課堂的準備,創(chuàng)造更多的交流機會和時間,或者留出時間來開展實驗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感受,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不斷優(yōu)化教學質量。
物理學科是一門解釋自然科學的學科,它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物理學科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對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抽象規(guī)律有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在生活中,物理現(xiàn)象無處不在,具備了很好的生活資源。高中物理不同于以往,不僅要認識物理現(xiàn)象,還要從物理角度去深入解讀,掌握知識點的同時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所以在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時,將物理學科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更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結構,能夠從快速理解中把握學習規(guī)律,降低學生理解難度,能夠很好地提供思維脈絡讓學生去進一步發(fā)散思維。比如說在學習《力的慣性》這個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車輛過快造成了交通事故的視頻,讓學生產生一種緊迫感,教師再來講解慣性知識,讓學生明白在高速度下慣性越大,讓學生學會反思這些現(xiàn)象,在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能力,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從科學的角度看社會,將科學的觀念深入學生理解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的教學思想下,學生主體地位一定要體現(xiàn)。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育人,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會主動學習。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應及時分析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幫助學生調整學習動態(tài),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想。教師的態(tài)度對于學生來說會有一個直觀的認知,教師的主動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產生重要影響,教師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讓學生認可老師,喜歡老師才會進一步激發(fā)對相應學科的興趣。同時學生之間的差異化發(fā)展教師應當正確看待和處理,不偏向于優(yōu)生,也不強調差生的不足,應多與學生交流產生思想共鳴,幫助學生建立學科學習信心,增加融合度,鼓勵學生發(fā)展。
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不是單純的學習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入學生的獨立實驗、獨立評估等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植入評價機制,評價內容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打破只對成績進行評價的方式。可以在物理課程的前中后不同階段設計評價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學生之間創(chuàng)造交流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正向溝通,多評價學生物理學習的效果,實時評估學習過程,科學評價,適當進行物質和精神鼓勵,讓學生認可新的教學方式。
總的來說,高中階段學生學習時間比較緊迫,面對復雜繁瑣的各個學科內容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大需要尋找合適的梳理點,高中物理教育過程中實踐活動較多,也能很好的幫助學生釋放壓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主體出發(fā),多顧及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變化,結合生活實際開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