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宇 杜昀倩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41)
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為了全面貫徹我國制定的區域經濟政策,越來越多的旅游產品以及旅游形式相繼出現,而節慶活動的開發無疑是現階段發展區域旅游經濟的有力武器。節慶活動的有效舉辦不僅能為旅游目的地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能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形成競爭優勢,為旅游目的地打造獨有的旅游吸引物,促進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
陽江作為一個濱海城市,與海洋的發展是相依相偎的。舉辦開漁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慶祝休漁期的結束,漁民們又可以開始新一輪的致富作業,祈求捕魚期能風調雨順、滿載而歸。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被提出的同年到陽江視察指導工作,要求陽江要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打造海洋經濟強市。開漁節的發展不僅能充分利用陽江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海洋資源,還能利用一些傳統文化所形成的儀式活動和各類展覽等活動作為旅游吸引物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訪游玩。此舉既保障了旅游資源的生態效益,也發展了當地的經濟效益,更是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社會效益,可謂一舉多得。
結合中外學者的研究歸納來看,節慶活動的釋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西方習慣于把節慶稱之為節事,即為廣義的節慶,把不同類型的節慶活動、節事活動和事件旅游統稱為Event 或Event tourism。而狹義的節慶活動則大多是指在某一個目的地為了某個目的舉行的慶典活動。國外學者Ritchie(1894)在文獻中提出了相比之前的研究學者所提出的涵蓋面更廣的觀點,在他看來節慶活動雖然是一次性或重復性的活動,但其具有一定的作用和目的性,以持續時間短為主要特點,為旅游目的地帶來短暫卻具有爆發性的經濟增長。Getz(1997)、Donnell(1999)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關于節慶活動的看法,其概念的重點在于闡述節慶活動是用于反映某種文化或是在某個特定地點舉辦的某些有關儀式和典禮的慶祝活動。這個觀點比較貼近于當今對于節慶活動的解釋和描述。
國內學者和國外學者的研究側重點略有不同,國內學者更多的是關注節慶活動的文化功能。節慶即為節日慶典,節慶活動主要是以一個鮮明的主題為依托,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的慶典活動,其目的就是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發展旅游業,提高經濟收入。結合中外學者的過往研究,在本研究中的節慶活動被定義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以一個鮮明的主題為依托,舉行一次性或周期性并具有參與性的慶典活動,即為節慶活動。
陽江市地處粵西要沖,南臨南海,緊鄰珠三角,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海陵島作為陽江旅游業的重點發展區域,無論是沙灘的長度還是沙質水質的標準,都達到了發展旅游業的優質資源的標準。南海(陽江)開漁節自2003 年創辦以來,至今已經成功地在海陵島舉行了十八屆。隨著活動內容的日漸完善和表演活動的精彩紛呈,開漁節越來越受到游客的熱捧,對各界的影響也日益深遠。
1.客源優勢
海陵島作為全省第一個獲評的濱海類5A 級景區,不僅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生態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還有豐盛的水產品和林立在島內的各式海鮮加工餐館,這些都是能吸引游客的優勢。因此,在客源穩定的旅游目的地開展此類節慶活動能夠有充足的客源保障。而海陵島內或周邊的旅游業也可借勢而上,形成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節慶活動和旅游目的地相輔相成,發展后勁將更加強勁。
2.資源優勢
南海(陽江)開漁節依托海陵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漁業資源,具有優質的發展條件和充分的發展基礎。陽江沿岸海域有著肥沃的水質,海洋生物在此海域的生長時間較長,且經過休漁期,海洋和海洋生物都達到了最好的休養生息的狀態,能為開漁節的順利開展添磚加瓦。
3.海港優勢
陽江的港口資源豐富,有充足的條件建設港口和漁港。陽江最主要的海灣是海陵灣,海域面積約180 平方千米,可以建設萬噸級碼頭的海岸線長達六千米。這對于開漁節過后漁民捕撈的大量海產品可以有良好的銷售和運輸渠道,解決了漁民的后顧之憂。
1.節慶品牌知名度不足
節慶品牌本身的知名度較低,吸引的外省游客總體較少,節慶期間,主要客源為省內鄰市的游客會選擇驅車前往。由于開漁節很難拿出具有代表性的節慶活動的吸引力和文化傳播帶來的震撼,所以對于長期發展來說打造特色的旅游吸引點是刻不容緩的。
2.游客參與度較弱
開漁節中的一些活動其實游客的參與度并不高,還有一些活動展現的專業性太強,對于非專業的游客并沒有較大的吸引優勢,使得游客的逗留時長縮短,無法使游客在有效的時間里實現景區的利益最大化。
3.節慶活動發展受限
開漁節是由政府單位牽頭舉辦的節慶活動,企業的參與性并不強,沒有最大程度的體現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實現政企合作的作用,在一些發展方面其實是會受到一部分市場的限制,無法使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合理的發展。
1.打造特色的節慶活動品牌
結合歷年舉辦開漁節時開展的活動項目,在未來將把握住游客的旅游需求,為目標游客市場量身打造旅游產品和活動項目,促進游客自愿消費,以節慶品牌的精品內容吸引消費、創造消費。
2.拓寬宣傳渠道,加強宣傳力度
在網絡傳播高速發展時代,著力于在各大網絡新媒體平臺進行高頻率的宣傳推送,實現多元化的宣傳方式,把宣傳范圍擴大,深入直擊每一個吸引點。讓每位前往的游客感受陽江本地的風土人情并體驗海陵島優質的海島資源,為目的地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3.加強專業人才培訓
除了對現有的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外,更要有針對性地引進更多的旅游從業人才,開展更全面的專業技能培訓,目的是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旅游服務工作者,為游客帶來更好的游憩體驗。
4.開發節慶活動標志性旅游紀念品
要打造有特色的節慶品牌,就要擯棄一些同質化嚴重的旅游產品。開發能成為承載節慶的文化內涵和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以最直觀的形式吸引游客的購買,也能成為該節慶活動的宣傳途徑,為旅游地招徠更多感興趣的游客,帶來更多有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對于南海(陽江)開漁節的分析結果來看以及綜合陽江市海陵島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來看,該旅游目的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節慶活動雖然持續的時間不長,但在節慶期間旅游目的地經濟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為旅游地帶來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由此可見,節慶活動不僅能為旅游目的地帶來收益,也會刺激相關策劃部門實時緊跟時代的步伐,探索游客的旅游需求,打造多元化現代化的節慶活動,吸引更多游客自主消費,實現旅游目的地經濟的長足發展。
一個成功的節慶活動能夠成為一個旅游目的地甚至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更能夠提高該地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地位和知名度,為旅游目的地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在優秀的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發展節慶活動,不僅能使優良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還能增強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在宣傳上直擊游客的消費痛點。
開漁節的舉辦是為了讓人們學會敬畏海洋、重視生態平衡。休漁期的實行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海洋生物的繁殖過程,也保護了海洋被人類過度開發,而開漁節便是把看似離普通人很遙遠的漁家生活和腳踏實地保護海洋的意識真切地帶到人們眼前,在體驗節慶活動的同時身體力行地實現保護海洋、保護大自然的口號,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南海(陽江)開漁節舉辦以來為陽江海陵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有效地控制了經濟發展中的生態平衡。雖然在可持續發展中還存在著一系列需要發現和解決的問題,但通過合理的利用和開發,以及根據當下旅游需求進行的更新和轉變也會為旅游地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從而實現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