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青 王佳麗
(1.阿拉善左旗第三幼兒園,內蒙古 阿拉善左旗 750306 2.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 教育系,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幼兒教育事業的進步,與此同時,人們在物質生活以及精神方面也產生了很大的需求,在越來越關注幼兒教育質量的同時對幼兒園教師的各方面要求也不斷加強,幼兒園組織文化的建設和精神文化的滋養對幼兒教師職業信念的增強和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關于組織文化的定義,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認識:組織文化指的是在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些需要全員共同遵守的價值觀,還包括圍繞價值觀形成的各種風俗習慣、行為規范等。客觀而言,組織文化指的是存在于組織中的公認價值觀,這些價值觀通常較為理性,包括組織文化傳統、人們公認的思想觀念;組織成員的精神風貌以及道德品質;組織確定的發展方向;在行為上需要共同遵循的規章制度等。
在本次研究中,認為幼兒園組織文化來源于長期積累,指的是幼兒園成員共同認可的行為方式、價值理念等。從構成上來看,幼兒園組織文化包括三個不同的層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作用依賴于物質文化的保證,制度實施要有精神文化的內涵,而精神文化的倡導與踐行則是制度的集中反映,幼兒園的氛圍、風氣、師生精神狀態等等,都是幼兒園組織文化自然體現。
1.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促使幼兒園各項工作質量的提高。幼兒園組織文化是與幼兒園各項工作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并獲得全體成員所認同并滲透在幼兒園一切行為活動之中的文化,優良的組織文化應該表現為組織員工全員參與、積極向上、團結融洽、管理規范,可以促使幼兒園各項工作質量的提高。
2.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幼兒園長期的組織文化建設中,會形成鮮明的園所文化特點,加上幼兒園領導的科學管理相融合,經過長期的踐行和學習將它融入每一位教職工的價值觀念之中,激發教職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得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保障。
3.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可以激發良好的群體效應。對于幼兒園而言,為了確保自身的運營更加穩定,其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實施一些管理策略,其中,組織文化建設便是一個重要的策略。這種建設工作不僅會直接影響員工的價值觀以及長期遵循的信念,同時對辦園目的、原則的認同以及成員的行為規范都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在園所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相互幫助、合作,共同分享的團隊意識和行為方式,是得大家融入這個大集體,產生積極的群體效應。
4.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組織文化通常會對幼兒園的氛圍產生直接的影響,在良好的幼兒園組織文化背景下,幼兒園教師通常能夠保持健康的心態,教師的群體狀態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幼兒良好人格的發展,所以說組織文化的建設與完善能夠促使幼兒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組織文化作為在幼兒園團隊中,幼兒教師是園所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幼兒園今后發展儲備管理人才的主要渠道,園方要運用培訓激勵法,搭建教師展示平臺,讓幼兒園精神激勵發光閃亮,提高教師積極性。
1.凝聚作用。幼兒園組織文化是幼兒園所有成員共同具有的思想作風、價值觀念和行為態度的方向牌,對幼兒園所有教職員工心理和行動上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幼兒園文化包括多種層次,其中,最高層次為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不僅僅是建設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建設的最終目標,其包括被廣泛認可的文化追求以及內部成員遵循的核心價值。從某種角度上來看,精神文化建設能夠從整體上體現出幼兒園的精神面貌。
2.導向作用。幼兒園組織文化不僅僅具有良好的凝聚作用,同時也具有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主要體現在價值導向以及行為導向上。在幼兒園發展的過程中,幼兒園精神以及核心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返回一定的導向作用,從而為幼兒園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加準確的方向及目標。
3.約束作用。無規律不成方圓。對于幼兒園而言,制度約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職工管理方面。但是制度約束是一種“硬”約束,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想使這種“硬”約束轉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的“軟”管理作用必不可少,然而規章制度也只屬于外因,幼兒園文化建設應讓制度外因與教師內因相互作用,將外在的制度約束轉化為教職工的自覺行為,由真正的他律轉化為自律。
幼兒園組織文化建設能夠為幼兒園的長期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時也可以切實提升幼兒園的競爭力。本文以內蒙古11 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對幼兒園組織文化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情況如下:
通過對11 所幼兒園的教師訪談分析,無論是新入職的教師還是老教師都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和明確的教育態度。不論是教育行政工作者或教師,都要對自身的工作充滿熱愛,同時也要保持良好的滿意度。在日常幼兒園組織的集體活動中,教師往往有較高的參與度,同時也能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傾向于為幼兒園的發展貢獻自我,以此來全面的彰顯自身的價值。
幼兒園園長是幼兒園工作決策的主要人員,同時也是工作領導者,創造并維系良好的園所關系,需要主動承擔一系列的責任。園長作為幼兒園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應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獨特的人格魅力,在處理幼兒園工作事務上具有統籌、組織、協調和指導能力。
在約談中,大多數教師非常在意園長的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希望幼兒園園長能夠以身作則,民主管理、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對于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年輕教師而言,其往往更加重視幼兒園園長的領導能力以及整個幼兒園的風氣,所以在文化培養方面也有更大的需求。園長在了解和促進教師專業化和職業化成長方面,應該承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應有的支持、導向作用。
通過調查得知,問題發生的原因集中反映出幼兒園從教學、保育、后勤、計劃、資料等管理中都體現出不一致、不規范的現象,沒有統一性的文件和規章制度,導致幼兒園行政人員工作過程中,出現頂層設計不一致,經常會造成工作任務繁雜且無工作成果,事半功倍的現象;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容易產生因循守舊,導致吸收和借鑒新知識、新理論能力弱,教學中教育改革意識不強,照搬照抄情況比較嚴重。教師在教育管理中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幼兒、幼兒園之間的溝通交流,管理方式有部分有些陳舊。具體表現為教師對幼兒園精神文化建設的認識程度不同,個體發展不均衡的情況,在本次調查和教師訪談中,很多教師也意識到和認識到這些問題。
在對幼兒園進行實地調查、查閱教學資料和培訓資料的過程中感受到,幼兒園缺乏對幼兒園行政文件、幼兒園活動檔案、幼兒園幼兒電子檔案系統、幼兒園網絡宣傳平臺等等多方面材料和物品的整理和分類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可知,大多數幼兒園對規章制度的建設有一定的重視,同時也傾向結合實際發展目標,對這些制度進行完善,但是仍然有較多的幼兒園在教師精神文化建設以及幼兒園園風發展上缺乏關注,同時對幼兒及教師的心理環境變化也缺乏了解。
已有的研究表明,多數教師面臨著同樣的困擾,也就是自己是否能夠自如的轉換教學行為,是否具有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是否能夠使幼兒的身心發展需求得到滿足,是否能夠同時使幼兒和家長產生較高的滿意度,是否能夠勝任自身的工作,是否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保持良好的競爭優勢,是否能夠獲得領導成員以及其他教師的認可,是否能夠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由于幼兒園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對制度的落實以及任務的完成結果較為重視,僅僅是重視剛性管理,但是卻并未重視為教師進行良好的工作環境的創造,缺乏對教師心理狀態變化的關注,園風中陽光、快樂、積極向上的激勵導向作用體現的不夠充分,容易出現教職工間交流溝通少,雖然任務成功完成,但是教師們也經常會抱怨自身的工作,從而激發更多的矛盾。從管理上來看,幼兒園并未全面地體現出人本的理念,教師也仍然缺乏良好的自我關懷,同時大多數教師的自我心靈很難得到滋養。
在傳統教育思維的影響下,一部分教師傾向于在教學之前制定教學計劃,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按部就班地完成計劃,并未全面地體現出創新的理念。除此之外,一部分教師缺乏科研能力,教研水平也相對較低。一些教師在工作上缺乏主動性,教師對自身的潛力挖掘不夠,同時園長也未能給予教師最高需要程度的支持,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和資源利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