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平
(郴州市第二十九完全小學,湖南 郴州 423000)
小學的數學應用題,就是將數字與文字組合起來,將其融入實際問題中,讓學生求未知量的題目。數學應用題的種類比較多,涉及的題材也比較多,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聯系。而自主探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自己進行對問題進行思考,對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能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就要積極將自主探究模式引入到數學應用題課堂之中,加強引導,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學生剛步入義務教育階段就需要學習應用題,很多教師也對應用題教學的方法和學習方法進行了研究,但應用題的教學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現在應用題的教學,教師偏重于方法與技巧的講解,對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并沒有很大的關注,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讓學生進行對方法以及技巧進行機械地記憶,并不是學生自己通過思考解出了題目,獨立思考的能力并沒有得到提升,在做此類的題目時,會習慣性地依靠教師,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對應用題的解答也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對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1]。并且教師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剛開始接觸應用題的學習時,年齡還很小,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都非常的薄弱,需要教師耐心地指導,就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的變化,但是教師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一點,也沒有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學習的情況沒有做到及時地反饋,而且小學生也沒有自主探究的意識,也就影響了學生應用題的學習。
自主探究模式,是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兩個方面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啟發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探究能力來學習未知知識,打造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自主發掘在面對數學問題時的求知欲,獨立思考問題,并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不斷地練習中,變為益于終身學習能力,不僅僅是將其賦予某一類題上的學習,而是應該將其化為貫穿于成長生活每個階段的能力。自主探究模式的實用性是指在進行了自主探究模式教學方法之后,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的動手動腦結合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從生活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將數學應用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會從課本知識上學習到解決生活問題的知識。而其交互性的特點,是指在教學課堂中教師采取了自主探究模式教學方法之后,要更加重視對學生社交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建立起學習小組,通過學生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來達到知識的共享。在遇到數學問題時也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討論,來獲得更好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彼此分享的同時,創建合作與競爭共存的學習環境。
教師在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這是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最大的一個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的尊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以及興趣愛好,讓學生能夠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釋放天性,從而加強了學習的主動權,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進行自主的探索過程中,提高了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學生能夠在遇到難點時,敢于積極的嘗試,能夠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從而加強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敢想、敢做、敢講,這樣還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氛圍。
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能夠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加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要作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習的引導者,解惑者,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建立自主探究教學模式,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平等與民主。教師要不斷包容學生,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同時,還可以正面的指出學生的缺點,從而及時的引導學生進行改正和解決。學生不會再畏懼教師的權威,能夠勇敢地向教師提問,從而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開展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能夠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拓展數學思維。讓學生加強思考,使得學生真正的好學、樂學、愛學。同時,運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豐富了整個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加強了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欲,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情境的創建能夠很好地讓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師就要注重課堂情境的建立,要想讓學生自己對應用題進行探究,教師就需要建立一定探究情境。但是教師在講解應用題時都會忽視情境的建立,也沒有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教師只是自己對題目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分析的過程,但學生自己在做題時還是會感覺比較吃力,分析、解題的能力還是沒有得到提升。為了讓學生自己對題目進行探究,教師就要為學生創建情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針對題目提出一定的問題,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探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就會積極對問題思考,一步一步對學生進行培養,鍛煉學生獨立分析思考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掌握學習的知識。
例如,小學數學《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為例,本課主要就是讓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求法,有這么一道應用題“張奶奶要用柵欄圍一個長為6 米,寬為4 米靠墻的長方形的花園,求問圍這個長方形花園需要多長的柵欄?”根據這個題目,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提問學生“這個問題要求什么?”讓學生找準所求的量,學生根據題目很容易就能進行回答,然后在進行提問“長方形的周長怎么求?”學生通過學習自然能夠回答出這個問題,最后就還是解出這個問題的關鍵,教師就可以提問“這個花園的一面是靠墻的,大家想想,靠墻的一面需不需要柵欄?”學生就會積極的思考,最終學生就會發現圍墻的這一面不需要用到柵欄,也就不用計算在內,通過教師慢慢地引導,進行提問,學生能夠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出這個題目,在以后遇到類似的題目,學生也能同樣進行分析。有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合作學習對于小學生有非常大的幫助,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但是以往教師子在講解應用題的過程中,將重點放到應用題的分析、技巧上面,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學生對課堂也沒有興趣,學生學習應用題也就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就要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讓學生針對應用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都參與到應用題的探究之中,學生通過互相幫助,積極思考,很快就能對題目進行解答。例如,小學數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為例。有這么一道應用題“一輛中巴車,出發時一共有18 人,到了中途的一站,下了15 人,上了12 人,求問現在中巴車上有多少人?”教師可以將講臺作為中巴車,請同學將題目進行演繹,讓學生通過合作對題目進行分析,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探究的熱情,并且也能讓同學積極參與,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學的效率。
在針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生還沒有樹立敏捷且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對學生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困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題的具體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實踐生活來進行教學,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應用題的意義,在不斷地摸索理解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許多小學生都喜歡聽童話故事,教師在教學數學應用題的時候,也可以應用學生這一興趣愛好。例如,設計一道應用題題目為:某同學買了一本童話故事書,每天看20 頁用了15 天將這本書看完了,然后又把這本書借給了另外一個同學,這個同學每天讀25 頁,那么它需要多少天將這本童話故事書讀完呢?教師通過設計這樣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也可以將數學應用題變成解決生活問題的模式,以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應用題所提出的問題和所給條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白數學應用題在實踐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幫助學生學會在實踐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
要想正確且有效地實施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學方法,不只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復習,自我探究,單純的讓學生進行自學是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教師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在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教師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解題技巧,以加強學生自主探究模式下,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提升。由此,要求教師在針對每一類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時候,都要為學生總結其中所存在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對學生的解題步驟進行強化訓練,幫助學生在不斷的摸索中舉一反三,在應用題解題的過程中找尋適合自己思維的思考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養成正確且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師在讓學生自主探究之后,要注重引導學生加強交流,以此來增強學生自主探究的效益。因為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而有些學生由于自身的個性特點,較為內向,不敢向他人尋求幫助,自己在進行探究時,失去學習知識的耐心,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水平無法提高。因此,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究完之后,讓學生進行小組的探討,在交流的過程中,積極的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是讓學生分享各自的解題方法,從而促使每小組內的每位學生提高表達能力,加強思維的碰撞,從而不斷完善解決應用題的思路。
在自主探究模式下,對于數學解題方法的傳授如果僅僅依靠教師講解時遠遠不夠的,它還需要學生的自身探究和努力總結。教師注重引導同學們自主探究、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應用的教學方法,教師講解應用題目時,應該鼓勵同學們踴躍發言,勇于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同學們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題方法,在激烈的討論中,將不同的數學思想之間進行碰撞,能夠辨析出哪種解題方法更方便、快捷,哪種方法是錯誤的,并不適合本道題目,并且也能夠迸發出更便捷、更優化的解題方法,追求一題多解。在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在講解題目過程中,不應該僅僅追求求解得出正確的結果,而應該將講解題目的重心放在解題思路的分析和解題方法的總結方面,并且針對相似的題目、相同的解題思想進行聯想和發散,追求舉一反三,在以后遇到相似題目時,也能夠快速找到準確的方法進行解題。同學們在舉一反三和一題多解的兩種重要的解題原則的指導下,能夠在解題過程中自主分析、探究,選擇合適最優化的解題方法,也能夠根據題目中相似的已知條件,通過聯想類似的題目,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解題,提高同學們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和準確性。
綜上所述,自主探究模式對于學生數學應用題的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積極挖掘自主探究模式的優勢,并將其引入到教學之中,在對學生進行引導,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鍛煉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自己分析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讓其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