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 西安 710061)
免費開放博物館在實施公益免費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以陜西歷史博物館館為例,分析公益化對于歷史博物館游客的旅游動機極其行為的影響,從而為博物館開展有序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于1983 年,1991 年6月20 日落成開放,是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于一體。館區占地 65000 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 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 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 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170 余萬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 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陜西歷史博物館2008 年3 月率先向全社會實行免費開放政策,并提出“免費不免票,服務優尚化"的理念,近三年年均接待量保持在280 萬余人次。
建館以來,共計接待海內外游客共計4000 余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1000 余萬人次,實現了“以史育人、以物感人”的目標。同時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 級旅游景區”,“央地共建8+3 博物館"、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研學教育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榮營。陜西歷史博物館地位位置優越,處在曲江大唐不夜城附近,并且臨近大雁塔,因此其接待的游客也較多,但是為了提高游客的體驗度,陜西歷史博物館不斷更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限定了博物館每天接待游客的上限數字。
博物館在實施公益免費參觀的政策以來,游客的旅游動機和需求心理就會發生較大的轉變,游客的參觀行為就會隨著旅游動機而改變,本文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為例,分析公益化背景下博物館游客的旅游動機的變化。
而針對游客的旅游動機的研究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向旅游的游客分發問卷,通過問卷可以分析出陜西歷史博物館免費開放后調動了游客的積極性,增強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對游客的吸引力,從而導致游客慢慢增多,使陜西歷史博物館發揮其教育和社會交往的功能。
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的旅游動機不同,大部分游客的旅游動機是休閑、減輕工作壓力調節心情、了解歷史文化、增長知識和見識;有些游客則是基于陪著孩子游玩、增強愛國教育,而且還因為是公益免費開放的,所以就會選擇陜西歷史博物館。但是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的旅游動機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其中40 歲以上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的游客則更多是基于增長知識,豐富其歷史文化,并將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地標景點進行游覽的,這部分游客對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地標旅游景點的認可程度較高,博物館是否免費對于他們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大部分30 歲-50 歲的中青年游客則是基于陪孩子游覽,加強孩子對歷史的了解和愛國主義思想為動機,這個層次的游客他們就會對博物館是否免費看的較重。
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可以得出結論: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的旅游動機是不同的,他們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進行選擇,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游客都可以得到較好的旅游體驗,這樣就可以提高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陜西歷史博物館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文物資源,是開展愛國主義和歷史傳統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也是經典的文物旅游勝地,其具有較強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游客的文化程度也可以直接影響其旅游的質量。
經過調查問卷和分析調查顯示,不同文化程度游客的旅游動機也有所不同,初中以下、大中專、研究生等文化程度的游客的旅游動機則是增長自己的知識和見識,其中初中以下和大中專因為其自身接受的系統教育教學的年限較短,自身的理論知識也較為不足,他們對歷史文化知識比較感興趣,為了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不斷拓寬其知識范圍,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就會選擇一些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博物館進行參與,在參與之后就可以學習中國古代歷史發展歷程以及陜西西安在古代的地位和對于我國的發展起到的重大影響和意義,從而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而研究生因為其已經具備了較完備的理論知識,其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科素養,這也是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和現實需要決定的。
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游客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旅游動機最多的則是了解歷史文化和免費旅游這兩個動機,這就明顯的顯示出免費旅游是影響游客旅游動機的重要因素,其很大程度上決定游客的旅游動機和目的,同時了解歷史文化這個旅游動機充分地反映出,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歷史文化價值,這也是其內部發展的源泉。而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文物類旅游景點,其放松和休閑的功能較弱,大多數游客都是帶著一定的學習和了解歷史文化的動機去參觀,因此陜西歷史博物館應當加強宣傳力度,深入挖掘游客更多的旅游動機,提高游客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游客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了解歷史文化和免費這兩個動機較為明顯,因此其應當借助公益免費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積極擴大影響,不斷開拓創新,充分發掘現有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文物旅游經典景區。
公益背景下游客的旅游動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游客的行為隨著旅游動機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而線上歷史博物館則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更新其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實現其自身的價值。然而游客的組織形式也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團體,一類的散客。而有些游客是組團去參觀的,有些游客則是自己獨立前來或者和其較為熟識的朋友一同旅游,因此根據不同的游客組織形式其行為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本文針對這兩個不同的旅游組織形式闡述了在公益背景下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游客分別在時間行為和空間行為的特點和表現。
1.團體游客的時間行為。這部分游客都是由不同的旅游小分隊組成,他們報名參與了不同性質的旅游團體,是以團體的方式進行參觀和旅游,他們在旅游的過程中聽從導游的指導和安排,完成一系列的旅游內容。而這部分團體的旅游動機一般都是將陜西歷史博物館當作地標進行參觀,有些也是為了增長知識和見識,豐富自己的歷史文化知識,從而接受文化歷史的熏陶。他們在游玩的過程中在景點中停留的時間有限,大部分導游都是將游客帶到一定的地點之后就針對陜西歷史博物館內的陜西古代文明、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或者建筑等進行介紹,讓游客了解和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導游在講解完成后就會將游客帶到下一個景點進行參觀,因此團體游客在旅游景點停留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團體游客也在暑期或者節假日會組織更多的團體旅游,因此其在一定的時間段內游客都較為集中。
2.散客的時間行為。散客對自己的動機和行為都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和自主性,他們一般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時間進行安排,他們在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可能停留時間較長,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時則會特別快的直接走過,他們就不會花費時間在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因此陜西歷史博物館應當根據不同的游客建立健全服務和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從而提升游客的整體滿意度。我們館由于館舍狹小承載量有限,每天游客爆滿,而散客也一般都集中在國家法定節假日的時候旅游,因此散客在寒假、暑假、春節、國慶、中秋等時間段內旅游,這也是散客旅游的高峰期。因此陜西歷史博物館應當在游客高峰期間加強管理,加強引流工作,提高游客的參觀體驗。
1.團體游客的空間行為。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市,西安的旅游資源豐富,像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大雁塔、兵馬俑、華山等著名景點都在這里。其地理位置優越,是國家的4A 景區,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陜西歷史博物館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深受游客的歡迎,館藏文物多達170 余萬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 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
2.散客的空間行為。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公益免費政策以后西安當地的居民就會利用自己的周末以及年假等空閑時間前往參觀旅游,這樣可以消遣空閑時間,也可以在參觀之后增長歷史知識,西安當地的居民也是散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相對于外地的游客其基于一定的學習動機,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去參觀。對于外地的一些前來學習和參與會議、培訓的游客來說,其可以在放假或者學習休息時間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而對于一些前來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相鄰的一些著名旅游景點的游客來說,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區位地理位置具有較強的優勢。隨著國家寶藏的播出,陜西歷史博物館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對于專門來學習和研修的人員來說是學習文物旅游特色文化的重要景點,他們會在參觀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習。散客基于不同的旅游動機前來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這樣會增加旅游參觀人數,更好地發揮其歷史文化的功能。
公益背景下,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旅游勝地的游客旅游動機不同,其表現為不同年齡層次的旅游動機不同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旅游動機不同。而且游客的旅游行為也具有差異性,表現為團體游客和散客在時間行為和空間行為的差異性。因此陜西歷史博物館應當充分了解游客的旅游動機,加強博物館的宣傳,擴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且根據不同的游客群體建立健全管理模式和制度,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