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嫻
(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3)
酒禮起源于祭祀的習俗,古人相信萬物有靈,從夏商開始祭祀天地,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此外還很重視以酒祭山的活動,祈求風調雨順?!抖Y記·禮運》中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彼栽缙谟写罅康木破魇亲鳛槎Y器使用的,比如尊、罍、卣、彝、觚、觶、卮等,一開始是酒禮器,后來一部分也僅供身份較高的貴族使用,《禮記·禮器》中有“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的明文規定,使用者等級高低決定所使用酒器的種類、多少、輕重、大小。中國酒禮是中國酒文化應用最廣的一種文化,是中國餐飲文化的重要一環,它的實用性和應用廣泛性是中國古典文化之最,《禮記·王制》中詳細記載了酒禮的內容,涵蓋了“六禮”“七教”“八政”。我國常見的酒禮包括“席南鄉(向)北鄉(向),以西方為上”的座次要求、“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敬酒之禮、雙手交握形似“抱拳禮”的碰杯之禮、“以小為貴”的酒器使用原則等。酒令原本也是一種禮制,起源于西周,后來因為“禮崩樂壞”才逐漸演變成取樂的游戲。
這些酒禮體現在不同級別、不同類別、不同規格的酒饌文化中,其中最為隆重的宴飲賓客之禮是饗禮。饗也作“享”,最早源于享神,諸侯在朝見周天子,參加納貢述職、升堂助祭時多使用饗禮。饗禮包括迎賓之禮、獻賓之禮、歌奏合樂、禮終宴射四個部分。其中獻賓之禮繼續了鄉飲酒禮。《周禮·秋官·大行人》:“饗禮九獻?!别嫸Y中獻禮次數的不同,是為了體現君臣的等級差別,視賓客的身份尊卑而定,西周初期周天子最隆重的饗禮僅為“三獻之禮”,“九獻之禮”也是后來才出現的,只有周天子能用。在禮終宴射的環節,三次射箭后,輸家要喝罰酒。在整個饗禮過程中,酒只是禮節的載體,不是為飲而設。
酒德是飲酒行為的準則,與酒禮互為表里。龔若棟先生認為:如果說禮是中國酒文化內核的話,那么酒德就是中國酒文化的外殼。最早提到酒德的書籍是《尚書》和《詩經》?!渡袝ぞ普a》中所提倡的酒德是“毋彝酒”,即不要濫飲酒,反對酗酒。那時君子對飲酒的態度是“酒以成禮,不繼為謠,義也”,“謠”即飲酒過量。但這個量沒有具體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酒量不同,孔子提出“唯酒無量,不及亂”,以飲酒后“神志清晰、體型穩健、氣血安寧、皆如其?!睘橄薅??!抖Y記》中具體說明為:“群子之飲酒也,一爵而急溫如也,二爵而言斯,三爵而沖然以退?!睘榱艘龑藗兂缟芯频?,古人專門制定了“酒禮”,規定得很具體,比如能飲酒的人,可以飲,不能飲酒的人,可以不飲,決不強灌,飲而成歡,不生是非。為了強化酒德,周朝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官職,叫“萍氏”,督察人們是否飲酒有節制。
明朝吳彬在《酒政》中提出了涉及文明禮貌的酒德:要禁忌“華筵、連宵、苦勸、爭執、避酒、惡謔、噴穢、佯醉”。明朝陸容在《菽園雜記》中也寫道:“古人飲酒有節,多不至夜。”這些與我們現代人在飲酒時所倡導的“制止濫飲,提倡節飲,文明飲酒,科學飲酒”的酒德是一致的。而古代醫學界也從保健的角度提倡酒德,比如戰國名醫扁鵲說:“久飲酒者潰髓蒸筋,傷神損壽。”唐朝藥王孫思邈說:“空腹飲酒多患嘔逆?!泵鞒t藥學家李明珍說:“過飲不節,殺人傾刻。”從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從文明還是從健康的角度,古人一直傳承延續的優良的酒德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酒有“久”“壽”的寓意,逢年過節、重要日子、日常家宴,舉杯暢飲以增添宴席的喜慶氛圍。細分下來,酒俗包括祭祀的酒俗、民俗節慶的酒俗、婚嫁宴會的酒俗、人生禮儀的酒俗、行軍打仗的酒俗、日常生活的酒俗等。在我國古代,酒俗就幾乎貫穿了人的一生。孩子出生時,丈夫提著“報生酒”,到丈母娘家去報生,丈母娘公出酒壺里的黃酒,裝入一些米作為回禮,讓女婿帶回給女兒熬粥;一直到一周歲先后有滿月酒、百日酒、周歲酒;在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女子十五歲行笄禮時要飲“加冠禮酒”。在一些盛產酒的地方,生女兒的家庭會在女兒出生那年釀制幾壇酒埋藏起來,待到女兒出嫁時才媽出來作為陪嫁或在婚宴上招待客人,稱為“女兒酒”;生兒子的家庭也要釀酒,并且將酒壇涂上朱紅色,期望將來能考中狀元,名為“狀元紅”。在很多地區,訂婚時要宴客喝“許口酒”;出嫁前一天女方家父母要為她置備酒席,女兒坐首席;婚嫁當天一些地方還要喝“上馬酒”“別親酒”,男方迎娶時送“撞門酒”,最后夫妻同飲“合巹酒”等。讀書期間有“上學酒”和“下學酒”;經商的人飲“開業酒”和“分紅酒”;行軍打仗之人,出師前飲“祝捷酒”,得勝歸來飲“慶功酒”;送朋友時喝“壯行酒”;道歉要喝“謝罪酒”;蓋房子要辦“上梁酒”等。
在許多傳統節日也少不了各種與酒相關的習俗。春節期間,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時,要用酒、水果、麥芽糖祭祀灶神,除夕夜守歲時要喝“守歲酒”,元宵節當天要酒祭三官大帝,向天宮祈福;上巳節要臨水宴賓飲酒;清明節帶酒菜供品祭祖,稱為吃“上墳酒”;端午節飲“雄黃酒”……而在“六禮”之首的祭祀場合,酒更是必備物品。天子祭天,普通老百姓則是祭神祇、祭祖先以及在特殊時節的祭祀,比如臘月的“臘祭”、三伏天的“伏祭”以及春秋季節的“社祭”等?!吨芏Y》對統治者祭祀活動中的用酒有明確規定,包括“五齊”、“三酒”八種酒,在迎神、奠玉帛、進組、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望瘞九個儀程中使用不同的酒。到了清代,朝廷祭祀的過程可達兩小時,皇帝要叩拜兩百多下,飲酒幾十次。
“天府之國多佳釀,蜀都自古飄酒香?!痹谌祟愇赐耆_化之時,四川便出現了最早的酒。四川地區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新石器時代,人類尚處于蒙昧時期,成都平原便出現了酒及酒器。川酒可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傳說中的古蜀國蠶叢、魚鳧時代?!度A陽國志·蜀志》稱“九世開明帝始立宗廟,以酒曰本醴”。在三星堆數以千計的珍貴出土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陶器、青銅器屬于酒器,如盉、觚、觶、甕、罍、缽、尊、爵等。這當中的陶器,最早的距今約4000 年。這些青銅器的年代相當于中原的商代至戰國末期。1959 年和1980 年,在彭州竹瓦街發現了兩處相距僅10 米遠的青銅器窖藏,共出土40 件銅器,其中酒器12 件。這些酒器的時代,相當于中原的春秋時期,即古蜀國的杜宇王朝時期。考古工作者還在四川各地發現了大量商周至戰國末期的酒器,包括陶器、漆器和青銅器,既有盛酒器,又有飲酒器,僅青銅器就發現了100 多件,有罍、壺、尊、觶、鈁、缶、彝、鍪、勺、爵等。大量酒器的出土,足以說明古代蜀國釀酒業的發達和蜀人飲酒之風的盛行。
古代蜀國釀酒業的昌盛,與蜀國得天獨厚的水性、土質和氣候條件有關,尤其農業的發展,糧食產量增多,才能為釀酒提供豐富的原料,因而才有釀酒業的興旺發達。漢魏時期成都釀酒的方法記錄在《齊民要術》中,西漢時期用糧食蒸熟、發酵糖化而釀成的“臨邛酒”有史料為證,在當時聞名遐邇。在“中國酒都”宜賓,因其優良的地形與水質,釀酒歷史已經綿延了4000 余年。從商周時期的窨酒,到唐代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明清雜糧酒,再到1909 年因“集五糧精華而成玉液”正式得名五糧液,五糧液美酒在歲月的復刻與研磨中,流淌千年,香醉了時光。隨著西南各族的統一和絲綢之路的暢通,四川酒業更加蓬勃興盛。川酒數千年的發展歷史,歷朝歷代創造了數不勝數的名酒,各個時期也出土了各種各樣體現自身特色的酒文物。
我國在中小學校全面推行研學旅行,當前的研學旅行的產品涉及飲食文化的大多體現在茶藝、川菜制作與品嘗等領域,如果在研學旅行產品中加入酒文化的內容,選取其中正面、積極的成分,則可以設計出諸如酒器鑒賞、白酒制作工藝體驗、酒類詩詞鑒賞、工匠精神傳承等豐富的研學旅行產品,在傳承酒文化的同時,進一步豐富四川研學旅行產品。以成都水井坊博物館推出了一款研學旅行產品為例,它重點體現了酒的制作技藝這一工匠精神的傳承。步入大廳,沉浸式體驗的小話劇拉開整個研學課程的帷幕,多個前后推進的場景講述了拜師學釀酒的故事,貫穿了白酒的制作技藝這一工匠精神的傳承。游客在各場景之間行走,置身于“古人”營造出的環境中,仿佛穿越一般,可以一邊參觀展示的酒窖、酒器、釀酒工藝等,一邊與“古人”互動、答題,獲取明信片等伴手禮。演員的表演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在關鍵的“釀造精神傳承”環節聲淚俱下,震憾人心。沉浸式體驗結束后,成年游客可以在體驗室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體驗白酒調制和品酒;最后進入水井坊主題展廳,展廳展示了水井坊的榮譽、歷年來代表性的酒瓶設計及寓意解讀等。
酒文物不同于其他一些淹沒在歷史中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文物,許多酒器還有自己的生命力,因為至今人們仍然還在飲用酒,設計推廣酒器旅游商品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酒器從材質上分為陶器、青銅、金和銀、漆器、瓷器、玉、玻璃、錫、不銹鋼、鋁、塑料、紙以及天然材料如木、竹、獸角、海螺、葫蘆等;從功能上分為釀酒器、飲酒器、盛酒器、煮(溫)酒器、挹酒器、調酒器、承尊器等??梢詮膬蓚€思路進行旅游商品設計:一是將造型獨特的酒具文物進行精工仿制,主要作為裝飾擺件;二是將仍然具有使用價值的代表性酒器文物仿制改良成酒具,供生活中使用。川酒、川茶、川藥、川菜是四川的4 張名片,每一張名片都能列出多個代表,將這四類產品小容量交叉組合形成多種旅游商品,滿足游客嘗鮮、便攜的要求。以這4 張名片為主題開展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進一步加大影響力,促進宣傳推廣。
高校旅游專業群的《酒品鑒賞》《宴會服務》《四川旅游資源學》《旅游文化》《景區講解與服務》等課程中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涉及了酒文化,比如川酒種類、宴飲文化、飲食習俗、相關文物講解等。在這些課程的對應章節將酒文化的內容進行縱深拓展,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深層次的酒文化。學生畢業后進入到旅行社、景區、酒店、會展等行業就業,將所學的酒文化知識融入相關的旅游地接服務、景區建設與管理、旅游產品策劃及旅游商品設計、主題酒店打造、餐飲服務、會展策劃與服務等工作中,并通過所接觸的游客將酒文化精髓進一步傳遞下去,從而幫助全社會共同形成良好的飲酒風氣,傳承正向的酒禮、酒德與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