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國家能源準能集團黑岱溝選煤廠,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0300)
在確保生產品質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提高電氣設備的管理水平與效率,盡可能延長電氣設備的使用壽命,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電氣設備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性設施,因此,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管理與維護生產運行效益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若電氣設備無法安全而高效的運行,且管理與維護工作不到位,就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電氣設備數量多、規模大,且設備的基本構造相對復雜,所運用的發電機不同,其實際需求也存在差異,電氣設備一旦發生故障,會產生維修、購置、更換與報廢等問題,都是需注意的問題。因此,為提升電氣設備的運行效率,必須加強對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管理與維護,確保整個電氣設備系統運行的高效性與安全性。
設備的檢修主要是預先檢查出其中的問題,缺乏靈活性和預警性,這將會使得設備管理人員的思維固化、程序化,不利于設備的長期使用,也促成了檢修人員的懶惰心理,因為計劃檢修的目標性不強,不能有針對性的檢修有問題的電氣設備,而是全面的拆卸檢修,加大了檢修成本,導致人力資源的浪費,大大降低了檢修效率,還會增加設備出現問題的可能。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后,用老舊理念來管理現代化電氣設備,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
通常來說,電氣設備的維護與管理也就是指日常運行維護與周期性保養管理。日常運行維護與運維工作人員使用檢測工具與技術對電氣設備進行運行指標與狀態檢查,并進行相應的數據記錄;周期性保養管理即根據電氣設備保養手冊中的要求進行周期性的保養與維護工作。而對于大部分來說,兩種維護與管理都同樣重要,但是目前發生過的電氣設備安全事故都表明了并不缺少運維方法與人員,缺乏的是完備且成熟的體系制度。此外,甚至是相關運維人員并未從電氣設備實際工況出發、未能有效結合相關電氣設備工作特點或是按照相應行業操作規范進行運維工作,這都是沒有一套良好的、適應性強的體系制度約束而造成的后果。
部分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從而忽略了對于電氣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工作,未指派專業運維人員進行日常檢測與維護保養工作,只在電氣設備出現故障、選煤廠電氣設備無法運行的時候派遣維修人員前往解決。如此停留在表面的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會使得電氣設備長期處于漏檢、未檢的狀態中,電氣設備乃至整個的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有些實現規范運維人員進行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的也存在日常監測數據無整理、匯總的情況,這樣會導致每天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與相關參數無法得到比較,從而造成電氣設備故障不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最終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災難。此外,進行日常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并進行設備參數與數據的匯總和整理,可以建立屬于每臺電氣設備的“數據庫”,有助于后續故障的排查與相關運維經驗的分享舉例,更進一步促進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工作效率。
在電氣設備管理工作中,電氣設備的定期檢查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通過對電氣設備的定期檢查,才能對出現的安全問題及時發現并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維修,這樣電氣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工作人員在對電氣設備進行操作時,安全事故的發生率也會得到合理的控制。所以為了讓電氣設備的運行更加安全高效,就要在電氣設備安全檢查方面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使此項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大。工作人員在檢查電氣設備時,要盡量讓電氣設備處在運行狀態。在這種前提下,電氣設備維修養護人員才能夠更直觀地發現電氣設備的各類機械故障,從而展開維修工作。電氣設備在運轉時,檢查人員一定要讓自己的檢測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認真檢查電氣設備的每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引起電氣設備故障的安全問題。如果電氣設備維修保養人員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有任何不正常的蛛絲馬跡,就應對這些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全面的檢查,務必對故障因素展開深入研究,用合理的維修手段來對此種問題進行處理,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即便在檢查過程中沒有發現電氣設備出現問題,相關人員也要根據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定把自己的檢測時間、地點和檢測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這樣下一次進行檢查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依據和參考 。
在選煤廠中,電氣設備的運轉主要是為生產提供了動力,更是運行的基礎,而眾多電氣設備要想管理好是無法脫離完善且成熟的維護管理體系制度的。此體系制度應將操作員與運維管理人員進行合理區分,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操作與運維管理登記,以便下一班接崗人員能對電氣設備運轉狀況進行評估,在故障出現之前進行排查,確保電氣設備的安全性以及保障所有人員人身財產安全。此外,在信息化、智能化與大數據發展飛速的信息時代下,可以引進云端處理平臺,供相關人員可以隨時在云端讀取電氣設備工作狀態與預警情況。借助新興信息技術可以使得龐大的數據量快速地存儲到云端,減少大量紙質材料的記錄,也不需要專人進行數據的查找,信息化、智能化的運維管理體系在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的同時還能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
1.先進性運維方法引進
學習其他國家先進性的運維方法,在結合我國電氣設備運維的實際需求,進行運維管理體系細化設計,以彌補電氣設施運維管理體系的不足,增強運維方法先進性。同時,邀請技術資質較高的檢修人員,對選煤廠內運維工作進行評價,有效排查運維體系的漏洞,保障設施故障排查高效性,維護電氣設施運行的安全性。
2.開展試運行檢測工作
在引進新型工藝、新型運維檢修管理體系之前,管理人員應進行試運行檢測工作,以期分析新工藝、新管理思路的可操作性,減少引進投資失敗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提升選煤廠資金使用有效性。如若在試運行期間,發生設備性能與描述不符的情況,應立即與供應商取得聯系,合理排查設備性能問題,維護引進工作的有效性。
在電氣設備的檢修管理工作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著工作質量 。在實際工作中,面對類型越來越多樣化、技術越來越先進的電氣設備,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責任意識都十分重要。為此,對現有團隊進行技能知識培訓,構建一套成熟化的權責機制,目的在于明確各個人員的職責。同時,提高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準入門檻,要求其不僅要掌握相關崗位所需專業技術,還要求其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和創新能力。尤其是管理人員需要同時掌握相關技術及管理知識,能夠針對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合適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礎上,應制定了定期的培訓機制,培訓的內容主要分三大板塊。其一,技術培訓。即對維修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本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為保證維修管理質量奠定可靠的基礎。其二,針對新設備組織專業化研究,加深技術人員對設備的了解,并制定合適的故障風險識別、檢修方案。同時,針對新要求和新問題,組織全體人員進行溝通,由管理人員對維修管理方案進行完善優化。其三,職業素質培訓。即通過案例教學、情境培訓等方式,提高所有人員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規范其行為,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
提升維修工作效率在電氣設備檢修質量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減輕故障發生率及故障損失。為此,單位積極引進了先進的故障診斷技術,通過智能化的診斷系統,能夠實現對電氣設備各個參數的實時監測,再結合參數分析,對各類故障進行自動識別。例如:某公司配置了智能化變電系統,通過智能設備架構及科學的信息互通機制,實現了對電氣設備關鍵參數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智能化技術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電氣設備的24h 不間斷監測,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人員監測監管存在的漏洞。基于此,還可以實現對電氣設備故障數據的持續分析,輔助技術管理人員做好故障風險識別及應對,全面提高故障檢修效率,維持電氣設備的穩定運行狀態。
優化選煤廠電氣設備管理工作,首先要求各位電氣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對電氣設備運轉故障的特性有一定掌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要積極總結經驗,并制定出有價值的管理措施,從而使設備低效運轉的狀況得到改進。在對電氣設備進行維護的工作中,要重視關鍵設備的維護和二次設備的維護。關鍵設備主要是那些包含電壓保護設備、變壓器輔助設備的電氣設備,對這些設備的改善非常關鍵。這里所說的二次設備主要是指那些中央信號裝置電路和重合閘設備等,這些二次設備經過升級以后都能夠正常運轉。此外,還不能忘記隔離器等設備的檢查并做好記錄。
想要提升電氣設備的工作效率,確保供電系統的良好運轉,就要對電氣設備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在每天班前會上,電氣設備管理人員要積極把自己的先進管理經驗向大家分享,從而提升大家的電氣設備管理熱情。電器設備部門的構建對于電氣設備的監督管理也非常重要,這些部門的建成以后,要把管理層的專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從而培養出責任心強、技術先進的專業性人才。在開展具體工作的時也要以管理工作標準制度為基礎,建立起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使管理方式的有效性有更充分的保障。
電氣設備安全與穩定運行是保障一切工作進行的關鍵因素,也是全企業上下所有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更是企業的經濟命脈。當下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地方政府與企業應當聯手,針對電氣設備維護與管理容易出現的問題,找尋適應性強、靈活度高的解決方案,推動電氣設備運維管理質量與水平,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穩定發展貢獻經驗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