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永川區委黨校,重慶 永川 402106)
現階段,世界情況與國家的情況在不斷地變化,在新時代環境下,基層黨校應積極開展關于紅色文化的教育活動。基層黨校作為培訓優秀黨員干部的主陣地,必須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腳步,對新的形勢進行有效分析,同時開展基層群眾的教育培訓。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色文化、精神不僅局限于戰斗與革命的層面,在新時代的環境下,基層黨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推動我國崛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個人政治覺悟,打破頑固的舊思想,使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境界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紅色文化經過了歷史長河的不斷洗禮與摸索中逐漸有所改變的精神文化,同樣也經歷了其他民族的質疑與時間的檢驗。紅色文化不僅代表我國人民特有的精神面貌,更是能夠代表我國人民在面臨困境時永不退縮的勇敢精神。紅色文化教育在基層黨校中應用的同時,也集合了各個學科的專業知識,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實現自我價值、提高職業精神。在新時代環境下的紅色文化對于迷茫的青少年而言,起到了“引領者”的作用,幫助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勇往直前。另外,紅色文化幫助我國“從弱到強”,記錄了中國人民“從服從到反抗”的情感變化,這也正是紅色文化的精髓。因此,將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應用于基層黨校的教育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出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動力,全面提高我國基層黨員干部的人文素養與職業道德[1]。
新時代環境下的紅色文化順利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紅色文化將人們的精神需求所豐富、滿足,讓更多迷茫的人重拾自信、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而隨著世界經濟與社會一體化的日益推進,多元文化將紅色文化變得更加豐富,使紅色文化的內涵得以進步。雖然紅色文化中包含革命精神,但是革命精神卻不能夠完全代表紅色文化。紅色文化中除了革命精神以外,還包含奉獻精神與愛國精神等,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完全適合新時代的發展主題,且永遠不會被淘汰。由此可見,將紅色文化應用于基層黨校的教育中,能夠豐富廣大黨員干部的愛國精神,并將其化作精神動力,構建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通過調查后不難發現,大部分黨員干部雖然認為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是能夠推進基層黨校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能夠起到良好的黨性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詳細的了解黨的初心以及使命。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力度較低,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適用與黨員的教育中,還有較多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而淺顯的紅色文化無法充分調動黨員干部的學習積極性,更不會在其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現階段,各個地區基本都建立了黨員干部活動場所,用于舉辦各類活動或開展黨性教育,其中也包含紅色文化的教育,但是從整體的教育情況來看,紅色文化的教育手段比較單一,普遍我展示歷史圖片、視頻、參觀的形式為主,教師由于沒有和黨員干部進行有效交流,自然也無法調動黨員干部的學習積極性,無法深刻體會到現場教學中所要傳達的紅色文化、紅色精神,以至于基層黨校現場教學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基層黨校要想更好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其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就是專業的師資力量。現階段,大多數基層黨校紅色文化教育教師主要來源于革命先輩的后人、是紅色文化傳承工作室、黨校內的教師或者是勞動模范。但是面對新時代的背景下,基層黨校中的培訓主體越來越多,整體的師資力量過于緊缺,并且缺乏專業的紅色文化講解員與專業教師,甚至有些基層黨校不具備講解人員,為打造基層黨校高質量紅色文化教育陣地帶來了嚴重的阻礙作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5G 網絡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然而基層黨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墨守成規,普遍以課堂的“單向型”知識灌輸為主,廣大黨員干部在接收紅色文化知識時過于被動,課程的內容自然也無法有效吸引學員的注意力,無法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除此以外,雖然有些基層黨校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嘗試應用多媒體技術、大數據技術、VR 技術,但是并沒有較高的推廣效果與范圍,相關的配套設備過于陳舊,無法充分滿足基層黨校培訓教學的實際需求[2]。
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教學資源,是革命先輩為后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為基層黨校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基礎。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特點就是能夠豐富基層黨校的教育內涵,激勵廣大黨員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推動地方紅色文化的蓬勃發展。
首先,基層黨校應深挖紅色文化教學資源,按照從簡到繁的順序對紅色文化進行分批次的開發,并積極應用當地的紅色文化場館、革命遺跡遺址等資源,讓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黨的初心與使命,提高基層黨校教育實效性的同時,夯實廣大黨員干部的黨性感悟。其次,在紅色文化教學資源的運用方面,可以創設現場實踐教學模式,將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納入基層黨校課程體系內,開發并形成具有地域性、歷史代表性并與時代發展以及實踐需求相符合的紅色教育資源,使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可以在培訓后,進一步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理念。最后,基于現有的教學資源,與區域內部的相關業務部門進行配合,全面梳理區域內的革命老板資源,并采取“口述”的形式描述出革命先輩的光輝奮斗歷程,并用視頻的方式保存,建立紅色文化專項系列課程,并根據資料庫中現有的材料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將開發后的成果在基層黨校內部或區域內共享,深入了解紅色文化資源中所蘊涵的偉大革命精神,進一步弘揚基層黨校教育培訓的文化內涵。
在新時代環境下,隨著基層黨校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化,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重要意義日益突出,基層黨校必須積極利用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提高紅色教育課程在整體課程體系中的比重,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紅色文化的號召能力,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教育接受革命傳統的效果,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自古以來的精神風貌。
首先,是在現行的授課模式的基礎上,將比較受歡迎的紅色文化現場實踐教學課程廣泛開發并推廣。其次,將傳統的教學方式加以創新,可以利用創設情境、訪談式、沉浸式等教學方式,增強教師與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例如,關于英雄楷模或老革命人員的革命歲月相關的課程,在教學時可以采用訪談式教學模式,并邀請英雄楷模本人或者是子女親臨教學現場,通過基層黨校內部講解人員的提問與回答,將話題不斷深入,使在場的黨員干部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除此以外對現有的教學流程與教學內容進行完善與充實,例如可以開展“宣讀入黨誓詞”或者是“為革命老英雄獻禮”等活動,夯實紅色文化教育的儀式感,盡可能多的組織廣大干部參與各種實踐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的互動性與實踐性,提高黨的干部素質和培訓效果,增強黨的干部的積極性以及體驗感。
首先,可以通過聘請專業研究機構或上級黨校教師的手段,提高基層黨校的師資水平,建立高質量的師資團隊。其次,聘請區域內的專業骨干教師,或者是各個機關單位中有黨史或黨建教育背景、經歷的工作人員,建立區域內部的基層黨校紅色文化師資力量,保證各級黨校的紅色文化教師的數量充足[3]。最后,搭建聯絡平臺,聯系當地健在的革命先輩、英雄模范等紅色事跡的見證人或親歷者,并建立專門的紅色文化教育宣傳工作團隊,不斷擴大基層黨校的紅色文化師資力量,以豐富基層黨校師資力量的紅色文化內涵,在各級黨校或社區內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宣講活動,為紅色文化的廣泛宣傳提供保障,提高紅色文化在基層群眾中的影響力。
紅色文化網絡教育是新時代環境下基層黨校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這就需要基層黨校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突破紅色教育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利用線上互動平臺、Flash、影視紀錄片觀看或是微視頻等多種靈活的教育模式,充分突顯出紅色文化教育的新穎性與時代性。
首先,基層黨校應緊扣紅色文化教育的主題,精心選擇不同主題、不同時期的教育內容,并通過黨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平臺,合理規劃并開發網訓平臺,實現線上網絡教學課程。將線下講座、線上研討相結合,充分滿足廣大黨員干部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其次,應借鑒手機APP 網絡學習平臺的經驗,將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有機整合,應用智能化與信息化技術,積極探索并開展VR 教學,增強學員的參與感與體驗感,并重點打造“微黨校”網上學習平臺,推動基層黨校教學與互聯網更深層次的融合。特別是在具體的微課教學中,可以通過互聯網中的豐富教學資源,對網絡授課的形式進行優化設計,提高黨校紅色文化教育的整體效果和水平。
在新時代環境下,新的國際形勢與國家形勢向我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黨必須要基于新時代的背景,將紅色文化精神與各項服務任務相結合,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基層黨校作為培養優質黨員干部的主陣地,應更加注重與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有機結合,以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并奉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