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一軒 劉洪昌
(河北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我們都知道,水利工程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工程,其整體效益肯定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通過對整個水利建設投資整體效益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水利建設產生的效益并不能體現在整個水利建設行業中,而是需要通過整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在水利產業的整個循環中轉嫁到各個行業中間,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來說是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資金投資,不是很適合長期采用間歇性的資金投資活動方式持續進行,因此,保證資金規模連續、規模發展,對水利工程效益的發揮十分重要。
水利建設是一項根本的、適應國家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需要,通過直接調節當地自然的灌溉地表水和灌溉地下水,從而直接達到實現水利除害的主要目的,水利工程的規劃建設一定程度緩解了水資源在生存空間和利用時間上的分布不均,為現代人類開展農業生產和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更多有利的資源保障。水利建設既能治水防洪、又能灌溉供水,還能充分發揮它的供、運、港等多種水利功能,為我國推進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進步提供更多有力的保障。
水力發電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在生態保護和節約資源方面具有其他能源無法替代的優勢(火電、油電、核電等)。比如:葛洲壩水利樞紐就有效緩解了所在地區電力的發展需要,并有效促進了華中電網的基本形成和華中國際電網與華東地區電網的直接聯網。
無論是我國為了專門防洪而建成的水庫,還是日常蓄水的水庫,但是它們在出現洪災的時候,是都可以起到防洪減災的重要作用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災區有效避免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也能是災區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物力、財力的損失。
水利工程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灌溉供水功能,該功能是可以有效改善生態條件的,而且這個功能是可以直接日常服務與人們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糧食的產量。
水利工程調水有利于緩解水資源緊張地區人的民生活、工業用水等方面的短缺問題。與此同時,它還能改善目前水質不佳的狀況,起到平均水的作用,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減少地下水開采,保護生態。
當今我國水利建設工程技術以及現代科技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國家通過不斷調整我國水利資源,合理規劃分配水資源,只有這樣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水利建設工程的綜合防洪抗澇能力。大型水庫工程建設對當地氣候的影響,會直接使當地庫區微氣候生態環境狀況得到較大改善,包括整體氣溫、溫度、降水等,水利工程建設使大型水庫的整體水溫濕度結構逐漸變化呈現層次性和混合型,但其對當地庫區氣候生態環境的變化影響比較小。
水利建設工程與其他基礎水利工業、基礎水利設施一樣,很多方面也都表現了較多周期滯后的發展特點,尤其是我國水利各項工程建設資金周期相對較長,再從開始投入建設資金到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后,再到最終產生水利工程經濟效益,可能需要幾年到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在我國水利各項工程建設中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因此只有資金運用得當,管理更加科學,水利建設工程才有可能在幾十年甚至將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才能持續充分發揮它的經濟效益。
要把促進水利建設發展擺在環境生態建設的重要位置,國家要定期做重大規劃調整,從我國水利的總體宏觀規劃布局上,提出要以改善人口環境為發展基礎,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生態建設效益相協調統一的基本原則。并在實現節約資源的同時,不斷減少相應的能源、土地、水資源的消耗,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在進一步落實加強環境水資源生態保護的需要同時,加強總規劃用水量的目標管理,可持續發展的推進生態循環,。構建地下水流域生態綜合文明,需要不斷加強流域自然生態系統的綜合保護治理力度,不斷深入推進流域沙漠化、水土資源流失、石漠化綜合治理,擴大流域湖泊、森林、濕地覆蓋面積。水利工程規劃除了要注重其內在的水利資源調節作用外,還要充分考慮當地生態、景觀等因素,如充分利用當地水體資源發展森林養殖、充分利用造林工程或在周邊地區空置森林土地等,進一步改善強化當地原有生態環境,借助發展旅游觀光,真正有效促進當地水利規劃工程的社會綜合經濟效益。
1.阻隔江河。水壩或水力發電站等一些人為工程將水域截然分開(未經維修好的魚道),阻礙其他水生動物(主要多數是小型魚類)的自由游水活動。因此我們就可以知道,水利工程會在一定程度上阻斷河流。其特點是不連續,單向封閉,完全隔離。
2.改變水體中的生物群落。在我國現代化的水利建設工程中,由于充分發揮了人工徑流調節的作用,這其實改變了自然河流豐盈的水文周期性的運動變化規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河流平均的年流量、流速基本保持而且慢慢地趨于均勻化,主流、急流、淺灘的模式被打破了。比如,自三峽大壩下游完成蓄水后,長江水溫明顯下降,而泥沙量則逐漸減少,甚至江河年徑流量也隨之發生變化。夏天泄洪時,江水中氧、氮等氣體的含量發生變化,造成大量魚類死亡。一般說來,一條大魚的一次產卵和繁殖過程都會直接受到江河水深、水流速的影響,若一條河流的一次漲水過程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則有益于魚性成熟及產卵的數量的不斷增加。但由于「江水已經變成了大湖」,使許多適于長江生長的魚類種群開始向上游遷移,使上游魚群生態結構發生變化,魚類逐漸減少,呈現出魚類低齡化、小型化的趨勢。
3.容易誘發地震。外國國家已有不少大型水庫是在蓄水后就會產生誘發性的地震,已經有記錄連續發生數十次。
4.對氣候的影響。當水庫建成蓄水后,庫區水體面積增多,水面擴大,下墊面變化,勢必對庫區及及其鄰近地區的氣候產生較大影響。這一問題仍然具有許多困難,國際上長期存在爭論,至今尚未完全得到解決。
5.對居民健康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水利工程建設是能夠對我國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產生一定有利性的影響,但其實它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大量科學研究成果表明,人工湖泊(包括水庫)可能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疫源地之一。比如:在埃及的阿斯旺大壩完工蓄水之前,尼羅河三角洲幾乎是沒有出現過血吸蟲病的,但是當該地區的儲水利用率由6%大幅上升至60%,該地區出現大量的血吸蟲病;而在40 多年前,美國在田納西河地區修建了第一個人工湖,引發了瘧疾在該地區的大規模流行,導致沿海地區的1/3 居民都是因此而患病了。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發展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命脈,其經濟效益研究具有發展隨機性、綜合性、長期性、復雜性等基本特點。可以這么說,發揮大型水利工程的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但形勢是復雜的。要想長期取得更好的水利工程經濟效益,有兩個重要基本點需要準確把握:①工程現代化;②工程可持續性。
從古到今,人類對自然水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利用,從最初的堤壩防洪、山地防洪、農田灌溉等再到近代的水資源環境保護、水資源生態圈的保護和生態恢復,為此,必須樹立現代水利理念,明確水利實際效益。
現代化工程水利建設是需要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充分采用自動化工程管理和工作的方式;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系統信息科學工程理論以及其他系統的科學工程研究方法,以此來對現代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分析解決。與此同時,隨著自動化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機制也會相應變得更加精干、高效。
1.可持續水利發展必須堅持的原則和工作思路。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它集中體現了當代我國新時期治水文化在技術和綜合發展方面的重要進步和巨大發展。它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具體工作思路主要內容有:將水資源的安全再持續合理利用發展作為當前我國國民水利建設工作的一個核心思想,統籌協調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的關系,促進均衡發展,合理節約開發、利用水資源。水利建設中,加強上游河流健康生態維護,進一步優化改善河流周邊自然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共同和諧發展,充分發揮其自然生態保護功能。
2.可持續水利發展必須引入市場機制。水利建設應以除害興利、利民為宗旨。為此,必須通過水利制度體系建設,強化政府宏觀管理與市場調控,加強區域水庫主要水源地和區域水質環境保護,加強水庫區域主要水資源開發利用調度與區域需水綜合管理,引入有效市場機制,建立健全合理的區域水權轉讓制度和行業水價控制體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水利工程的經濟與環境效益發展是需要做到緊密結合的。根據分析我國目前的水利發展形勢狀況,可以得知是需要管理者在高度重視水利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發展水利與國民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高度協調平衡發展;在高度重視有利水資源綜合治理、開發和綜合利用的過程同時,更加重視有利水資源的合理節約、保護、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