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樂樂
(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90)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后,全國各地高校掀起了學習學習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黨的先進理論,了解黨的革命精神的熱潮。但學習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結合實際高校理論學習工作開展的實際,深入分析廣大高校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的存在問題,并嘗試探索了提高學習效果的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對于黨內的基本知識、理想信仰、黨政方針和國家路線政策的宣傳教育,還需要系統地組織大學生們進行集體學習,如培訓班、黨課、召開報告會等。鼓勵高校大學生積極自主學習,讓大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特點與思想現狀,合理地制訂學習計劃,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認真展開自主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加強黨對學生理論教育學習的具體指導,進一步為理清理論知識框架于脈絡,學生自主開展學習創建出良好的條件。
重點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框架、形勢與政策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意識,系統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是主渠道和重要平臺。從大學生身份的特殊性來看,黨組織對學生的教育目標與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是一致的,所以,依托思想政治課程教育來提高、加強學生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意識是可行且有效的,具有進一步深挖的空間與潛力。
聚焦時事,圍繞當前焦點、熱點、針對各類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與特點,組織開展討論式學習。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主集中制中的優勢,堅持開放包容,發揮好理論指導作用,結合實際有的放矢的學習,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獨特要求,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學生在進行理論研究時,要改變傳統的領導做報告、咨詢專家、讀書看報的方式,應進一步解放思想,在關注時政熱點的同時,聚焦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實際,積極開展民主討論式學習,強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生黨支部每個成員根據指定的題目準備,邊學習邊討論。專職思想政治教師或輔導員需全程參與學生支部的民主討論,針所涉及對重大爭議及立場問題,應及時進行解釋,清晰學生認知,避免進入誤區。同時,學生應走出“象牙塔”,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在活動中提升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事物的感受、體驗和實踐。
一是組織形式單一。高校是現在培養高學歷、高技能黨員人才的重要場所,許多大學生都通過了初級黨校、基層政治黨校和公立政黨組織的培訓課程。入黨后,還需要繼續接受政治黨校對預備黨員的教育。據調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國大學生以思想政治課程與黨校培訓作為主要的學習途徑,只有百分之十的大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充分運用互聯網來進行自主思想文化學習。在國內傳統的課堂培訓模式中,大多是導師負責講述,學生做筆記這種“填鴨式”的課堂教學。大多數理論都寫在教材與筆記本中,無法完全理解和掌握。
二是活動參與率低。近年來,高校不斷組織講座和參觀來強化學生黨的理論學習,但走馬觀花地看或聽并不能激發起廣大學生對于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且實際教學效果較差。
近些年,大多數高校都重視黨的理論知識學習,但效果并未達到預期,不少新黨員入黨動力不足,基本理論知識掌握不足,理論水平較差,對基本原則和政策不夠了解,更無法活用理論武器指導生活與學習,直接導致入黨思想、行動落后的現象。
黨的先進性首先是體現在理論的先進性,沒有先進理論指導,大學生黨員是不可能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嚴重影響到基層黨組織發揮好“戰斗堡壘”的作用。大學生沒有認真系統的理論學習,就不能夠全面地了解馬列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及黨的綱領、方針、政策,行動上就會出現偏差。
只有堅持理論研究,用正確的理論武裝頭腦,才能保持大學生黨的理論教育學習有一個更好的效果。
加強與創新對大學生黨的理論教育是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重要內容。教育學習的實效性是學校各級黨組織在推動學生黨建整體工作中發揮重要功能,是構筑學校黨建整體工作機制的主要表現。部分院校已經形成并構建出新型學生黨建工作理念,這就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政治組織保障,有助于加強高校對大學生黨的理論教育和學習效果,推動學生黨員理論教育的統一發展和實施。
為了不斷豐富學習的內容,健全內容體系,提升高校大學生黨的理論教育學習效果,需要專注于以下四個方面的學習和教育:
一是了解黨的理論基本知識。了解中國共產黨,了解黨的理論基本知識,是優秀學生入黨的根本條件和要求,也是學校開展黨的理論教育和學習的首要前提,需要系統地學習黨的性質、宗旨和政策綱領,了解黨的紀律要求,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黨員輔導等作為主要教材,明確黨員權利與義務。
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成果。《黨章》已經進一步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把繼續貫徹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踐行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作為其思想和行動的基本綱領。要更加系統地認識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各種基本原理,特別是重視馬克思主義同中國人民革命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有機地結合而形成的一些新理論成果,即毛澤東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種理論體系。
三是形勢與政策。大學生是未來黨和國家發展與建設的中堅力量,對黨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黨的方針政策要有清醒的認識。需要組織學生積極分子和黨員研究國內外形勢,研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尤其需要提高分析復雜情況的能力,提高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并自覺執行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
四是思想道德修養。大學這一階段正處于成長和進步的重要階段,是塑造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重要關鍵。理論與現實、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學習與工作等各個方面關系的處理都需要大學生認真地思考和實踐,也需要學校與有關部門的教育指導。中國共產黨組織的理論教育將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作為重點和內容之一,引導、塑造廣大大學生成為道德行為楷模、未來建設和諧社會的榜樣,推動社會發展進步。
首先,必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研究的作用與功能。各大院校的思想政治專業課程是國內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文化教育的主流渠道,尤其在馬克思主義、時政文化等教育領域中作用顯著。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挖潛力,不斷優化教育和學習方式,在提高對廣大學生黨員、社會活動者和積極分子素質要求的同時,切實做好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其次,要進一步充分發揮高等院校業余黨校的主陣地作用,注意加強高等院校業余黨校的建設。對于規模較大的普通高等院校最好按照一級院(系)的標準來設置一個部門或專業的業余黨校,做到有方案、有提綱、有課程、有考核,做到對學生培訓與指導的全覆蓋。這一階段教育的目標是深入學習《黨章》,著力強化學生理解、熟悉黨組織基礎知識和對于學生黨組織的認識。
第三,要進一步壓實黨支部常態化理論學習。開展黨內組織生活就是大學生開展理論教育學習的基本方式與保障。要做到充分發揮黨支部作用,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方法,利用現有的資源,搞好理論研究。
第四,要用好互聯網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目前學生大多數資訊來源都是倚靠網絡,在運用到教育和生活中的同時,應理性的注意到搶占網絡陣地的重要性。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線上黨校或建設專業黨群欄目版塊等形式為廣大學生群體提供政治思想理論課程學習內容和學習平臺。
第五,要重視實踐教育途徑。通過社會實踐進行黨的理論研究和教育是比較有效的方法,根據教育方向,組織學生實地感受體驗,通過共情的方式,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以及理論知識的理解。如參觀不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不同的暑期社會實踐班(組),開展“黨員責任崗位”培訓等。
一方面,增強基層黨組織和各院(系)業余黨校的考核,加強了對基層黨組織和各院(系)業余黨校的監督檢查評估,在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的同時,批評措施不力,效果并不理想的單位。
另一方面,加強對大學生黨員考核,除了由各院(系)業余黨校舉辦的各種培訓課程考試,高校也可以每年開展一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考試,全面掌握大學生黨員的學習情況,并將每次評價的結果作為黨內評獎評優條件之一。
要加強對大學生黨的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必須建立一支綜合能力較高、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基層黨務工作團隊。高校要重視基層黨校的師資力量和隊伍建設,自高校擴招以來,學生規模驟增,要求入黨的學生隨之增加,群體人數與規模之大,基層黨組織和各院(系)業余黨校的學習、培訓工作任務也非常繁重。為了達到培養目標,使學生思想政治成熟可靠,具備一名黨員所應具備的,就必須先構筑一支職業化、專兼結合的教師、行政工作團隊。要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校黨務工作梯隊、政治教育工作梯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綜上所述,加強和改進對于大學生黨建理論課程教育工作既十分緊迫又具有重要意義,需要高等院校從其培訓的方式、管理模式及黨群工作之間的聯系等角度出發,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新媒體平臺,充分發揮大學生獨立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同時創新工作形式,拓展方法途徑,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