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嫻婷 傅大梅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6)
工科院校是新形勢下國家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中堅力量。高校組織員肩負黨員發展、黨員管理、黨員教育等重要職責,是高校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加強高校黨建組織員隊伍建設,對于加強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工科院校基層黨建工作遇到了新的問題與考驗,工科院校基層黨組織需要結合實際,以適應新形勢。組織員是各級黨組織負責黨員發展、黨員教育、黨員管理等工作的黨務工作者,是黨組織與群眾深入聯系的紐帶,是各級黨組織負責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是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吸納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高校組織員則是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高等教育招生規模持續擴大,遞交入黨申請書,主動向黨組織靠攏的學生人數也隨之增長,在發展學生黨員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工科院校部分學生存在政治人文素養不高,黨的理論知識薄弱等突出問題,也給工科院校組織員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建設好工科院校的黨建組織員隊伍,對更好地保證黨的全面領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規范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高校黨建育人功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1945年,劉少奇提出組織員一詞以來,組織員隊伍的規模越來越大,組織員制度不斷完善,組織員制度的建立是黨建工作的寶貴經驗,但仍有部分工科院校在建立組織員隊伍時存在諸多問題,阻礙著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發展。
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的通知》等文件均對組織員的配置做出明確的要求,每個院(系)至少需要配備1-2 名專職組織員,以確保黨建工作力量配置。但部分工科院校在組織員隊伍的建設中仍存在配備不達標的情況。如僅有兼職組織員,由輔導員或行政人員兼任,或配備專職組織員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未實現專職專用,仍身兼數職。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本就繁雜瑣碎,一線教學老師忙于教學、科研等工作,再加上院系的黨建工作,往往導致兼職黨建組織員身心俱疲,無法專心從事黨建工作,更無法深入鉆研黨建研究。
黨員發展、黨員教育與黨員管理是黨建組織員的核心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招生人數的擴大,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數量也在逐年攀升,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的人數也在持續增長;此外,工科院校的學生除了基本的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注重科研水平與實踐能力,這往往導致了疏忽對黨的相關理論的學習,與人文類院校相比,部分工科院校學生的政治素養培養方面比較薄弱,對黨的最新理論缺乏及時跟進了解和學習,在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在師生黨員思想動態的及時掌握等方面,組織員也需要花大力氣,黨建組織員配備不達標則一定程度上會對黨建工作產生負面的影響。
習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組織工作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科學,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精神。作為各級黨組織專門負責開展黨建工作的黨務工作者,高校組織員承擔著發展黨員工作、協助組織“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常規工作、協助組織黨內評選表彰工作、黨費收繳與管理工作、黨建材料的整理與歸檔工作等,任務專業且重要,因此需要具備理想信念堅定、業務知識精湛、溝通協調組織、規范語言文字使用、創新活動策劃等多種素質。
但部分工科院校存在重視學科發展,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選聘組織員時更看重工作執行力,忽視了本身思想政治素養以及黨建理論水平的高低,對組織員,學校也沒有系統的完善的培訓教育機制,多為校內培訓,形式單一。對組織員進行定期的專題學習、座談研討、校外交流等培訓,有利于促進組織員黨建業務水平的提升,若此塊培訓內容欠缺,加之本身無相應的專業背景,則實為強人所難,短期內業務水平無法得到顯著提升,繁瑣的工作進展得慢會加大組織員的工作壓力,同時也容易產生膩煩心理,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開展。
部分工科院校輕思想教育重視學科教育,隨之帶來的是重視一線教學教師,學生管理、教學管理等行政人員則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同樣,目前許多工科院校對組織員沒有明確的考評辦法與獎懲機制。組織員隊伍沒有專門的考核機制,無法客觀量化地評判組織員的工作質量,也沒有形成單獨的晉升體系,組織員難以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榮譽感,進而產生懈怠、厭倦等情感,對組織員隊伍的激勵、晉升渠道的暢通則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新形勢下工科院校黨建組織員隊伍面臨更大的壓力也面臨著更多的考驗,不斷提升組織員工作水平與工作能力,優化黨建組織員隊伍建設,對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意義重大。
高校黨委應根據中共中央組織員配備要求,結合學校實際配全專職組織員隊伍,專職專用,也可根據黨員發展數量等實際情況增設兼職組織員崗位,協助組織員開展相關工作,讓組織員同志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之中。并在選拔時明確選拔任用標準,明確其思想品德、專業知識、業務能力。
思想品德方面,高校組織員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者,必須政治過硬、作風優良,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做好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其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堅定、熱愛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專業知識方面,高校組織員作為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組織者,需要有較為豐富的黨建工作知識,能夠獨立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黨建工作任務。要熟悉掌握黨的知識理論,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先進的黨的理論知識,此外,作為組織員需要組織開展培訓、講授黨課等,則還需要熟知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業務能力方面,高校組織員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者,需要做好黨建相關工作的上傳下達、黨建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活動新聞稿撰寫則需要具備良好的語文文字應用能力,要定期與師生談心談話,培養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則需要有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要協助領導干部開展專題調研,服務師生,相應地需要有發現問題、調查鉆研的能力,要定期開展黨日活動,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則需要有組織策劃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
明確組織員的工作職責,有利于高校基層組織員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推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順利開展。一是做好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對師生黨員的思想、工作、學習情況等情況進行深入了解,負責組織黨員政治理論學習、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員教育培訓、黨費收繳與管理、做好黨內評優評先等工作;二是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嚴格執行上級黨員發展計劃,嚴格落實發展黨員程序,協助各黨支部加強對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做好黨校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培訓,嚴格審查發展對象,做好接收、轉正等審查工作。三是做好日常黨務工作。協助做好各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協助黨組織書記做好換屆、整頓工作,協助起草黨組織文件,如計劃、總結、報告、決議、通知等,負責黨建材料保管、歸檔工作,做好黨建課題研究工作,做好黨內統計及報送等工作。
加強組織員隊伍的教育培訓,是提升組織員黨建業務工作水平與能力的有效途徑。學校應根據自身實際,做好組織員培訓工作。崗前培訓圍繞組織員工作職責、組織員專業能力要求、工作路徑等方面開展,幫助新進組織員了解工作內容,明確發展目標。業務培訓應圍繞黨的先進理論知識、教育管理、科研能力等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開展。可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培訓,舉辦座談會、沙龍、外出交流等活動,邀請黨務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黨員到校開展講座,組織各學院組織員相互交流,選拔工作優秀的組織員赴其他高校、合作單位掛職鍛煉,增強學院間、學校間、校企間的溝通交流,互相進步。
建立高效、合理的考評、激勵機制,有利于激發組織員工作動力與熱情,進而提升組織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一要制定有效、可操作的考評制度。學校、學院兩級黨組織應高度重視組織員的考核考評工作,注重考核組織員的思想品德水平、業務能力高低、師德師風情況、是否廉潔自律等方面,多方走訪調研,了解學校、學院實際,聽取在崗組織員的建議、意見,綜合反饋情況,制定具體的、量化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標,并在施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不斷完善。在崗前培訓中,對考核指標加以解讀,方便組織員明確方向,規范工作。二要合理設置獎懲機制,并與年底績效發放、評優評先掛鉤。對考核結果優秀的組織員要及時給予表彰等獎勵,對于考核結果不理想的同志及時約談提醒,進行批評教育。三要暢通組織員晉升渠道,解決組織員事業發展后顧之憂。組織員兼有管理、專業技術雙重身份,可實行雙線晉升的發展路徑,按照黨建組織員日常工作表現、工作實際成效、任制年限、群眾滿意度等方面綜合考慮劃分崗位等級,讓組織員有明確的發展方向,以激發其主觀能動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工科院校應充分認識到組織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盡快改變重學科發展,輕思想教育的觀念,配齊配全專職組織員隊伍,完善培訓體、建立健全考評獎懲機制,為組織員隊伍開展黨建工作提供堅強保障。黨建組織員需要對自身的職責有清晰的定位,按照要求與職責,查找存在的不足,主動學習,對標找差,不斷整改,提升工作能力與黨建業務水平,做好黨與基層黨組織聯系的紐帶,以適應高校事業發展新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