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娜
(紅河州紅河縣文化館,云南 紅河 654499)
當前城市群眾以社區的形式生活,社區中生活的群眾在生活奔波之余,希望得到精神的寄托,他們有著較多的精神需求。為了滿足群眾的需求,當地文化單位要以社區為一個單位,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這項工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社區,是當前城市的基層組織,社區中的居民常常在一個區域中生活,他們常常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常常一起共度休閑的時光等。如果文化單位以社區為單位,開展文化建設,便能高效的推動城市文化建設。
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和學習壓力,使人們的精力壓力變大,在這一環境下,人們希望社區提供休閑的場所,并且滿足他們的精神方面的需求。當前,紅河縣的部分小區僅僅只提供了運動場所,和簡單的休閑場所,通常人們在這些休息的場所打牌或跳廣場舞,此時,人們的精神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人們需要社區為他們提供更多文化產品。而文化單位要以為他們提供這些文化產品。比如很多老人喜歡飲茶,有些年輕人喜歡喝咖啡,文化單位可以在社區開展與生活有關的文化介紹,滿足人們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當前,有一些社區的居民懷念過去的歲月,他們懷念自己過去在村里、大院里生活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相互認識,當村里或大院里有人遇到困難時,大家都會互相幫助。那時,人和人之間經常聚在一起聊天或休閑,人和人之間交流互動的時光是他們難忘的時光。而當前,人們認為雖然居民都住在高樓、住宅中,卻往往互不相識。人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自己樓上樓下住著什么人。在社區中,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極少,更難互相幫助。社區之中,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夠交流互動,遇到問題時,就易出現凝聚力。比如當疫情出現以后,如果人與人之間交互熟悉,那么人們便會自發的守望相助。文化單位以社區為單位開展文化建設時,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促進群眾交流。
一個城市,如果要向前發展,不僅要推動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推動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協調發展,城市建設才能持續進行。城市建設可以從社區建設中呈現。社區的物質文明呈現在硬件社區上,而社區的精神文明則呈現在小區居民的精神面貌上。比如小區的居民的文化水平、道德品質等。那么,如果能夠提高每一個小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就能夠提高整個城市的精神文化建設。從開展社區文化著手,就能夠提高社區居民的精神文明建社。為了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單位需要在開展開展社區文化建設,力爭讓每個小區都能夠成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品牌。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職業以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參與的主體是群眾,它的活動形式以娛樂為主,它可以以團隊組織的方式來呈現。文化單位應用開展群眾文化的工作,可以推動社區文化的建設。
文化單位在開展群眾文化時,需要強調群眾文化的主體作用。它包含讓群眾主體參與文化活動中、交流文化主題、宣傳文化主題。在新時期,部分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十分單調。很多老年的群眾文化生活僅僅只是跳廣場舞,或者打牌;年青人的文化活動往往只是玩手機。缺乏文化活動,讓現代人的精神變得空虛。并非群眾洋需要文化生活,而是在于生活節奏加快以后,人們很少能夠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他們想要開展什么文化生活。文化單位就要挖掘群眾的需要,為不同的群體發現不同的文化生活。比如當前很多中老年家庭主婦喜歡跳舞,此時文化單位可以針對群眾的需求在社區開展各種主題活動。紅河縣的文化單位曾在社區開辦介紹廣場舞文化的活動,還曾經社區內組織團體跳廣場舞比賽,這些活動受到了群眾的歡迎。很多群眾表示,會在工作之余應用跳廣場舞健身。
人們在生活中,需要與他人交流,而當前的社會,人們在工作以外很少與他人交流。這既與當前的社會人與人缺乏信任有關,也與人與人之間缺乏交流的關聯有關。文化單位可以從開展群眾文化建設著手,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群眾組織在一起,為了他們創造交流的機會。當群眾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以后,他們便會發現,他們之間有著溝通交流的橋梁,在溝通和交流中,群眾會得到精神的滿足。近年來,紅河縣在社區建立“樂作舞傳承中心”“哈尼族民歌傳唱會”等傳承活動中心,多次開展文化進社區活動,通過文化惠民演出、非遺知識普及、社區群文輔導等方式,不斷擴大群眾文化的有效供給,提升群眾的文化認同感,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的優勢,使群眾文化在社區文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開展群眾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當前,社會存在一些問題,與群眾的文化水平不高有關。文化單位需要提高群眾文化水平,讓群眾的精神能夠得到熏陶。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比如以文化單位在社區建立書法文化中心為例。很多老年人在文化中心中抄古文、練書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老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很多老年人認為,與其在生活中與人爭閑氣,不如到書法文化中心練習毛筆字。練習毛筆字,有鍛煉身體,又能讓自己的心變得沉靜。當氣沉下來、心靜下來以后,慢慢地就不愿意再和人爭執、吵架。
文化單位要以開展群眾文化為中心,來推動社區文化建設,以此推動城市文化建設。在社區開展文化建設時,文化單位需要抓住以下的建設關鍵,抓住關鍵開展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化單位在開展文化建設時,需要先從大數據中挖掘,群眾需要開展哪些文化建設,然后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某一個社區需要開展哪些文化建設。因為文化單位的人力、物力資源有限,只能抓住群眾的主要需求開展建設。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文化建設需求,文化單位需要了解他們的需求,然后根據他們的主要需求來制訂文化活動開展的主題。
在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時,文化單位要盡可能的應用社區提供的設施,以便讓文化建設能夠長期地進行。比如文化單位之所以會在社區建立“樂作舞傳承中心”,是因為“樂作舞”作為紅河縣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縣委、縣政府及文化體部門高度重視“樂作舞”的傳承保護工作,不僅把“樂作舞”作為縣舞在全縣進行普及推廣,且每年都要舉行萬人樂作舞表演,定期在全縣舉辦“樂作舞”比賽,掀起“樂作舞”普及傳承高潮,在傳承和保護樂作舞的同時,也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
在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時,文化單位需要介助一些社會的力量,讓社會把文化資源投入進來。比如文化單位在開展廣場舞大賽時,邀請銷售音響的企業參加。企業可以為活動提供各專業的音響設備,社區居民在應用了商家免費提供的設備以后,能夠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而企業也可以通過文化活動,讓人們了解自己企業生產的音響設備,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在社區開展群眾活動時,文化單位需要讓群眾自發地組織活動群體,自制群體標志、自發做好文化推廣活動。同時文化單位可以為他們提供各種呈現文化作品的平臺,讓社區居民有著更多呈現文化作品的機會。應用這樣的組織優化方法,既能落實群眾的主體性,又能提高群眾的活動參與興趣。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位,如果能夠推動社區文化開展,就能推動城市文化建設。而群眾文化是社區文化的核心。文化單位可以從開展社區的群眾文化著手,來開展社區文化建設。開展了社區文化建設,能夠讓城市文化建設水平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