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烏魯木齊廣播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媒體行業逐漸進入到了發展轉型時期。對全部媒體工作人員而言,這面對著比較大的挑戰和機遇。行業形勢的改變需要人們不斷地提高編輯記者素質水平。只有如此,才可以全面貼近廣大人民群眾需求來對新聞進行播報,進而給廣大人民群眾準確社會輿論導向,促進和諧社會的不斷發展[1]。
在當前全媒體環境下,主要應用了網絡技術、移動端技術來對信息傳播。通過小視頻、直播等手段,能夠讓跨媒介信息變成新聞報道主流的發展趨勢。另外,因為在網絡內信息數據存儲量越來越大,通過網絡檢索界面就能夠更好地完成聲音、圖片的獲取,并且利用網絡直播手段,還能夠完成在圖文音視頻一體化信息傳播[2]。傳統新聞傳播主要是利用音頻和視頻的方法,目前來分析,這含有比較大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在當前全媒體時代下,廣播編輯記者能夠利用移動終端來完成對新聞報道現場的直播,利用圖文直播、音視頻直播來更新新聞內容。最近幾年時間里,我國廣播電視臺利用移動通訊直播、小視頻的手段,讓節目信息更加的快捷和及時,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3]。
在傳統的全媒體時代下,新聞信息生產主要是通過廣播電視記者、編輯,然而在全媒體時代下,越來越多的私人媒體機構和業余愛好者加入到新聞傳播的過程當中,廣播電視的記者和編輯的主體地位受到了嚴重沖擊。總結當前的信息傳播主體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專業的傳統的新聞制播機構,它們絕大部分都是官方媒體;二是民營媒體公司,好比騰訊視頻和優酷視頻,它們都是以視頻傳播為主。而像斗魚和虎牙平臺,它們就是以傳播游戲為主,還有像喜馬拉雅、荔枝電臺一些,他們就是以傳播聲音為主;三是近幾年火爆的短視頻平臺,他們大多也是私人企業,以抖音和快手為代表。這些短視頻平臺一開始都是依靠廣大網民發布生活信息,后逐漸轉變為信息傳播當中的主體[4]。
隨著媒體技術、數字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融合,各種數字化的移動終端已經成為傳播新聞內容的主要載體。多媒體互動雜志、數字報紙以及網絡電視都可以通過手機、電腦來觀看,受眾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各類資訊。在新聞融合的角度上來講,全媒體的時代到來打破了傳統廣播媒體線性傳播方式的限制,實現了媒介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新聞業務流程的總體效率,對廣播媒體行業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從辯證角度思考,全媒體并不是放棄傳統媒體的優勢,而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交融。全媒體的本質是運用不同媒體手段構建立體化的報道平臺的一種業務運作模式,在新聞前端生產、渠道傳播、終端消費上進行結構型流程重組。總體上看,全媒體不再是單落點、單形態、單平臺,而是在多平臺上進行多落點、多形態的傳播。信息不再單純地按介質劃分,而是突破邊界,重組報紙、廣播、電視與網絡報道特點,側重于內容創新[5]。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已對新聞行業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一名全媒體記者是新聞從業者追求的目標,但能全面且熟練地使用文字、圖片、視頻并勝任出鏡主持角色的媒體人并不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在實踐中,大多數新聞記者以自身的專長為主,將自身獲取的新聞素材根據全媒體傳播的要素特點進行某種轉換,從而實現新聞信息在全媒體傳播平臺的拓展。
廣播編輯記者的工作要點,就是在收集或整理有關資料之后,進行深度的探究分析并加工處理,保證不改變原創作者的意愿,并強化信息內容的利用價值,這樣原有的信息就會更加的豐富完善。在全媒體時代下,信息內容的傳播途徑不斷擴展,多家私營的媒體企業或平臺建立,這樣以往的資源獨占的情況就不會繼續勛在[6]。在此期間廣播編輯記者需要將新聞報道的獨特性體現,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經過深度的探究與分析,體現新聞信息的基本價值。首先就是要將新聞稿件的客觀事實反應效果加強,利用獨特的角度進行深入調查或分析,將各種信息資源整合利用。廣播編輯記者需要將全媒體時代特征明晰,積極主動的拓展編輯創作思路,廣泛閱讀資料開展行為內容的編輯與宣傳。現階段諸多電視媒體都進行了節目編輯策劃工作,所以依靠網絡技術組織選題或會議,經過采訪、編輯、分析整理,將新聞內容的落腳點與側重點明晰,在開展策劃會議期間,將有關新聞報道的選題做好,要求新聞工作者每天有質量的新聞選題,并將個人的工作狀況納入到編輯考核體系之中。這樣經過結合眾人才智的選題規劃之中,就不會單單的圍繞周圍生活實際進行編輯或發布[7]。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發展帶來了較大沖擊。在新時期背景下,作為傳統媒體的重要代表,廣播電視臺發展受限,無法滿足時代需求。編輯記者是影響廣播電視臺節目質量的重要因素,編輯記者工作存在諸多問題,工作思維僵化,思想過于保守,缺乏創新,導致受眾嚴重流失。同時編輯記者工作機制落后,在節目編輯過程中,過于強調原則性與嚴肅性,不符合受眾需求。同時還存在節目內容空泛以及播報方式單一等問題,并未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導致廣播電視臺的影響力在逐漸下降。為提升廣播電視臺的影響力,促進發展,則需要從根本上提升編輯記者創新能力。在培養編輯記者創新能力的同時,還需要保證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如政治素養、文化素養以及專業技能。廣播電視臺需要明確,為改善現狀,只有采取具體措施提升編輯記者的創新能力,才能夠實現廣播電視臺的長遠發展。通過提升編輯記者的綜合素質,引導其樹立正確職業觀念,同時編輯記者還需要不斷學習,完善知識儲備,掌握新媒體技術,將新媒體技術運用在節目編輯中,提升節目質量,實現創新能力培養[8]。
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臺的發展面臨一定沖擊與挑戰,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廣播電視臺應當重視編輯記者的重要性,培養其創新能力,才能夠在新媒體時代下獲得競爭優勢,實現發展。編輯記者也需要樹立正確職業觀念,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從多方面出發,實現創新能力提升,帶動廣播電視的高速發展。
全媒體時代,廣播編輯記者也需要進一步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不斷革新工作技巧、通過學習來擴充知識面。基層廣播編輯應在正視全媒體時代特點的前提下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改革,進而以提高節目整體質量為起點贏得觀眾的支持與認可。本文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改革措施,希望對進一步推進相關工作的落實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