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羽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對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英美文學是一門主要學科,其教育目的是為了拓展英語教學的內容,延伸學生的知識面,擴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眼界,給學生提供一個更方便學習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明的平臺,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英美文學課程的實施情況并不樂觀。但是隨著英語專業教學目標的不斷拔高,對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從熟練掌握英語擴充到掌握基本英語知識與技能、科學學習方式、情感態度、優質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等。以往的英語專業教學培養的人才開始無法完全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和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培養要求。鑒于英美文學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這種需求,教師應重視英美文學教學的開展,充分認識到英美文學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的作用,深刻體會到英美文學的教育價值,并以此提高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很多人認為學習英語是了解并掌握英語語言的過程,這種看法是正確的,但也是片面的。要知道,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文化的延伸體,語言承載文化但也依據于文化,不了解文化的語言學習只是淺嘗輒止。因此,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習語言對應的文化,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學習一門語言。作為學生學習文化的重要渠道,文學作品運用語言記錄反映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時期的特定的文化精髓,是語言文化的集中體現。從中汲取不同文化也是英美文化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隨著全球化和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攀升,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社會發展始終處于轉型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持續被提高[1]。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互聯網使學生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部分學生癡迷于影視作品,將網絡改編小說視為杰作,導致無數的經典文化備受冷落,無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更別提發揮其文化育人作用了。在這種情況下,英美文學課程近乎成為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和了解英美文學的唯一渠道,也成了高校英語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學習英美文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原有知識儲備延伸、拓展英語知識結構,更加深入地學習西方文化,在提升自身英語素養的同時,加強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美文學中蘊含著大量的英美文化,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將學生對英美文學的接受程度作為衡量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標準之一。在日益國際化的發展形勢當中,英語已然成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在我國教育、科技、經濟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普及,并成為每個階段教育教學的主要學科之一。英美文學中所包含的主流文學體現了英美文化中的主流價值觀念,能夠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學生進行英美文學學習的過程等同于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行為,對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學生英語水平與英語素養的重要表現,在高校英語相關專業中開展英美文學課程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接觸并深入學習英美文化,有利于學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發展。
比起英美文化,當代大學生明顯更習慣“歐美文化”這個說法,這體現了學生對于文化關注的時效性與階段性。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都有看過幾部英美文學作品的經歷。事實證明,反映西方文化與思維邏輯的文學作品更容易影響學生,調查顯示,對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影響較重的文學作品主要是《老人與海》《簡愛》《戰爭與和平》《傲慢與偏見》等具有較高代表性的文學著作,這不僅意味著大學生對于英美文學的認知仍處于一個入門階段,還體現出學生對于“歐美文化”“英美文化”的概念理解不清,無法將英國文學與美國文學做一個良好的區分,對相關的文學作品了解不多,也不能很好地分清文學作品的出處、作者國籍、創作年代等等。種種因素顯示,英美文學對于大學生以及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影響較弱。當今社會處于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高速期,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相互交融、滲透,隨著時間的演變,我國與西方國家深入交流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文化交流的方式也越來越便利,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學培養的需求日益緊迫,相關教師應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實現英美文學教學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學生的語言學習與實際生活,為學生引進各種領域、各種種類的英美文學作品,使學生對西方文化形成清晰而透徹的認知。
輸出英美文化是英美文學教學的核心目標。盡管大多數英語相關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多年英語后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但是由于從小生活在漢語語言環境中,漢語思維過重,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漢語化英語”的尷尬,這也是缺少英語語言環境的弊端。而英美文學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英美語言結構、文化教學形成鮮明的文化認知,有利于學生明確英美文化與母語文化的區別,強化學生對英語的認知,進一步深化學生的英語知識理論與知識結構,從而形成真正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學生的英語水平。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的教育教學也在不斷改革,以往的教學教材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現在的教學需要,而英美文學龐大的覆蓋面與信息量也是紙質教材無法全面展現的。因此,應深入拓展英語教學資源,充分發揮網絡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不斷豐富英美文學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教師還可借助網絡資源提高教材內容的精練性與針對性,將教學重點放在英美文學的作品介紹、背景介紹、文學流派、文學影響、文藝理論、文學評論等方面,為學生學習英美文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是任何工具都無法取代的。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的講解、對學生的指導,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英美文學教學中,教師應主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并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健全學生的人格。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應銜接課上課下,利用學習任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
總而言之,英美文學教學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強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高校英語相關專業教師應重視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開展,科學應對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英美文學的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實現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為社會、國家提供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