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婷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北厙幼兒園,江蘇 蘇州 215000)
空間思維能力是指識別物體的形狀、位置、空間關系,理解和記住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后通過想象與視覺化,來形成新的視覺關系的能力。在幼兒園里,建構游戲作為基本游戲活動之一,因其可操作性、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能有效促進幼兒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建構游戲中,為達到空間思維能力發展,要求教師要在認清建構游戲本質的基礎上把握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動作發展特點。因此,我通過觀察大班幼兒主題建構游戲中的搭建情況,對大班幼兒建構游戲的空間思維能力發展現狀以及教師干預游戲的相關策略進行分析探討,提出“四優”策略,以期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為幼教工作者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1.建構情況
(1)總體結構特點:大班幼兒的建構過程中,幼兒基本能完成圍欄建構并且會出現較為復雜的多重圍欄,圍合形狀大多由規則圖形(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和部分不規則圖形組成。部分幼兒的建構中還會出現對稱、立體等內容更為豐富的搭建。
(2)建構技能特點:大班幼兒基本都有圍合的建構行為,很多幼兒會選用積木進行架空搭建圍欄的門和窗,部分幼兒會搭建多層圍欄或高層立體圍欄。
2.空間能力分析
由日常觀察可見,在圍欄主題搭建中,大班幼兒的空間能力集中表現在幾何、空間方位關系、位置,常能有計劃地搭建圍欄,用長方形、三角形等常見幾何圖形搭建圍欄形狀,注重長度對稱,偶爾自發搭建不規則圖形。
1.建構情況
(1)總體結構特點:大班幼兒的建構過程中,幼兒基本能成功搭建體積較大、外部形態多樣、較復雜的高樓。在建構過程中,幼兒常常會注意高樓的對稱、整齊情況,對高樓屋頂進行多種裝飾,部分幼兒還會出現架空結構。
(2)建構技能特點:大班幼兒基本已熟練掌握壘高技能,在搭建高樓時業時常運用對稱、平鋪的方式設計高樓結構,裝飾高樓形狀,部分幼兒在搭建時也掌握了架空技能。
2.空間能力分析
由日常觀察可見,在高樓主題搭建中,大班幼兒的空間能力集中表現在對稱、立體建構,常能運用各種技能創造性地搭建高樓。
1.建構情況
(1)總體結構特點:大班幼兒的建構過程中,幼兒大多能完成由高到低的斜坡建構,完成的建構內容多為——滑滑梯、橋等,部分幼兒還會在斜坡不遠處設置一塊擋板防止物品滾落太遠。
(2)建構技能特點:大班幼兒基本已熟練掌握壘高技能,在搭建高樓時業時常運用對稱、平鋪的方式設計高樓結構,裝飾高樓形狀,部分幼兒在搭建時也掌握了架空技能。
2.空間能力分析
由日常觀察可見,在高樓主題搭建中,大班幼兒的空間能力集中表現在對稱、立體建構,常能運用各種技能創造性地搭建高樓。
由日常觀察可見,大班幼兒搭建幾何圖形時缺乏完整的形狀認知,教師可通過多種方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如讓幼兒擺弄積木的同時,嘗試說出積木形狀之間的相似與不同,加深幼兒圖形認知;在幼兒完成較大的形狀搭建時,教師拍攝整體搭建形狀的圖片供幼兒共同探討,反思不足之處;鼓勵幼兒參照圖片搭建,進行平面圖與實際搭建的操作嘗試,鍛煉幼兒的空間思維轉換能力。
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搭建所用積木大都為固定圖形類,積木的大小、長短等都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這會對幼兒的圖形認知、空間方位等能力發展產生間接影響。因此,在進行投放時要考慮到建構材料的多樣性、層次性,并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或更換。另外,教師也可以適當增添輔助材料,通過調整輔助材料的數量、種類等激發幼兒的建構行為。
幼兒可以在建構游戲中學會分享,發展建構技能和利他行為,這是讓幼兒學習與他人共事、發展自身能力、培養專注力與體驗分工合作的絕佳情境,幼兒可以在游戲中通過同伴補足自身不足之處。同時,教師也需要了解并分析每位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長處與不足,通過介入與指導,有目的地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帶動能力較弱幼兒的發展。
建構游戲開展前,教師需要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投放符合幼兒發展水平的材料、保證充足的游戲時間和空間,充分支持幼兒游戲,開展有質量的建構游戲活動。建構游戲進行時,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嘗試了解并分析孩子的想法,及時并有效介入,參與解決疑難和推動深入發展,提供適時和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在建構游戲結束時,教師需鼓勵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通過針對性的開放問答,與幼兒共同探討建構中出現的空間思維認知知識和技能,有效發展幼兒能力。
在三種主題建構游戲中,結合幼兒本身、物質材料、同伴交往、教師能力四方面情況采取“四優”策略,聯系本班幼兒活動情況大致為以下幾種:
1.提示幼兒搭建規則圖形時注意對稱
大班幼兒在建構過程中時常搭建規則圖形形狀的圍欄,但經常會出現對邊不對稱的情況,教師會讓幼兒先確認搭建作品的整體形狀,再對其對稱情況進行追問強調,提高幼兒的規則幾何圖形掌握水平。
2.啟發幼兒比較不同形狀積木的單位長度
在搭建多層圍欄時,幼兒們會因圍欄的長度變小更換所使用的積木,教師會指導幼兒與同伴共同深入探究更換積木的原因,比較在相同的距離里不同形狀的積木單位長度差異,進一步鞏固形狀認知。
1.提醒幼兒運用測量手段比較樓層高矮
在高樓的搭建中,利用建構材料搭建垂直的空間高度,為幼兒營造了比較高度的學習環境,幼兒借此練習運用測量手段比較樓層高矮,熟悉各種測量工具,掌握測量方法,增強了幼兒對空間度量關系的掌握。
2.關注幼兒搭建的穩固性和結構性
高樓搭建時常出現倒塌的情況,教師抓住契機讓幼兒探索原因,從而關注搭建的結構與樓層的穩固息息相關,讓幼兒從倒塌原因里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穩固搭建奠定基礎。
1.引導幼兒探索支撐物的高度與斜坡坡度
大班幼兒使用不同高度的支撐物搭建斜坡,斜坡有平有緩,同時幼兒也喜歡將物品從斜坡滾落,教師借此讓幼兒探究坡度與滾落物速度的關系,理解斜坡支撐物越高,坡度越陡,從而在搭建中學會調整支撐物高度來成功搭建適宜的斜坡。
2.探究支撐物的形狀與斜坡穩定性的關系
在搭建過程中幼兒與同伴嘗試了各種物品來作為支撐物搭建斜坡,有成功也有失敗,教師利用機會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比較不同形狀的支撐物對斜坡穩定的影響,從而在之后的搭建中為斜坡選擇更為適宜的支撐物。
經實踐,班內幼兒的建構游戲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主要為以下四方面:
1.幼兒搭建規則幾何圖形水平獲得發展
2.幼兒建構的穩固性和結構性得到提高
3.幼兒之間的合作搭建行為發生較多
4.幼兒建構內容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得到提升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他們的知識、技能、情感在與各種經驗的互動中獲得發展。大班主題建構游戲通過明確的游戲主題,讓幼兒在開放的、自由的游戲環境中愉悅地發展,“四優”策略的實施更是能在主題建構游戲中有效發展大班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幫助幼兒達到預期的成長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