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杰
(安徽 合肥 230000)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不斷改革和創新的重要發展時期,市場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對于建筑行業而言,需要在實踐中實現有針對性的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實現其自身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尤其是目前城市化進程推進速度不斷加快,對于整個項目建設而言,要加強對造價全過程的管理跟蹤審計,這樣才能夠為整個施工現場的正常穩定運行提供保證。現階段由于在建筑工程項目建設中造價問題相對比較嚴重,促使人們對建筑行業的全過程造價管理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解決對策,保證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的全面有序開展,以此來實現其自身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
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在對工程項目降低成本上占有重要的意義,企業能夠通過工程總價的審計而獲得一定經濟收益,使得企業繼續良性發展并持續發展下去。傳統的工程造價審計大多采用靜態的管理模式,這大大制約了工程項目的進展,靜態管理模式無法及時對工程管理總價干預,不能夠積極面對工程的動態變化,時常處于被動的局面,這樣對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不利。現在許多建筑工程企業已經放棄了靜態工程造價管理的模式,改為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模式,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工程企業的施工成本,也使得工程的各個項目能夠順利地開展,從而避開了靜態管理的各種對工程總價不利的影響,在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中要對以下三點作更進一步的審計并加以注意,首先是在設計方面,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才能有經濟性,在設計環節的審計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總資金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施工環節,施工環節涉及物資、機械設備還有人工,最后就是驗收了,這三個環節就是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最主要重點關注的方面,只有通過這種全過程跟蹤的審計方法才能在建筑企業降低成本上有所突破。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敗的現象發生,避免了工程施工過程當中資金流向不明,資金支出不具體不細化的現象。
工程項目施工前,引入造價跟蹤審計,可加強對項目招投標階段造價費用的控制,實現對工程項目招投標文件編訂的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招投標文件中的不完善之處,并返回建筑單位進行糾正和修改,進而保證招投標文件編訂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工程項目在后續階段實施的可行性。施工前的造價跟蹤審計工作,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加強對招投標程序結構的審查,嚴格審核工程項目的各項條款是否合規化,保證合同內容與招投標文件內容的一致性;同時,相關人員要加強對審計項目資金的審查,確認項目資金的來源,加強對項目資金風險的預見和管控,進而推進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高質量開展,保證施工作業活動有序化進行。施工前的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是建筑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環節。
施工階段的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實現對施工中各個環節的把控和管理。相關人員,要把握造價跟蹤管理在施工階段的應用要點,加強對建設單位施工合同內容以及各條款進行審核,通過資料收集和數據分析,掌握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分包、轉包具體情況,發揮造價跟蹤審計職能;同時,在施工階段,工作人員要加強審查施工現場簽證執行情況,按照現場簽證審查流程開展造價跟蹤審計工作,以期實現對施工單位經濟成本的把控,保證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此外,相關人員要加強對施工單位應用的施工機械設備性能和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審查,避免因施工材料和機械設備問題,延誤工期,影響工程建設品質。
竣工階段,造價跟蹤審計相關工作人員,按照建筑工程建設質量控制標準、竣工質量驗收標準等各項標準條例,對已完工工程進行全面的質量審查,加強對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保證審計結構的真實性和透明性,根據工程項目實際工程量開展跟蹤審計工作,加強對隱蔽性工程的檢驗,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公平性,若發現設計變更內容出現虛假問題,必須嚴肅處理,保證建筑工程造價整體水平。
與目前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傳統造價審計工作在具體展開中,主要是圍繞竣工結算來展開審計。工作的重點是工程造價,審計之后現實施工超出了原本的預算,但是由于項目建設工作已經完成,所以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勢必會導致企業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在審計工作的積極展開中,主要問題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嚴重高估,對費用標準進行套取時,并沒有從中的得到非法利潤,這種違法現象相對比較嚴重。其次將已經計算在綜合單價當中的項目另外進行計算,無法實現良性的循環發展。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中,需要有專門機構對審計工作進行全面有序開展,保證整個過程中涉及的一系列信息數據能夠實現有效的收集和利用。但是與目前實際情況進行結合,大多數情況下,施工項目并沒有設置專業部門,所以無法對施工信息進行準確有效地掌握,無形當中導致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受到嚴重阻礙影響。
大多數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時,會選擇專業的審計企業對整個項目的跟蹤審計業務進行操作。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施工部門將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施工環節,而且能夠為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打下良好基礎。但是與目前實際情況進行結合,發現審計企業自身存在感相對比較低,其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在新階段的建設工程項目施工中,其他企業或者單位無法加入這個項目的建設中,難免會涉及一系列的商業機密等內容,避免出現意外出現。企業并不會對其進行跟蹤審計,對于審計企業而言,其自身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從中獲取到更多的利益,如果減少跟蹤審計并不會對自身利益產生影響,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遵從業主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逐漸朝著形式化的趨勢發展,其自身的作用和價值很難得到有效。
無論是任何環節的工作在具體展開中,需要有標準化的流程和體制作為基礎。由于建筑工程全過程造價跟蹤審計體制正處于發展階段,缺少實際經驗作為支持,因此要在實踐中對該體制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這樣才能夠將該制度落到實處,為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保證。除此之外,合同管理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環節,要保證合同內容在編制時的科學性、合理性,這樣有利于為造價全過程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意見、信息作為支持。嚴格按照合同中的內容,將各自的責任、義務落到實處,承擔起各自的責任,這樣才能夠保證建筑工程造價全過程審計效果。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而言,對其展開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針對審計施工的隱蔽過程以及進度和現場變更簽證等各環節問題進行仔細分析,及時發現隱藏在其中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首先要對進場材料價格進行確定,嚴格按照現有的合同條款以及標準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區分。條件允許情況下還可以直接向市場詢價,這樣能夠盡可能避免市場不穩定因素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其次,除了進場價格之外,需要對項目自身的隱蔽工程量進行確定,由于在項目建設中很容易涉及隱蔽工程。因此要對隱蔽工程量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確定,同時對整個項目最終結算審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進行準確合理的估算。對于審計單位而言,針對整個建筑工程項目展開全過程跟蹤審計時,要保證設計變更以及現場簽證工作的有效檢查,保證相關手續的合法、合理,滿足施工合同中提出的一系列標準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各環節工作的有序開展。
在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中,跟其他的審計工有非常大的區別,這主要取決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要求,項目的復雜化,以及資金流向渠道過多,工程造價的審計不單單是電腦前的數據,還應該深入施工現場,才能獲得數據的準確性,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還需要引進外部的監管單位對審計人員進行監督,這樣不僅能防止審計人員的素質問題引發的工作失誤,還會使審計的質量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這樣也能調動審計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培訓審計人員時,要對審計的體系進行系統地學習,使得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人員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從而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完成。然而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人員當中,出現了許多素質低下,專業能力不強的工作人員,這些人無法勝任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工作,為了加強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的公正性,對這些人至少要采取三種措施,一是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在專業技能上進行更加規范化的培訓,從而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第二要使這些人員有一個積極的態度,這就要引進一定的獎懲制度,一旦有了獎懲制度,就會杜絕許多惰性工作的現象,提高了這部分審計人員的工作熱情,從而使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能夠得以提升。第三個就是績效考核,這個是每個企業都用到的最基本的考核機制,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同樣也不例外,只有引進績效考核標準,才能使跟蹤審計人員發揮出最大的優勢,使得對工程造價有了一個更加明確又有效的控制。
綜上所述,基于建設項目審計真實性需要,建筑企業在工程造價中積極運用全過程跟蹤審計,加強對腐敗行為和貪污項目資金情況的遏制。在實際開展造價跟蹤審計工作過程中,建筑企業制定了造價全過程跟蹤審計機制,加強對項目建設整個生命周期成本費用的把控,在審計機制建立的基礎上,加強責任的落實,從根本上強化了建筑企業中貪污腐敗行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