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邪

陸新建家中位于一層的客廳開敞簡潔,猶如畫廊展廳。墻上掛著他的三聯畫作品《倒影:巴黎歌劇院(1—3)》。畫前方的椅子是陸新建的好友、西班牙藝術家Nacho Carbonell 2008年的作品Evolution OneMan Chair(限量6版)。茶幾上的頭像雕塑是陸新建的另一位好友、荷蘭藝術家Eja Siepman Van DenBerg 2016年為陸新建的大女兒陸漫所創作的(限量8版)。一旁是陸新建2014年創作的小型雕塑《天馬行空 No.16》。地上鋪著他最近為中國織毯品牌富立織錦創作的地毯《城市基因:北京》,在2021年11月的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

帶有天井的地下一層被設為工作區,墻上分別是陸新建于2021年創作的油畫《城市基因:新天地》《城市基因:靜安寺》,以及于2018年創作的《城市基因:蘇黎世機場》。陸新建1977年出生于江蘇宜興,2000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計算機圖形設計系。隨后他赴荷蘭學習,分別在2005年、2006年入讀埃因霍溫設計學院研究生院識別、產品、室內設計系,他在Frank Mohr學院互動媒體和環境系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陸新建深諳平衡之道。他住在上海郊區的一棟四層小樓里,與城市中心保持著進退皆宜的距離。他親自對建筑實施了改造,拆除了繁復的雕花欄桿和矯情的羅馬柱,讓整個空間變得簡潔利落,這與他的繪畫風格一致。他的畫室位于地下一層,包括室內部分及一個由落地玻璃門連通的天井,天井上方加蓋了玻璃頂棚,自然光充沛,也利于顏料氣味的揮發。地上三層是他和太太、兩個年幼的女兒以及他的父母三代共用的生活區域。潔白如同畫廊展廳的墻上掛著他本人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色彩鮮艷,光影迷離,他創作的小型鐵質雕塑和他加工改造過的彩色燈具散落在不同角落里……近在咫尺的家庭生活對他的工作并沒有造成任何困擾,生活與創作在這里并行不悖,不過對于大多數藝術家來說,這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陸新建原本學的是設計,做過平面設計師,也做過產品設計師。2008年,他遠赴韓國嶺南大學任教,并開始在業余時間全力探索繪畫的可能性。當他收到在荷蘭留學時的導師PetriLeijdekkers寄來的一本關于風格派的書,簡直如獲至寶。他一直想在繪畫中尋找一種平衡與和諧,而他的偶像蒙德里安和其他風格派先驅們也曾為著同樣的信念而創作,這啟發了他作為職業藝術家的第一個系列《城市基因》的誕生。他從衛星鳥瞰地圖中描畫出不同城市的景觀,并抽象出線條、圓圈等極簡圖形,涂抹以城市的代表色,為觀者打開了一個既親切又陌生的視角,重現一幅幅似乎有跡可循的當代城市肖像。

陸新建為富立織錦創作的《城市基因:北京》地毯的幾張草稿,取材于北京中心城區的地圖。

1.在地下一層的室內工作區,陸新建的電腦桌上方墻上掛著他2021年的油畫作品《城市基因:虹橋樞紐》。

2.陸新建正在創作作品《外灘》。他的創作過程步驟很多,耗時良久。以“城市基因”系列為例,他首先把城市區域在谷歌地圖上找到并打印出來,用馬克筆在圖上打草稿,然后掃描到計算里,用軟件將線條逐一摳出,并規劃空間關系,再用刻紙機一條條刻出來,貼于畫布上。作品底色需要事先把畫好,一般要畫七八遍。在線條貼上畫布后,要全部撕下來,再一條條上色。這時就完全靠他的眼光和邏輯去排列,但他可以讓整個畫面特別均勻,這是他獨特的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

3.陸新建正在創作作品《外灘》。他的創作過程步驟很多,耗時良久。以“城市基因”系列為例,他首先把城市區域在谷歌地圖上找到并打印出來,用馬克筆在圖上打草稿,然后掃描到計算里,用軟件將線條逐一摳出,并規劃空間關系,再用刻紙機一條條刻出來,貼于畫布上。作品底色需要事先把畫好,一般要畫七八遍。在線條貼上畫布后,要全部撕下來,再一條條上色。這時就完全靠他的眼光和邏輯去排列,但他可以讓整個畫面特別均勻,這是他獨特的創作手法和藝術風格。
十多年來,陸新建持續圍繞城市話題展開新的探索。“城市經緯”系列將視角從俯瞰轉換為平視,表現新興城市在縱向架構上的活力,機場環路與高架橋成為頻繁出現的、頗具隱喻意味的題材。之后的“倒影”系列則巧妙地以水上倒影的方式,表達對具有歷史人文氣息的城市局部或建筑的禮贊,像米蘭大教堂與巴黎圣母院的聯畫,無不顯得氣勢恢宏。與其他抽象藝術家不同,他的歷程從更接近抽象反而走到了更具象。“我不是純抽象藝術家,也不是純概念藝術家,我的創作介于二者之間。我的作品中都有實在的圖形,我只是在重新詮釋畫面。我一直在尋找新的可能性,希望把城市的概念表達得更豐富些。”
陸新建的嘗試還包括與不同品牌進行跨界合作。他與絕對伏特加、勞斯萊斯、歐米伽等都有過不同形式的合作。在風格派看來,藝術與設計的界限應該被打破。陸新建也從不諱言設計背景對他的藝術創作有著積極影響,并善于平衡藝術和商業的關系。“我當過設計師,理解商業邏輯,和品牌合作通常都很順暢。這也能給我的探索帶來新的可能性。”最近,他剛為中國織毯品牌富立織錦設計了一款名為“城市基因—北京”的地毯,將于2021年的ART021藝術博覽會期間展出。“我覺得我的作品很適合轉化成地毯,地毯可以呈現出畫作沒有的立體效果,把‘地圖踩在腳下也很順理成章!”
然而,與藝術家個人的創作不同,設計一款地毯牽涉到多方協同合作。陸新建對最終地毯呈現效果的嚴格要求絲毫不亞于他對繪畫細節的打磨。富立織錦原本希望在地毯上盡可能多地表現各種材料和工藝,經過一個多月的研發、打樣后,陸新建發現這反而掩蓋了作品本身具有的純粹特質。指著自家客廳剛鋪上的新地毯,陸新建告訴我們:“最后我們決定主要采用相對硬朗的羊毛材質和高低割絨工藝,不需要玩很多花樣,線條反而很挺……這才接近我理想中的感覺。在整個合作過程中,作品與材質及工藝的平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點。”

在位于一層的餐廳中,餐桌后方墻上掛著陸新建2021年的作品《城市基因:上海No.15》。另一側墻上是陸新建近期正在探索的肖像畫系列,同樣以他標志性的線條勾勒人物形象。這幅作品的名字是《綠安迪》,致敬他的一位藝術偶像安迪·沃霍爾,創作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