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新
(黑龍江國有望奎縣林場,黑龍江 望奎 152100)
引言:望奎縣地處松嫩平原東部、呼蘭河北岸,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和中部為崗地,西部為低洼平原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明顯的干濕兩季,適合果樹、喬木等種植。近年來,人類生產活動范圍逐漸向林地擴大,加之投入資金相對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業發展。針對這些情況,相關人員要著重關注造林保護工作,并做好已被破壞林地的生態修復工作。
望奎縣有兩條河,一條叫頭道烏龍溝,另一條叫二道烏龍溝,所以望奎過去也叫雙龍城。全縣面積為2314 平方公里,耕地212 萬畝,自然資源豐厚,人文積淀悠久,卻是大興安嶺南麓連片特困區縣。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養殖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望奎縣居民通過先進養殖技術,以及原有經驗,實現了“小家帶動大家”,使當地經濟得到了穩定提升。縣政府也頒布了新的經濟發展條例,帶領大家探索新的致富之路。如今,望奎縣作為黑龍江三大經濟發展特色縣之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正在逐步開展全面植樹活動,堅持生態環境第一、城鄉共同發展的原則。截止到2017 年,全縣林業用地面積達694320 畝,森林面積達353000 畝,森林蓄水量達345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0.2%,居于黑龍江省平原縣之首。望奎縣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產糧大縣,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綠色資源,以及便利的交通,為進一步發展城市生態環境提供了機會。
新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望奎縣的經濟更是得到了質的轉變,同時。由于工業發展進程快,工廠占地面積日益增多,使得當前造林土地占地面積減少。想要進行造林綠化,首先要統計目前造林綠化面積,以及進行造林失敗地區樹木類型,最后進行科學規劃。并且要保護好已存活的綠化樹木,避免出現已存活樹木后期死亡枯萎的問題。工廠在提高經濟水平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包括塑料垃圾、廢水、有害空氣等,都會對所在地區造成影響,占用空閑土地、污染當地水源等問題日益明顯。望奎縣十分之一的土地資源用于耕地,絕大部分土地資源用于建造生產生活所需設施,林地建設用地越來越少[1]。想要用林業資源給當地帶來更好的生物及經濟效益,增加林地種植水平是首要前提,政府應確保土地資源合理使用,認真把控各項數據,積極與國土城建溝通,充分利用好每一平米造林空間。
由于政府資金緊缺,使得造林綠化進展緩慢,目前國家林業項目單位面積,提供的補助資金標準有很大差異,有些地區100 元/畝,有些地區500 元/畝。并且,造林工作完成后,沒有穩定的資金進行樹木后續養護管理工作,隨著樹苗成長,養護所需人工費用日益提高,綠化造林投資和造林成本成反比,導致林苗質量較低,帶來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小。而且,如果后續沒有對樹苗進行科學管理,以及有效保養,會使得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看到綠化造林的效果,不能滿足大眾人民幸福生活需求。各級綠化委員會和主管造林綠化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植樹造林計劃,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讓造林事業看到希望。
由于資金緊缺,使得林區內人工費隨之減少,沒有充足資金雇傭專業林苗護理人員,導致林區內樹苗管理水平低。隨之而來的是綠化林苗被破壞,甚至死亡,這是惡性循環出現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造成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受傳統思維制約,林區內的管理制度并不適用于當下,偷盜成年樹木、破壞樹木幼苗生長環境等問題,時有發生。林區內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及自由,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會造成工作人員散漫、敷衍了事的情況,不能及時對林區內所發生問題進行處理,造成林業資源損害。擁有一套完整且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進行林區管理和保護工作時,才能做到達到事半功倍。
望奎西洼荒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綏化市唯一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中,核心區面積2796 公頃,緩沖區面積1457 公頃,試驗區面積4039 公頃,保護對象主要為水生和陸棲生物。保護區地勢平坦,有大面積的濕地植物群落和灌叢,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和隱蔽場所。地貌類型豐富,全年平均氣溫2.2℃,植物種類多樣。濕地在維持當地生態環境上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可對濕地周圍土地進行規劃,在不擾亂濕地生態系統的前提下,建立特色旅游區。戚家圍子墓群,被列為第四批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墓群周邊生態環境質量呈下降趨勢。相關單位應在景區附近進行規劃,明確劃分旅游區與保護區,加大景區監管力度,對私自進入保護區的游客嚴肅處理。限制門票數量,可保持當地生態環境穩定,同時,可減少景區工作人員勞動量,提高工作質量[2]。妙香山生態旅游區作為建設景點,全園占地面積5.7 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4.4 萬平方米,水域面積1.3 萬平方米,位于小興安嶺以南過渡地帶。妙香山依山傍水,鳥類繁多,山間留存許多古樹,山下為呼蘭河。在景區建設過程中,應同時建設環境保護區域,禁止游客進入。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在鳥類繁衍的春季,應限制景區游客量,避免發生傷害動物事件。
任何項目想要順利開展都離不開資金支持,目前,望奎縣的工作重點是林業建設,為了使生態保護工作同時順利進行,相關部門要對資金審批及監管做出調整。首先,各級部門要加強樹木林苗補助資金的落實工作,進行補助資金發放時,應簡化審批手續,審批后應直接交由林區管理人員。政府可參與林區建設工程隊伍選拔,確保其有能力進行林地開發,且具有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使資金得到正確使用。其次,加強對補助資金使用的管理,林區管理者要進行報賬工作。在資金使用過程中,林區管理人員應進行詳細記錄,精確到每人每天所需勞動費用,且費用應在合理范圍之內。杜絕私自挪用補助資金,以及資金使用不合理的問題出現。最后,相關人員應在林地建造工作完成后,對林地進行審查。確保林區內林苗栽種合理,若林區內出現不利于幼苗存活的因素,應聯系林區管理人員及時處理,從而林區發展奠定基礎。調查資金使用情況,避免出現“天價樹苗”。
望奎縣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森林資源占地面積少、樹木品質不高、林業面積的分布不均勻等問題,導致需求與生產成反比。想要促進林業快速發展,就需要對傳統管理條例做出針對性的改變。由于林區內監察管理不到位,使得出現過量采伐,破壞幼苗的情況,減弱了林業給當地帶來的積極作用,所以必須加強林區監管力度。首先,定期對護林員進行專業知識以及技能考試,建立護林員危機意識,能提高林區管理水平。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林區內管理水平需要進行提高,就要對林區內工作人員進行科學培訓,從而使林區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得到進一步提升,保證林木穩定生長。其次,調整林區內規章制度,結合林地位置以及樹木種類進行綜合考慮,提高幼苗存活率應為重點[3]。要保證林業又好又快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定要樹立起來。落實好公益林管的制度,加強林區日常巡視,第一時間掌握林區生態環境,一旦發現違法砍伐、違規放牧、違規用火等問題,必須嚴肅處理。定期檢查林區內樹木,發現病害立即處理,加強蟲害防治工作,制定枯葉清除工作,防止發生火災。最后,政府部門要加強林區保護工作的宣傳,讓更多人民群眾認識到林區的重要性,確保林區樹木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完善林區的管理體系,制定員工責任區,定期開展巡視,記錄數據以及問題,及時發現并處理。
要不斷加強綠色化產業在城鎮經濟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發展特色林業,推動望奎縣經濟水平進步。相關人員要進行森林改革工作,森林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提供生產材料,還能以觀賞、維持生物多樣性、增加居民收入等為目的。應加大森林在城鎮中的占地面積,建設經濟林、用材林、觀賞林等,通過林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開展最美鄉村評選活動。可在望奎縣種植的樹木種類有很多,例如,大葉冬青,屬于常綠喬木,樹干通直,枝葉繁茂,樹形優美。正常生長的葉片為青綠色,老葉為墨綠色,五月花為黃色,秋季果實由黃色變為橘紅色,掛果期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適應能力強,耐寒、耐陰,生長較快,病蟲害少,是“城市理想綠化樹”。同時,其葉片又是制作中藥的重要植物資源,是優良的保健藥用樹。可在道路兩側、水邊、建筑物附近、假山后方等地種植,非常美觀。近幾年,大櫻桃成為了望奎縣居民的“幸福果”。櫻桃樹對于水分的要求極為嚴格,需要保持全年空氣濕潤;由于櫻桃樹根系較為脆弱,需要充分氧氣,所以土壤內水分又不能太多。櫻桃樹喜歡在溫暖環境中生長,不耐寒,不耐旱,適宜全年氣溫10-15℃地區種植。櫻桃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經濟效益,還可維持林區內生物多樣性,相關人員可在林場內選取空地種植。選擇林場內地勢較高地段,聘請專業人士進行土壤改良,建造大棚,種植完成后,應每天進行巡邏,記錄櫻桃樹生長數據。
望奎縣目前處于經濟發展階段,在林地建設中,還沿用著傳統思維模式,很可能進入發展瓶頸期。想要實現林地發展,帶動城鄉經濟共同進步,就需要有創新精神,在不斷探索中前進。首先,在林地培養工作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來保障幼苗順利存活,以及成年樹進一步成長。林業發展進度慢的主要原因,就是技術掌握不充分,缺乏創新精神。進行林業發展,應該把培養相關人才放在首位,突出技術在林業工作中的重要性,走出舒適圈,進行大膽創新。可聘請相關專家任職,在保護林場樹木的同時,給林場工作人員講解專業知識,提高工作質量。不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考核,對掌握不充分的人員進行培訓或解雇,督促員工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新興知識學習[4]。其次,提高工作人員環境保護意識,在實際工作中,要宣傳保護理念,加強思想教育建設,以環境保護為前提,進行一系列工作。將工作質量與薪資相聯系,多勞多得,充分發揮個人在團體中的作用,進一步推動林業發展。
在林地建設工作中,不僅要保證前期幼苗存活率,后期養護以及修整,也是保證林業發展的工作重點。定期清理雜草、翻土、施肥等,將樹木習性與地區土壤情況全面結合,制定科學的修整方案。例如,望奎縣林場內種植面積最大的楊樹。楊樹是強陽性樹種,喜涼爽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耐堿,耐煙塵,抗污染生長較快。林場內,土壤主要為草甸土、沼澤土和泛濫土,還有少部分黑鈣土和鹽堿土,總體來說土壤質量不高;同時,具有溫帶大陸性氣候。正適合楊樹種植,林區管理人員應學習楊樹專業知識,結合土壤勘探結果,進行楊樹林地修整工作。建設林地工作完成后,應統計幼苗存活率,加強林區巡視工作,發現病蟲害或死亡幼苗時,要及時進行處理和補栽,進一步提升幼苗存活率,保證林區產量。可在冬季進行樹木修剪,因為處于休眠期,此時期修剪對樹木損傷較小。在天氣嚴寒時,不宜修剪,以免樹木傷口凍傷,可在天氣回暖時進行。要根據樹木類型,以及天氣條件等因素制定修剪計劃,以達到調節營養物質分配、促進莖葉分化等目的。
結論:望奎縣林業資源正在逐漸增多,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地環境,促進了旅游業發展,推動經濟進步。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林業發展進程逐漸緩慢,需要相關人員深入到實際工作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林業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理念,積極落實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居民環境保護意識,促進林業與經濟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