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霞 馮艷軍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把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依規治黨”,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走出了一條通過依規治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路。
“依規治黨”概念的提出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2015年6月4日,習近平在聽取十八屆中央第六輪巡視情況匯報時的講話中明確提出“要堅持依法治國、依規治黨”,這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第一次提出“依規治黨”。2015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在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通知中要求“各級黨委要從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戰略高度……”,這是中共中央文件首次使用“依規治黨”概念。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首次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這就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要走依規治黨的路子。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修訂出臺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二條提出“尊崇黨章,依規治黨”,將“依規治黨”概念第一次載入中央黨內法規。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將“依規治黨”寫入黨章,以黨的根本大法的形式確立了“依規治黨”這一管黨治黨的基本方式。
“依規治黨”概念的提出,將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治黨理念、治黨思維、治黨方式上的完善和深化。
依規治黨是管黨治黨的基本方式。依規治黨作為管黨治黨的基本方式,是由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屬性和長期執政大黨的特點決定的。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與生俱來的要求。習近平指出:“古人說:‘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沒有規矩不成其為政黨,更不成其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注重靠嚴明的黨紀維護黨的集中統一。中國共產黨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長期執政的大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組織和黨員數量多、活動范圍廣、歷史使命崇高、職責任務繁重,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保證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行為規范有序,要保證全黨團結統一、行動一致,要實現黨的綱領和奮斗目標,沒有規矩、沒有制度、沒有嚴明法紀是絕對不行的,依規治黨是正確的選擇。
依規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和根本之策。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探索黨的執政規律和建設規律,深刻闡明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客觀需要和內在理據,全面闡述了治國與治黨、從嚴治黨與制度治黨、制度治黨與依規治黨、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的密切聯系,作出“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的科學論斷。全面從嚴治黨,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依規治黨主要是嚴明紀律規矩,強化剛性約束,劃出行為準則和行為界限,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只有建制度、明法度、嚴約束,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才能行止有度、步調一致,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才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持續有效推進。
依規治黨是依法執政的題中應有之義。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歷史性變革。依法執政之“法”是廣義的法概念,其內涵并非僅僅指國家的法律法規,也包括黨內法規。黨內法規是依法執政的重要依據和支撐力量。鄧小平深刻指出“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指出“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需要“雙輪驅動”,一個輪子是憲法法律,另一個輪子是黨章黨規。
依規治黨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核心是黨的執政能力的現代化。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供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要求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不斷提升中國共產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水平。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實施。依規治黨不僅需要加強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更要加強黨內法規的實施。習近平在2018年8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制定和修訂了140 多部中央黨內法規,出臺了一批標志性、關鍵性、基礎性的法規制度,有規可依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下一步的重點是執規必嚴,使黨內法規真正落地。”依規治黨的關鍵是有規必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必須著力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
一是環環相扣,形成嚴密實施鏈條。必須強化“知規”這個貫徹落實的前提,加大黨內法規公開力度、宣講解讀力度、教育培訓力度、普及宣傳力度,提高黨內法規的公開性、透明度、知曉率。必須強化“執規”這個貫徹落實重點,實行黨內法規執行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梳理執規職責清單、細化分解執規責任,做到責任到事、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必須強化“督規”這個推動貫徹落實的關鍵,強化監督檢查,將黨內法規實施情況作為各級黨委督促檢查、巡視巡察的重要內容,對重要黨內法規開展定期督查、專項督查,并將監督檢查結果在黨內一定范圍內通報,必要時可在新聞媒體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必須強化“護規”這個保障貫徹落實的“壓艙石”,暢通黨員群眾對違規違紀、執規不嚴等行為的反映和檢舉渠道,加大責任追究和懲處力度,嚴肅查處違反和破壞黨內法規的行為,真正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
二是常長并舉,構建長效實施機制。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在“常”“長”二字上做文章,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應當健全黨內法規執行機制,加大黨內法規執行力度,使剛性約束得到嚴格遵循,切實做到法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制度沒有特權、執行法規制度沒有例外,堅決防止出現“破窗效應”,切實增強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維護法規的統一和尊嚴。健全監督檢查機制,明確監督執行的責任部門,完善監督檢查方式,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完善懲處追責機制,明確保障黨內法規執行的懲戒性規定,定期通報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和對違規行為的查處情況。
三是重點突出,提升整體實施效果。依規治黨的重點在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他們既是管黨治黨的主體,負有在其管轄范圍內從嚴治黨的規定義務和主體責任;又是黨管理和治理的主要對象,負有服從管理和治理、帶頭遵守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的特殊義務。解決黨內法規實施問題,關鍵是抓住要害、突出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領導干部是黨員群眾的標桿,應具有保持入黨初心、廉潔從政、干凈干事的行為底線和操守,只要領導干部尊崇黨規、率先垂范,其他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信不守規矩問題就容易解決。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應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帶頭尊規學規守規用規。同時,要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切實抓好分管領域、分管部門的黨內法規執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