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紙媒不能也不應該置身局外,唯有積極主動出擊才能與時代同行,否則必將被歷史淘汰。
無論怎么“融”,無論怎么“合”,紙媒必須堅持“內容為王”,以新技術新手段為支撐,尋求突破。而這里的新手段之一即是版面設計手段不斷優化。
在實踐與探索中,我們認為,版面的設計要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正確導向,二是堅持思想性,三是堅持不斷創新。
紙媒宣傳報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事關民族的偉大復興,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的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宣傳要提高新聞隊伍的素質,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無論在哪一個崗位,都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傳遞正能量。
美編也要像記者和文字編輯一樣盡職盡責,守土有責。所設計的每一個版面,都要服務于大局,服務于中心工作。反映群眾的呼聲,不能為了設計而設計,要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風氣。要有典雅大氣的版面設計,形成自己報紙的風格。更好地傳遞黨的聲音,更好地吸引讀者,拉近與受眾的距離。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傳統紙媒遭受巨大沖擊。怎樣發揮設計優勢才能增強傳統紙媒的競爭力,這是一道新的課題。既要做有思想性的新聞,也要做有思想性的版面。
版面有思想性,要把握好四個關系,一是內容與形式,二是記者與編輯,三是個性化與規范化,四是局部與整體。版面的思想性是指既要突出每個版面的特色,又要關注報紙的整體風格,黨報就是黨報,都市報就是都市報,風格是不同的。
堅持思想性,要求美編不斷學習,可以參考《人民日報》《解放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內優秀黨報版面設計。
版面設計中,既要堅持守正,還要堅持創新。
傳統的排版方式已被打破,標題字體字號的處理、圖片與文字的合理結合、巧妙的留白、節奏的變化、圖標、漫畫等,已經成為紙媒版面設計創新的必要手段。
依靠強烈的視覺語言,才能抓住讀者的內心,吸引讀者的眼球,調動讀者閱讀興趣。只有不斷創新,突破傳統理念,才能帶來報紙版面質量的飛躍。
版面設計的根據是什么?筆者認為,一切設計手段都應該為了內容,都要服務于內容,這是根本原則。
設計服務于內容不是一句空話,應該深深融入美編的血液中。美編在設計版面前,要讀懂讀透每一篇即將刊發的文章,要知曉版面的重點在哪兒,對通過設計手段傳遞什么樣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在理解版面的內容后,設計才會有所為,版面才會有質量。
字體字號的變化,體現不同文章的重要性,也是整個版面節奏變化的關鍵。頭題采用方正蘭亭大黑;二題三題采用方正小標宋,倒頭題采用蘭亭中黑;邊欄采用蘭亭黑。字體大小粗細的變化,使讀者閱讀順暢。
欄目頭的設計、圖片的位置擺放,是把握版面節奏的關鍵,不僅能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效果,而且讓版面更具動感。
可讀性是版面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版面設計是為了方便閱讀,不要為了設計而設計。信息能否準確傳遞出來,能否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方便乃至享受,這應該是美編在設計版面時的重要考量。通過設計手段讓讀者參與到閱讀中來,使讀者與報紙互動。
版面設計達到可讀性的目的,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方便讀者把握文章重點,按順序體現文章的重要性,讓讀者快速直接獲取信息;
二是版式設計要有沖擊力,如果讓讀者閱讀不便,產生閱讀障礙,就是失敗的。
2019年3月5日,遼寧日報融媒體項目《雷鋒地圖》首期大數據可視化新聞特刊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特刊設計精美、內容豐富,創意十足的可視化呈現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受到普遍好評,社會各界反響熱烈。
報紙版面設計是美學藝術設計的一種,應結合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的原理來進行版面的編排,通過點、線、面的結合,突出版面的視覺中心。一個優秀的版面設計不僅能準確表達新聞內容,還能給讀者美的享受。圖片、欄目、圖表、線條等應該與文字互動起來,相互結合,通過疊加、留白等一系列設計手段增加版面的藝術性,緊扣主題,讓人一目了然,體現報紙獨有的個性與風格。
舉例來說,2016年12月,遼寧日報啟動《兩地書》策劃,至2018年1月結束。共推出100多個專版,這些專版有很強的藝術性,版面中都有書信的元素,版與版之間保持風格的統一;同時上一期和下一期的版式風格有著某種關聯性,比如《致她》《咱們工人》等。該主題策劃透過家書這一獨特載體看家庭、講家事、說親情,呈現“家文化”的重要價值,以更生動、更貼近、更深入的方式細膩展現了家文化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時代精神、促進黨風政風建設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融媒體的到來,版面設計越發重要。如何與時代同行,如何展現紙媒的個性,如何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都是需要美編認真思考的問題。只有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才能闖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