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謙
隨著戰爭形態加速演進、體制機制深刻變革,對做好新時代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順應時代潮流、緊貼部隊實際、直面官兵期盼,乘勢而上、聚力攻堅,才能推動新發展、實現新作為。
政治工作因人而生、為人而施,人是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什么時候都離不開人這個因素,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傳承紅色基因固“根”。青年官兵大都是吃著洋快餐、看著動畫片長大的一代,從小接觸的是流行元素的熏陶,多的是“追星”“粉絲”,少的是對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了解認同。政治工作首要的就是讓廣大官兵特別是90后、00 后自覺從“骨髓”里植入優良傳統的“因子”。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自上而下挖掘凝練部隊特有精神魂風,續寫紅色基因“傳承譜”,在對接現實中抓好秉承踐行,在融入時代中抓好傳承發展,充分發揮優良傳統培養塑造官兵的作用。要強化理論武裝求“真”。強化理論武裝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真學真懂真信的問題。要以上率下改進學風,從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做起嚴起,提倡“自主準備、脫稿發言、深度交流”,防止由機關捉刀代替獨立思考,堅持問題導向牽引學習,著力解決理論學習“碎片化”、理解領會“淺表化”、學用轉化“兩張皮”等頑癥;推進理論武裝大眾化,突出基層官兵這個“大頭”,積極開展“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搭建基層理論學習創新平臺,幫助官兵扣好扣子、拉直問號、廓清迷霧,打通學思用、知信行“鏈路”。要抓實思想教育走“心”。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只有緊盯“入腦入心”目標,緊貼時代特點和官兵思想實際,帶著感情說理授課,真正講到官兵心坎里,才能激活政治教育的“一池春水”。要深入貫徹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各項制度落實,努力構建多維多彩課堂,在與官兵同頻共振中提升教育質效。要回應關心關切解“憂”。政治工作如果離開物質利益空談覺悟,那就是“空頭政治”。當前,歷史遺留問題、新體制運行矛盾、轉型挑戰考驗交織并行,面對官兵“認知迷霧”能不能及時解讀引導,面對部隊棘手難題是不是靠上去解決,是對立起政治工作威信的現實之問、價值之問。各級政治干部必須自覺強化使命擔當,敢于直面矛盾問題,想方設法破解干部成長瓶頸,解決后院后代后路等現實問題,聚力抓好傷病殘官兵移交、涉法涉訴問題和心理服務等工作,讓部隊和官兵卸下包袱輕裝前行,不斷彰顯政治工作的真誠底色。
圍繞回答好習主席“勝戰之問”“價值叩問”“本領拷問”,政治工作必須聚焦主責主業,著力提高對備戰打仗的貢獻率。要鮮明為戰導向。官兵普遍反映,現在備戰打仗的“弦”越繃越緊,但思想根子上的“和平病”還沒有根治,工作運轉中的“和平事”還沒除盡。要強化隨時打仗思想,深入糾治“和平積弊”“二八現象”,真正把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立起來。要培育過硬戰斗精神,綜合運用思想教育、典型引領、環境熏陶、任務錘煉等方式,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膽氣激發出來。要發揮黨委統攬作用,堅持以備戰打仗統領部隊各項工作和建設,牢固立起鮮明的用人導向、工作導向、獎勵導向、輿論導向。要提升務戰能力。解決“貼不緊”的問題,緊扣中心籌劃政治工作任務安排、執行有關規定、考核評價質量效果;解決“融不進”的問題,探索政治工作服務保證戰斗力建設的作用機理,圍繞政治作戰、軍警民聯防聯控等重大問題集智攻關,深化政治工作實案化演練,不斷提升政治工作實戰化水平;解決“跟不上”的問題,按照“兩個行家里手”要求,持續深化“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活動,堅決杜絕訓練的“旁觀者”、打仗的“門外漢”。要鍛造打贏人才。當前,聯合指揮人才緊缺、新型作戰力量人才不足和專業技術骨干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更加凸顯。要嚴格標準選人,科學設計各類人才發展路徑,用剛性制度將聽黨指揮的政治標準、能打勝仗的能力標準和作風優良的紀律標準貫穿于干部考核選拔全過程。要聚焦打仗育人,發揮好大項任務“磨刀石”作用,融入戰訓任務全方位考察干部,對經過重大任務錘煉、比武競賽成績突出的優先提拔使用,切實讓鉆打仗謀打贏的干部嘗到甜頭、看到奔頭。要科學配置用人,尤其著眼未來聯合作戰、改革轉型需求,有計劃分步驟采取崗位輪換、交叉任職、軍種交流、院校培訓、廠家見學等方式加強培養鍛煉,把經過聯合培訓、崗位歷練的人才用到刀刃上。要夯實勝戰根基。部隊戰斗力的基礎在基層、主體在基層。要針對抓基層打基礎工作長期性、漸進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堅持以不變應萬變,無論體制編制怎么調整、形勢任務如何變化,始終保持恒心定力不動搖,防止因任務集中而消磨基礎、追求亮點而忽視基礎。要始終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層,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追求發展高質效,舍得在鑄魂育人、組織建設、骨干培養、作風風氣等根本性、基礎性、經常性工作上下功夫、花時間、投經費,一步一動推進、一招一式抓建,為建設能打勝仗的過硬部隊提供有力支撐。
習主席深刻指出,軍隊越是現代化,越是信息化,就越要法治化。多年來,政治工作人治弊端久存難除,憑感覺、靠經驗的現象仍有市場,突擊式、運動式抓工作的方式仍未杜絕,“言重于法、權高于法、情大于法”“紅頭不如黑頭,黑頭不如口頭”還比較普遍。用法規制度規范和開展政治工作,既是依法治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應有之義。要強化法治思維。法治思維源于對法規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心中無法、行必失法。提高政治工作法治化水平的關鍵,就是確保人人知法。要注重把黨章黨紀、憲法法律、軍法軍規等納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團以上領導干部理論輪訓和基層理論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官兵特別是政治干部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把法規制度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提高善于從法治視角觀察分析問題、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本領。要規范法治運行。堅持規范職權與有序運轉并行,強化自覺與監督懲戒并舉,堅決抵制和糾治執行法規制度隨意打折扣、搞變通以及選擇性落實等錯誤做法,切實增強政治工作的威信威力。要用好政策制度改革契機,及時修改廢除不符合法規條令的土政策土規定,制定出臺與新的體制機制和部隊實際相適應的新法規新制度,填補法治空白,不斷清除“人治”滋生空間。要立起法治標桿。身教重于言教,表率勝于表態。各級黨委機關和領導干部是否自覺帶頭遵規守紀,是否能夠依法開展工作,對廣大官兵具有強烈的示范效應。必須注重從“頭”抓起,不斷強化“法權”意識,堅持按條令條例開展工作、按基層建設綱要抓建部隊,嚴格按制度明確的標準動作、程序步驟、內容環節,一步一動地抓好各項政治工作落實,切實實現治軍方式“三個根本性轉變”,推動形成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的良好局面。
信息網絡是當今時代的標志性特征,特別是90后、00 后官兵“伴網而生”,遇事找百度、資訊看頭條、閑暇刷抖音,開口閉口都是網絡詞,“網絡關”是我們堵不住、繞不開的坎兒,政治工作只有主動提升“信息力”,才能增強“生命力”。要守牢陣地不退步。網絡以其空前的滲透力,已成為敵對勢力拉攏侵蝕的重要手段和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戰場,網上惡意炒作歷史、隨意詆毀英雄的情況屢有發生,“上甘嶺已危,十五軍安在”的憂患警示振聾發聵。爭奪網絡社會話語權的工作迫在眉睫,我們必須以“寸土必爭打沖鋒、寸步不讓守陣地”的決心力度,主動出擊搶占網絡陣地,善用網言網語理直氣壯講清大道理、弘揚主旋律,用充盈的“正能量”占領官兵思想。要緊跟時代不掉隊。及時轉變思維理念,主動學習網絡、擁抱網絡,強化信息意識、共享觀念,研究把握信息網絡時代政治工作的特點規律,善于借助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發揮手機報、微信、微博、微視頻、微電影等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交互性強的特點,豐富工作載體,拓寬育人渠道,把政治工作由平面引向立體、由單向引向多維、由抽象引向鮮活,讓最大變量成為最大增量。要真抓嚴管不失控。在網絡普及帶給我們各種便利的同時,網賭、網貸、網上暴露軍人身份、發表不當言論等涉及手機網絡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要深刻把握網絡的“雙刃劍”效應,扎實搞好網絡安全教育,不斷強化“網絡無疆、言行有界、痕跡可查”的意識,堅持疏堵結合,既要尊重官兵合法權益、合理使用手機網絡,又要嚴格制度規定、及時堵塞安全漏洞,論證研發手機網絡監管系統,抓好涉網違規問題防控預警和清理清查,為“數據鏈”加裝“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