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獻,左 可,周康富,雍馬思倩
(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1)
2019 年初國務院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該方案的頒布在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歷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方案中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和完善專業教學資源庫,構建政府、行業、企業、職業學院、第三方機構以及其他社會性力量在內的共同建設、共同分享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完善相關資源認證標準并構建相關的交易機制,進一步擴大專業教學資源庫等優質教學資源在職業教育辦學及人才培養中的覆蓋面,適應互聯網+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運用信息手段改進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推動職業教育專業及專業群高水平、有特色的建設與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從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和思考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提升教學信息化水平,帶動教學模式變革,為在校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服務,增強職業教育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和培訓質量,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中國電梯整體技術的提升,電梯產業成為新興智能制造高端產業。電梯行業發展的最好契機已經來臨,電梯保有量、生產量的劇增,催生了電梯設計、生產制造、監督檢測、營銷管理、安裝調試、維修保養等方面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劇增加。但是由于企業技術特點的差異性,導致學生技能培訓存在特定性,缺乏普適性。其他校企合作相對較弱的院校,在師資團隊、教學資源、資金投入等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難,加大了專業建設的難度,不利于電梯專業學生的技能培養。
由于學校的課堂教學資源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無法對社會開放,電梯企業員工、社會學習者無法通過有效的公共渠道享受到職業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教育資源。因此,針對電梯產業人才緊缺現狀,進一步組合教學資源,建設開放共享型專業群教學資源庫,面向廣大電梯從業人員,全方位、多層次培養電梯緊缺人才,滿足電梯行業人才需求。
高職院校電梯專業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行業企業對知識型、技術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單一的專業知識技能,在服務產業發展的廣度、深度、效度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和不足。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校內選擇專業課程基礎相近,資源共享能力強,就業崗位相近的相關專業組成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拓寬專業服務面,提高專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深度,產生“1+1>2”的效果,服務區域內產業發展。
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建共享學習平臺,深化政行企校四方聯動,整合崗位培訓、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鑒定、1+X證書制定所需的行業資源、課程資源、專業資源、培訓資源。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建設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促進校企合作育人,推動行業職業培訓,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性與靈活性,既服務于專業教學,又服務于企業和社會,為電梯行業的企業和職工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平臺。讓學習者樂學、授課者善教、行業企業踴躍參與、社會訪客暢游其中。提升了院校專業服務電梯產業的能力,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素質,促進了行業的發展與進度。
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資源庫構建邏輯,統籌構建資源建設、平臺設計以及共建共享機制,形成整體系統的頂層設計,構建“一個資源中心、一個管理與學習平臺”的資源庫整體框架。以滿足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師和學生、社會學習者和行業企業職工等人員的需求。
深化產教融合、協同合作,集聚優質院校、行業協會、先進企業等多方骨干力量,發揮項目建設團隊各自優勢,項目建設團隊以高水平帶頭人為引領,以校企融合為依托,組建一支實力雄厚的雙師型建設團隊。
在確保資源充分、冗余的基礎上,多方分工協作,集成創新分類分層電梯工程技術教學資源庫平臺。借助“顆粒化”的教學資源開發與建設,推行互聯網+資源庫應用模式,構建先進、開放的共享資源平臺,結合互聯網和電腦、智能手機等現代數碼產品的多渠道、全方位的展示形式,確保學習者自主選擇進行系統化、個性化的學習,實現學習目標。
電梯工程技術資源庫建設緊扣企業需求為導向,結合企業工作崗位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內容及崗位能力標準;根據不同類型學習者學習要求,確定課程體系、專業標準、人才培養方案,深入挖掘電梯專業群課程優質資源,以滿足網絡學習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需要。
探索教學資源開放性建設機制,實現優質教師、優質資源共享,確保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建設內容動態更新、資源平臺技術更新、資源庫平穩長效運行,確保教學資源持續更新,提升用戶體驗,加強應用推廣,努力實現該教學資源庫的利用效益最大化。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按照“能學、輔教”的功能定位,遵循“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邏輯,強化應用功能和共享機制。
邀請相關高職院校、電梯行業、電梯企業技術專家“政行企校”四方共同建設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對原有教學資源庫進行重新定義,對總體設計定位、企業案例的選擇、教學情景的開發、職業標準與專業標準的對接、1+X證書制度實施、教材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相關內容進行廣泛研討與論證,確定資源庫總體方案及各子項目建設方案,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達到施教者靈活組織教學過程的目的。
在確定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框架及分工后,在已有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基礎上,按進度計劃進行分層建設。組織各聯合申請單位,優化共享型網絡服務平臺;優化“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完善涵蓋專業教學標準內容、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點的顆粒化網絡數字資源建設;針對產業發展需求,拓展特色資源、培訓資源,積極開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資源及1+X證書制度試點,提升學習者業務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另外,對專業教學模式與學習模式進行實踐,提升學習效率。
按照共建共享、邊建邊用的原則,創建資源庫平臺運行管理和更新維護機制,確保電梯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學資源持續更新,滿足教學需求和技術發展的需要,每年更新比例不低于10%。資源庫初步建成后,進行資源庫運行調試,分別對教師、學生、企業、社會其他人員應用資源庫資源的情況進行在線測試,收集使用和評價意見。依托行業企業及合作學校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電梯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成果推廣,并爭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國內電梯行業協會、出版社等部門的大力支持,推廣資源庫的應用。
通過以面向專業(群)崗位知識技能的需求為中心,緊跟電梯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政校企行多方合作共建的面向電梯領域專業群的資源庫,有助于提升資源庫應用的廣度與深度。而且,對服務國家“高職‘百萬擴招’、3 500 萬人次培訓”、1+X 證書試點等工作的落地實施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助于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