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云 蔣婷婷 張邦興
(1.濰坊市委黨校,山東 濰坊 261000;2.青州市商務局,山東 濰坊 262500;3.山東省濰北監獄,山東 濰坊 262500)
近年來,青州市狠抓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優化商業業態布局,不斷拓展農村市場,集中力量新建、擴建和改造一批專業市場,扶持、發展和規范一批特色市場,全市集群物流、專業市場、批發市場、特色市場、農貿市場等商貿流通交易市場業態快速發展,商品市場體系日趨完善。
商貿流通市場是市場的一種,是指在商貿流通領域,為實現商品流通,促進商品交易的順利進行而產生的,涵蓋商品的生產、銷售、消費各領域的市場及市場體系的總稱,具有聚集性、輻射性、服務性等方面作用。商貿流通市場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是工農、城鄉和地區之間經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的重要反映,是與城鄉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晴雨表。其中,農貿市場、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就是商貿流通市場的典型類型。
近年來,青州市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在優化整合空間資源、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提升集散功能等方面重點發力,商貿流通市場體系日趨完善,商貿流通市場呈現出多層次、多角度的市場發展新業態。
隨著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市場發展呈現出空間上的集聚現象,要素資源不斷整合,集群式市場、物流園區逐漸壯大。全市已建成并投入運營魯東瓜子產業園、現代鋼鐵物流園、港天物流園、泓德物流中心、中瑞鋼鐵物流園等集群式市場和物流園區。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青州已形成輻射周邊乃至全省的家居建材、汽車銷售、汽配農機、日用消費等為主的專業市場集聚區。其中,擁有福田、旗城、上海大眾等4S 店汽車銷售企業;大華機動車交易市場、蔣七農機配件批發市場、萬家汽配城等汽配農機專業市場商戶;新創宜佳商貿城、美好家居廣場、年年紅木家具等專業家具建材市場;任七鋼材木材市場、億豐古玩市場等其他專業市場。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貿流通業的逐步繁榮對市場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品交易市場逐步從單純交易主體集聚轉為向集中化與規模化經營方式發展,大批發商、大經銷商、大代理商不斷成長,商品交易市場經營模式的創新發展,進一步提高了運行效率,為新舊動能轉換注入了新動能。特別是,近年來由于市場內部資源整合,批發經營比重的提升,全市逐漸形成瓜市副食品批發市場、海天水產干貨批發市場、瓜子炒貨批發市場、干鮮果品批發市場為主的批發市場,白糖市場在全國也占據著較高份額。
近年來,青州市創新工作思路,重點瞄準書畫與花卉兩大特色領域,特色市場發展亮彩紛呈。一方面,突出中國書畫之鄉優勢,出臺一系列培植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形成包括九大書畫市場、六大書畫寫生創作基地、五個書畫交流培訓平臺、三個民間支持體系在內的“9653”書畫產業集群。另一方面,緊緊圍繞花卉產業“微笑曲線”兩端發展,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成江北地區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中國北方花木交易中心。深化“互聯網+花卉”發展模式,重點扶持中國花卉電子商務交易中心選花網等電商平臺發展,建成花卉電商物流一體化發展區。鼓勵企業“眼光向外”,全面融入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成青州花卉進出口檢疫隔離圃,這是山東省唯一一家花卉檢疫隔離圃,實現了青州花卉自主出口的零突破。
以《青州市商業網點規劃》為引領,指導商貿流通市場合理規劃布局,不斷延伸城區市場觸角,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呈現出發展速度快、勢頭猛的態勢,在全市市場建設中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凸現,逐步形成了“一個中心、三個發展區和一批特色市場”的發展格局。“一個中心”即以云門山路和堯王山路為中心線的青州市城區商貿企業集中的商貿發展中心,該區域包括青州商城、銀座大廈、人民商場、億豐時尚之都等。“三個發展區”即以昭德路為中心的城區東部市場發展區,以北環路為中心的城區北部市場發展區,以南環路為中心的城區南部市場發展區。同時,近年來在南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牛羊肉批發市場和文化旅游市場。
積極培育發展新興市場和便民市場,通過新建與改造提升結合的方法,改變現有集貿市場布局不合理、交通堵塞、設施簡陋、環境衛生差的現狀。加快市場資源整合步伐,全面提升市場檔次,形成科學、合理、便捷的集貿市場網點布局體系。積極培育發展新市場和便民市場,主要通過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的辦法,改變現有集貿市場布局不合理、交通堵塞、設施簡陋、環境衛生差的現狀。
前期,由于缺少統一規劃,現在已建成的城區市場存在著重復性建設問題,浪費了人、財、物等資源,影響著市場的長遠發展。便民市場建設數量不足,且功能不夠完善,加之部分便民市場設施簡陋,影響了商貿流通市場的整體發展。
商貿流通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城鄉發展不平衡,鎮街之間不平衡的現象。在農村,雖然有譚坊、高柳等鎮依靠自身優勢,市場建設搞得紅紅火火,但也有不少鄉鎮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專業批發市場,這種不平衡現象若不能有效解決,將影響城鄉一體化的建設進度。
總的看來,全市商貿流通市場的信息化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網上信息發布、咨詢和網上交易少,各類商貿流通市場電子商務技術普及率相對較低。同時,未建立統一的市場信息查詢交易平臺,信息共享度較低,給買、賣帶來不便,影響了商貿流通市場的高效運轉。
商貿流通市場法律體系不健全,信用體系尚待建立,垂直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管理脫節,制約著商貿流通市場的發展。尤其是目前網絡交易市場監管存在空白,給網絡市場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新形勢下信息化、特色化、規模化已成為商貿流通市場建設的必然方向,推進商貿流通市場現代化建設已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內在要求。現階段,如何圍繞抓好市場建設,繁榮商貿流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共同課題。
以《青州市商業網點規劃為引領》,引導和促進青州市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盡快建立和完善與青州經濟發展相適應,結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競爭合理有序的商貿流通市場體系,明確商貿流通市場建設重點、難點,不斷提高我市商貿流通市場在繁榮地方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方面的突出作用。
一是合理規劃布局。以《青州市商業網點規劃》為引領,把加快商貿流通市場建設,推動商貿流通市場上檔升級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在合理配置資源、明晰層次結構、突出文化特色、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尋找突破,提升市場建設與城市發展的匹配度。二是加快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步伐。根據各個市場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規劃新建、改造提升、撤停關閉三種模式,對農貿市場進行優化升級,推動農貿市場全面升級。三是推動集貿市場規范化運作。嚴格落實市場包保責任制,圍繞集貿市場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推進集貿市場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農殘監測等工作,構建食品安全防線。四是幫助專業市場做大做強。以專業化為導向,對原有家居建材、汽車銷售、汽配農機、日用消費等專業市場進行改造,增加協調配套措施和信息化水平。五是實現特色市場亮彩紛呈。突出青州特色,抓好書畫市場和花卉交易市場兩個特色市場,全市著力豐富“9653”書畫產業集群,不斷豐富“東方花都、青州花卉”品牌內涵。結合我市的文化、民族、資源等特色,構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市場”即牛羊肉批發市場、穆斯林市場和文化旅游市場。
一是完善農產品流通追溯體系。突出流向管理和責任主體核心地位,以推進追溯碼載體管理為重點,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協作機制,構建市場準入與流通追溯銜接的體制機制。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創新管理模式,推動農產品經營者積極參與,積極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管理。二是強化市場建設主導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在調節要素流向。同時,用好稅收、利率、公開市場業務等宏觀調控政策,從而幫助市場更有效的調節資源配置。三是提高網絡監管體系。網絡市場的發展方便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其蓬勃發展的網絡交易讓消費者體驗到了極大便利。規范網絡市場,通過提升對交易平臺的監管,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等方式,提升網絡市場監管力度。
一是兼收并蓄,實現商貿流通市場由相對單一向開放包容的轉變。現階段,傳統的、單一的市場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現代商貿流通市場轉變的方向是開放和包容,更加注重對外開放,市場之間各種信息互聯互通,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更加注重包容性,市場內部不同元素之間的整合,合理配置,實現整合效應。二是精準定位,實現商貿流通市場設置由供給型向需求型轉變。傳統市場多數集中于供給性,通過輸出效應帶動消費。目前,隨著人們消費形式的日益多樣化,以需求為導向的市場將成為發展的方向。因此,做好市場調研,準確定位目標市場,挖掘消費者真實需求,以需求為導向的資源整合才是成功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