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皓亮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現代企業越來越關注綜合競爭實力的提高。在加強企業管理和創新發展中,成功的企業通常也會更加重視對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進行培育和弘揚,因為企業文化作為強化企業員工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有力地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軟實力之一。工會組織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創新參與的形式,從而提供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這是企業工會所要面對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二)企業文化的主要功能
一是擴大企業的影響力。企業不是單獨存在于社會的個體,它會和社會各方面產生聯系,發生各樣的關系。在交往中,企業的文化特點會展現給對方,優秀的文化會給對方好的印象,從而擴大企業的影響力,也能促進企業發展。
二是增強企業內部員工的凝聚力。大力弘揚企業文化,不僅可以激發企業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而且能引導員工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全體職工可以產生共識,為了同一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
三是提高企業在外部市場上的競爭力。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自身特色的凝聚,是宣傳和打造企業品牌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方式。優秀的企業文化代表著企業對外塑造的形象,是企業一張靚麗的“名片”,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個性化的根本體現,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靈魂。
四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科學的企業文化能對企業的發展和員工職業生涯的塑造起正向推動作用,它可以和知識充分的結合,形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強大推力,這一點也已被社會所認可。
(三)企業文化建設與工會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也應注重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這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工會是企業工會會員自我服務、實現群體利益的組織,也是黨聯系職工、組織職工、動員職工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工會工作的維權、教育、參與、建設等職能,維護職工的根本權益,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參與民主管理和決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這與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員工與企業共同進步發展是深度融合的。企業文化建設與工會工作在目標、原則、內容、方式方法等很多方面的一致性,說明兩者交叉融合密不可分[1]。
迷走神經刺激可能有遠期效果而被批準用于難治性的抑郁癥患者。沒有資料證實它有快速的效果,因此不能用于抑郁癥的急性期治療。迷走神經刺激可作為其他抗抑郁治療的輔助措施。
(一)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是由它的性質和地位決定的。工會是由工人階級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工會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和充分地把職工動員起來,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的文化建設中去。同時,工會也代表著職工的利益,可以在企業發展中代理職工的利益和發揮職工的文化建設主力軍作用。
(二)工會具有從上至下健全的組織體系,可以形成完整的工作網絡,能夠有效地發動職工。企業各級工會組織應按照制度,組織和開展工會活動,增進企業和職工的互動聯系,協調和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三)工會基本職能之一就是教育,職工文化素質教育是企業文化建設重要內容。工會可以組織職工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來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專業技能等;也可以通過競賽類、演講等活動,全面提高職工的各類知識和提升全面素質。
(四)充盈職工業余生活。強化文體設施的大力建設,購置文體活動器材,能夠滿足于廣大職工投身于文體活動時的迫切需求,也可為廣大職工打造出適宜的生活以及工作環境,如在開展多樣化的文娛活動之后,十分利于充盈職工的業余生活,也可滿足其的文化生活追求,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職工參與賭博等不良活動之中。文體活動的開展不單單能夠作為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并且還可在許多方面之上增強職工自身的道德品質,提高職工的紀律性,而若能夠保證于此,那么也十分利于推動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五)工會群眾性的工作方式方法符合職工的心理需求,比較容易為職工所接受。工會活動的核心就是保障職工的權益,也能充分地考慮職工的意見,因此,工會活動更易深入人心,能有效激發員工作為企業主人翁的責任感,得到職工的支持,并使得職工積極參與公會活動中來[2]。
(一)以企業精神為核心,培育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精神,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更是全體員工長期以來形成的共同價值觀的體現。工會要利用宣傳櫥窗、板報、宣傳刊物、網站、微博、微信、會議及培訓班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企業文化核心內容;要定期組織活動,與在職員工溝通思想和情感,通過雙向的溝通和甲流,使企業管理層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心理變化,對員工的意見進行引導和疏通,以積極的態度解決員工的問題,強化員工的歸屬感和安全感,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精神,自覺遵守和發揚企業文化;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必然會涉及部分員工的利益,隨著企業環境的變化,職工群體的需求、心理也會隨著不斷變化,此時工會的作用就是要把準職工的心理脈搏,根據企業定位和方向的變化,完善和更新企業文化,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形式和內涵兩方面入手,不斷創新,使其符合員工的需求,與時俱進,讓員工能積極參與企業的文化建設,企業精神融入每一個職工的心中,助力新時期企業的建設發展。
(二)以增強企業凝聚力為著眼點,深化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凝聚人心,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建設職工之家”、“送溫暖工程”是工會發揮凝聚力作用的重要途徑。工會要切實關心群眾疾苦,多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把企業的關懷送到職工群眾的心坎上;要建立幫扶機制,設立幫困救助基金,建立困難職工檔案,對困難職工和家屬采用過年過節集中走訪、發生困難及時救助的形式進行慰問和幫困;要積極代表職工群眾表達利益訴求,充分關心困難職工群眾的勞動經濟利益,促進企業分配、社會保障等公平有序。通過大力實施送溫暖工程,建立保障機制,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讓職工切實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從而加深對企業的熱愛和忠誠,增強企業凝聚力。
(三)以提高職工素質為切入點,提升企業文化
企業職工素質和企業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高素質的職工群體必然會產生高層次的企業文化。工會要注重加強職工的理論學習,重點要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中共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激發職工愛黨愛國愛企激情;要協助和配合黨政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形勢任務、政策法規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鼓舞和激勵職工積極投身企業的改革和發展;要加強對職工的科學文化培訓學習,鼓勵職工自學成才,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文化素養;要組織職工廣泛開展崗位技能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進一步提升企業文化水平。
(四)以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豐富企業文化
群眾性文體活動是工會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良好載體,也是工會工作的優勢和傳統。工會可以結合企業實際,通過舉辦職工文化藝術節、職工田徑運動會、龍舟比賽、“慶七一”歌詠比賽、書畫攝影展等大型活動,適時開展職工羽毛球賽、乒乓球賽、棋牌賽、拔河比賽、節日迎慶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陶冶職工的情操,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增強職工的企業榮譽感和凝聚力。同時通過參加上級和地方政府部門舉辦的體育競賽和文藝匯演,提高企業社會影響力,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
(五)以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為根本,建設企業文化
工會活動要圍繞的企業的中心工作開展,企業的文化建設也要為生產經營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斷滿足員工的精神和物質需要,促進企業和職工的共同發展。工會要注重開展一系列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工作,廣泛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不斷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為企業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要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重點,把落腳點放在技術創新上,積極開展“創爭”活動,不斷提高職工素質,使企業文化得到升華;要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勞動競賽活動,有效促進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的完成;要廣泛開展合理化建議活動,發揮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引導職工圍繞發展企業經濟獻計獻策;要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監督檢查,開展各類競賽活動,配合安全部門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創建等主題活動,努力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六)以建設和諧企業為目標,發展企業文化
和諧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這個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能夠被大多數職工群眾所認同,這就要求企業工會組織關心關愛職工,這關系到工會組織的生命、和諧企業的構建。企業工會始終要把維護職能作為工會首要工作來抓,在維護好職工的整體利益的同時,注意維護好職工的合法利益,開展好多種形式的民主管理活動,促進企業和諧穩定。工會應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和生活情況,關心職工,讓職工從內心認可工會就是在切實的維護職工的權益,這樣職工才能接受工會,才能使職工團結到工會組織中去,才能使職工認可工會這個“家”,這樣工會才有生命力和號召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產生良性循環。同時,工會也要加強企業民主管理,堅持和完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充分體現職工的意愿,保障職工的權益;要堅持廠務公開制度,對于關系到職工利益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公開、透明;同時健全和加強勞動關系協商、預警機制,主動發現問題并提出妥善處理意見,努力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3]。
面對企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特點,企業工會能否有效地發揮其作用,這對于構建良好的職工關系,推動企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工會只有依靠職工,團結職工,把工作重點放到職工身上來,才能讓職工感覺到企業的溫暖,才能激發出職工的工作熱情,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