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理
(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廈鋪中學,湖北 咸寧 437600)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與深入,教育的理念變為了以學生為本,教師的使命也從傳授知識變成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及時改變自身的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將物理理論知識與課堂實踐相結合,加強初中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推動課堂的參與度。教師在設置教學計劃時,應當運用具有啟發意義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要結合課內外知識設置綜合性實驗,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實際工作時往往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關注度較高。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多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通過自身的語言習慣講述給學生,課堂中使用語言的專業性也較強,學生學習起來難度較大。物理學科是一門嚴密的理論型學科,而初中生的性格活潑,思想跳脫,所以在面對物理學科時會產生排斥心理,又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多是以理論知識講述為主,并不注重課堂的趣味性,這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使課堂教學的效率無法充分發揮。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積極優化自身的教學手段,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巧妙地設計課堂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吸收知識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所以課堂環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情況。當今的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多以理論知識講述和考試習題解析為主,并不注重物理學科的實驗性,所以就沒有過多的設置實驗環節。這種單一的課堂環境,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態度,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對于物理學習的熱情,在日后面對物理學科學習時也難以激發學習興趣。初中物理課堂當中也存在著部分實驗環節,但是在大多數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實驗的結果往往是已知的,因此,在實際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會忽略實驗的嚴謹性,有些學生甚至會為了達到相應的效果,簡化實驗步驟或是弄虛作假,這就喪失了實驗教學的意義,也會影響初中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物理教師應當改變當今單一的課堂環境,將課堂作為與學生溝通、交流、互動的平臺,也成為提升成績的有效途徑。
課堂氛圍可以直接感染學生,良好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相反的,沉悶的課堂氛圍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因此,教師應當創建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時多運用巧妙的語言,將專業性強的詞匯轉換成通俗易通的詞語,方便學生理解和記憶。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教學質量與教學進度的執行有著緊密聯系[1]。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自身專業性,積極進行課堂提問教學,與學生多多進行交流互動。通過提問的形式,充分掌握學生課堂學習的進度以及學習難點,并就難以解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將其進行分析與解答。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性,打開課堂,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加快教學進度,保證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初中物理教師應當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靈活設計課堂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獎懲制度,首先布置任務,讓學生完成,完成結果較好的學生可以得到適當的獎勵,完成結果不好的學生應當受到簡單的懲罰,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獎品可以是一些簡單的小卡片,例如,免回答問題卡、無條件休息五分鐘卡、指定他人回答問題卡等等,這種簡單的,具有趣味性的小獎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
以《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何時會發出聲音?聲音的大小和什么有關?聲音的特性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進行預習,從書中尋找答案,然后每位同學要將自己找到的答案進行整理,并根據每位同學整理答案的情況實行獎懲。比如王同學找到的答案簡潔且準確,教師就可以獎勵王同學免回答問題卡片一張,在遇到教師所提問題自己不擅長或是不感興趣時可以避免回答。這種具有趣味性的獎懲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新課改提出的“生本理念”指的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的授課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法是當今教學發展的潮流,也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有效措施。教師要將班級內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人數在4-6 人,然后進行教學活動,可以設計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內討論結果。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討論,可以相互分享彼此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將自己的想法與之相結合,拓展思維,開闊視野。
以《功和機械能》為例,教師在本章進行講解時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以小組為單位設置活動。首先提出問題“功的概念是什么?力做功的公式‘W=Fs’所表達的意義是什么?”學生要分組解決問題,然后每組要有一位學生就本組內的討論結果進行整理,最后在班級內分享。教師要依照每一組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評價,幫助學生準確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教師也要在課堂評價和指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2]。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會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也會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因此,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也是提升班級整體成績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針對式教學,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習與成長。小組合作學習法是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有效途徑,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
信息技術是時代的產物,也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教學模式符合當前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物理知識抽象且具有邏輯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會有難度,有時候教師講解的知識點無法引發學生的共鳴,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而多媒體教學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將抽象的物理知識以聲音、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方便學生直觀地感受物理知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例如《升華與凝華》這一章,這兩種物理現象分別是“物質從固體狀態直接變成氣體狀態”和“物質由氣體狀態直接變化成固體狀態”。它們不同于“融化”和“溶解”這種直接可以肉眼見到的現象,所以單純地通過教師的講述,學生很難充分理解,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手段的加持。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樟腦丸逐漸變小的視頻,和冰凌窗花或霧凇的形成視頻,讓學生充分理解什么是升華和凝華。然后教師在進行相關知識點提問,為學生鞏固知識記憶。教師要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在物理探究當中的思維靈活性[3]。物理知識復雜且抽象,因此,教師就需要多媒體的加持,向學生充分的展示物理變化的過程。初中物理知識點中除了《升華與凝華》的知識點,還有許多分子運動、天體運動等知識點,這時就更加需要借助多媒體形式,對學生進行物理教學拓展,有效地降低學生理解難度,提升學生的知識探究熱情和學習主動性。這種新奇的教學手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緩解學習壓力的同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物理學成績。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驗也是組成物理學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進行課堂實驗,將理論知識與實驗相結合,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自主實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探究欲望。學生也要從實驗中尋找自身存在的“物理基因”,養成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優秀學習習慣。
例如《二力平衡》,這一知識點教學時,無論教師如何講解,學生都無法深入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小實驗,一起來探究“二力平衡”概念以及條件。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不同重量的鉤碼和一輛滑輪小車,為學生講述實驗過程之后,組織學生一起進行實驗。首先,將小車放在桌子上,小車屬于靜止狀態,然后在小車兩旁掛上不同重量的鉤碼,鉤碼要垂直于地面,然后放開小車,小車將由靜止變為運動,改變了運動狀態。隨后在兩邊掛上同等重量的鉤碼,放開小車,小車將靜止。所得出結論“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大小必須要相等”。其次,做第二個實驗,將兩邊小車兩邊掛上等重的鉤碼,將小車扭轉一個角度,使小車兩邊的細繩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線上,放開小車,小車將會旋轉,待小車靜止后,兩邊的細線會回到同一直線。這時得出的結論是“要使兩個力相互平衡,兩個力的方向必須是要在同一直線上,且相反”。因此,得出二力平衡的概念“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綜上所述,物理是一門難度較高、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改善當今的初中物理課堂環境單一、氛圍沉悶的現狀。首先,教師應當轉換自身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設置小組學習法和獎懲制度,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其次,要積極運用實驗教學,并將信息技術與課堂相結合,創建活躍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模式。教師應當將物理課堂作為學生自我發展、能力提升的平臺,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