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偉
(金華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浙江 金華321000)
近年來,很多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食品安全鑒定質量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為了更好更快地對生鮮食品品質進行鑒定和檢測,保證食品的安全,無損快速檢測技術被應用到生鮮食品品質鑒定當中,有效促進了食品品質鑒定水平的提升。筆者將圍繞無損快速檢測技術的多種應用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論述,以供研究和參考。
所謂的無損檢測技術即非破壞性檢測,就是在不破壞待測物質原來的狀態、化學性質等前提下,為獲取與待測物的品質有關的內容、性質或成分等物理、化學情報所采用的檢查方法。傳統的檢測方法通常都需要將分析物進行破壞處理,才能進行有效準確的檢測,而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就是在傳統的檢測方法上進行優化和改革,可以在不破壞檢測物的前提下,提升檢測速度,降低檢測污染,減少檢測分析成本,更好地滿足食品檢測的要求。
生鮮食品已成為中國當前需求量較大的食品之一,考慮到生鮮食品的特殊性,為了更好地保證生鮮食品的品質,有效避免假貨、次貨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更好地滿足生鮮食品品質鑒定無損的要求,就要利用無損快速檢測技術進行有效檢測,提升生鮮食品的品質和安全,促進生鮮食品品質鑒定效果的提升。在生鮮食品品質鑒定過程中,可將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分為幾個類別,以檢測機制作為劃分依據看,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可以分為光學法、聲學發及力學法、X射線法、電學法及電磁法、傳感器法以及其他檢測方式等,同時,在這幾種類別下,還可以進行細化,接下來,筆者就將針對以上幾個無損快速檢測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明確各個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在生鮮食品品質鑒定中的應用效果。
所謂的光學法,就是指一類以光輻射能與物質相互作用(發光、吸收、散射、光電子發射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利用光學法對生鮮食品品質進行鑒定,主要可以分為可見近紅外光譜法、拉曼光譜法、光學成像技術以及太赫茲法等四種。
可見近紅外光譜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生鮮食品的成分、品質等進行檢測和鑒定。通過建立相應的化學信息模型,對生鮮食品中的成分色調、飽和度、光亮度進行測定,并與模型參數進行比對,從而對生鮮食品進行評估。
拉曼光譜法。這種方法是以拉曼散射效應為依據開展的光譜分析技術,利用化學鍵中的振動模式來對食品中的基團種類進行鑒定和檢測,可以有效地實現食品的無損快速檢測效果,同時還可以對食品的新鮮程度進行評估,對食品中的三聚氰胺也有很好的監測效果,可以更快更準地對食品進行篩查,以獨特的優勢被廣泛應用到生鮮食品品質鑒定的實踐當中。
光學成像技術。通常情況下,光學成像技術有計算機視覺技術以及高光譜成像技術兩種。光學成像技術是將光譜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更好地提升生鮮食品檢測的效果,在實際檢測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是以光學成像傳感器獲取食品圖像,代替原有的人眼對生鮮食品進行信息的獲取,再利用相應的圖像處理技術對食品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建立相應的檢測模型,對生鮮食品進行系統化的檢測管理。高光譜成像技術就是將圖像處理技術和光譜分析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準確地獲取生鮮食品的空間分布和光譜信息,更好地對生鮮食品的含量、狀態以及成分進行準確的檢測。
太赫茲法。這種食品檢測技術是指利用太赫茲波的高穿透性、低能性和非破壞性等特點,對生鮮食品進行有效的檢測和鑒定,有效地對生鮮食品上的各種農藥進行檢測,更好地保證生鮮食品的安全,更多地應用在生鮮食品違禁物添加檢測方面。
聲學法和力學法也是生鮮食品鑒定檢測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無損快速檢測技術中的重要部分。聲學法是指利用聲波傳播過程中的反射、散射、吸收、透射等特點對生鮮食品進行檢測。力學法就是從食品力學方面的一些特征,如硬度、振動、彈性等,對生鮮食品進行相應的檢測。在利用聲學法以及力學法對生鮮食品進行檢測鑒定過程中,要對生鮮食品中的各個樣品數據與目標參數進行比對,更好地對生鮮食品的特性進行分析,保證最終無損快速檢測的結果和質量。
X射線法主要是利用X射線的高透性特點對生鮮食品內部的一些構造和缺陷進行檢測,利用X射線成像將生鮮食品內部構造進行呈現,然后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對生鮮食品進行有效的分析,檢測生鮮食品的性質。在進行X射線生鮮食品檢測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生鮮食品進行合理的檢測,對生鮮食品包裝中的各種異物進行檢測和分類,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生鮮食品包裝異物的屏蔽,更好地提升X射線檢測生鮮食品的效果和質量。
在無損快速檢測技術中,電學法和電磁法也是非常常見的監測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對生鮮食品品質進行檢測和鑒定,在實際生鮮食品檢測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電學法。電學法就是對生鮮食品的電阻抗、電導率以及介電常數等特征進行檢測,以鑒定生鮮食品的品質水平。利用電學法對生鮮食品進行檢測,可以有效檢測生鮮食品中的含糖量和含水率,利用生鮮食品中不同的水、糖所反映出來的參數特性,對生鮮食品的成熟度和品質進行評估,更好地提升生鮮檢測的質量和效果,操作方法較為簡單,操作時間短,對生鮮食品不會造成破壞。
電磁法。電磁法就是對生鮮食品的電磁場中的電磁特性和參數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對生鮮食品的品質進行檢測和鑒定。常見的電磁法有核磁共振方式,核磁共振的原理就是原子核在保證磁距不為零的情況下,在直流磁場作用下進行能量的吸收,產生原子核能,根據縱向、橫向馳豫以及自旋回波等參數來對生鮮高分子結構和性質進行分析,對生鮮食品進行有效的評估和檢測。利用這種核磁共振技術可以對生鮮食品中的水、脂肪等含量進行測定,更好地提升生鮮食品鑒定的速度和準確率,同時也可以保證生鮮食品檢測的安全。另外一種電磁法是電子自旋共振,是一種不配對電子磁矩而產生的電磁共振技術,在實際的生鮮食品檢測中,被廣泛應用于輻照食品的檢測當中。利用這種電子自旋共振技術,可以對一些肉類進行有效的檢測,更加準確快速地判斷出肉類受到輻射的情況,保證生鮮食品的檢測質量和安全。
傳感器法是無損監測技術中的重要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電子鼻和電子舌技術,利用物理和化學傳感器進行;第二種是生物傳感器技術,對生鮮食品進行有效的檢測和鑒定。
電子鼻和電子舌技術。電子鼻和電子舌檢測技術在中國當前肉類、蔬菜類以及水果類的生鮮食品檢測中有著廣泛應用。所謂的電子鼻,就是一種氣味掃描儀,以特定的傳感器和模式識別系統快速提供被測樣品的整體信息,模擬動物的嗅覺器官對生鮮食品進行有效檢測。而電子舌是模擬人的舌頭對待測樣品進行分析、識別和判斷,用多元統計方法對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快速地反映出樣品整體的質量信息,實現對樣品的識別和分類。利用電子鼻和電子舌對生鮮食品中的特性進行檢測,對生鮮食品的新鮮度進行分析,建立相應預測模型,建立神經網絡模型對生鮮食品進行分析和判定,有效提升生鮮食品的檢測效果和質量,在保證生鮮食品不被損壞的基礎上,對生鮮食品的品質、新鮮度進行預測。
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也是生鮮食品品質鑒定應用非常廣泛的技術之一。可以對生鮮食品中的各種成分、添加劑以及毒害成分進行有效的檢測和鑒定。利用納米生物傳感器對奶制品中的氯霉素進行測定,收集光譜中的各種氯霉素的數據,建立相應的模型進行數據的分析,對奶制品中的各種有毒有害成分進行檢測和判定,提升奶制品檢測的質量和效果。
除去上述幾種主要的無損快速檢測技術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檢測方式。對于生鮮食品中一些有毒有害的微量元素的鑒定,可以利用試劑盒進行快速的檢測,快速檢測和判定食品中的有毒物質。但是相比于其他的檢測方法,這種檢測方式穩定性較低,重現性較差,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更好地促進生鮮食品品質鑒定水平的提升。
綜上所述,生鮮食品品質鑒定過程中,想要更好地提升食品品質鑒定的效果和質量,提升中國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就要利用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對生鮮食品品質進行鑒定,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應用方法,利用先進有效的無損快速檢測技術對生鮮食品進行檢測,加強相應檢測技術推廣和應用效果,促進中國無損監測技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