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如今,學術界和媒體界對于全媒體記者并沒有統一的規范化定義,但對全媒體記者的基本概念和含義達成了共識,就是全媒體記者一定要擁有掙脫媒體禁錮的能力,是將采訪、編輯、攝影、制作、運用等技能融為一體的全方位新聞人才。伴隨著國內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結合發展及聯動傳播,將來社會對于全媒體人員的需要也會越來越多。因此,文章主要就全媒體記者的專業素養及培育策略開展分析,以期對我國媒體產業人才的培養有所幫助。
1.資源協調和信息整合能力較強。資源協調和信息整合技能較強是融媒體大背景下全媒體記者必備的基本專業素養,這是保障記者適應各種媒介融合環境的關鍵基礎。在融媒體大環境下,多種途徑信息交織、多類型內容呈現、多媒體聯動傳播是如今新聞傳播的現實情況,全媒體記者一定要具備過硬的資源協調及信息整合水平。
一方面,全媒體記者應該實時掌控各種新聞信息途徑的信息資源,這就要求記者擁有十分高的資源協調水平,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可靠、精準、真實的信息資料,這就是融媒體增強新聞傳播效果與品質的前提。
另一方面,融媒體大背景下,信息傳播的手段與途徑也體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全媒體記者對從各個途徑所獲取的信息應該迅速開展挖掘與整合,同時還要利用各個平臺完成傳播,所以信息整合能力十分重要。
2.新聞敏銳度和信息辨別能力過硬。新聞敏銳度及信息辨別能力過硬是融媒體大環境下全媒體記者必備的專業素養。
在信息化社會,多種信息的傳播呈現出速度快、時效性強等特點,信息變化十分快速,同時新聞信息的焦點轉換速度也非常高,所以,對于全媒體記者而言,一定要擁有十分敏感的新聞洞察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切實滿足受眾多種多樣的需求,將信息具體直觀地呈現在受眾的眼前,從而推動新聞媒體產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靈敏的新聞洞察力可以輔助全媒體記者緊緊抓住時機,切實增強媒體產業的實際影響力,最終產生正向、積極的輿論引導。
較強的信息辨別水平是保障全媒體記者分辨信息真假的關鍵能力,可以迅速分辨出什么是受眾需要的、擁有一定價值的信息,保障新聞傳播媒體能夠傳播高品質的內容。
在融媒體大環境下,各種信息交織、傳播途徑豐富多樣、媒體平臺形形色色,所以,全媒體記者一定要在采訪、編輯、制作的環節中堅持職業準則,抵抗住誘惑,保障新聞內容的精準性、可靠性與時效性。
1.轉換傳統新聞傳播觀念,增強記者新媒體應用能力。快速轉換傳統的新聞傳播觀念是融媒體環境下提高全媒體記者自身專業素養的基礎。
首先,要加強對新聞媒體平臺的認知。在融媒體大背景下,各個種類媒體平臺自身的新聞傳播性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新聞傳播水平也在提高,在各個新聞媒體平臺的聯動傳播形式下,新聞媒體平臺原本的傳播機制得以重建,所以全媒體記者一定要轉換以往的傳播理念。
其次,要強化對全媒體記者自身專業素養的認知。在專業素養上,全媒體記者一定要擁有較強的采訪、編輯、攝影、制作與新技術應用等多種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可以契合融媒體社會不斷發展的要求,制作出更符合廣大受眾需要的新聞內容。
最后,要重視增強記者自身的新媒體應用能力,學會對新媒體設備的運用。
2.加快培養記者的信息處理能力及綜合采編能力。加快培養記者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是如今融媒體環境下增強全媒體記者主要專業素養的有效策略。
第一,對記者開展培訓,安排信息處理能力培訓項目,讓記者知曉怎樣使用新聞采訪編輯流程,并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從而真正增強自身的采訪編輯能力。
第二,和其他媒體的工作人員開展溝通交流,邀請優秀記者來講課,舉辦各式各樣的知識、技能、素質、能力大比拼活動,使全媒體記者掌握新興的傳播手段與方式,從而可以切實提高其信息分辨能力,提高記者隊伍的整體采編水平。
3.增加培育全媒體記者的資源投入。若是想擴大對全媒體記者培養資源的投入,就一定要提供給全媒體記者越來越多的培訓空間,提供更優質的培訓資源,派遣優秀全媒體記者去其他媒體單位學習,了解他們工作的方式與方法,從而真正增強全媒體記者自身的素質素養。
總而言之,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躍式發展,我國傳媒行業步入了媒體融合的嶄新時期。新興媒體憑借著高效、便攜、互動等優勢迅速普及,傳統媒體紛紛與新媒體合作,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全新的輿論生態已經形成。在融媒體時代激烈的傳媒競爭環境中,主流媒體記者轉型為新媒體記者,他們迫切需要提升采編能力,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高輿論引導的能力。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彼此間的融合發展、聯合傳播是如今融媒體大環境下的必然趨勢。記者一定要轉換傳統新聞傳播觀念,增強新媒體應用能力,加快培養信息處理能力及綜合采編能力,媒體單位也要加大培育全媒體記者的資源投入,從而真正讓融媒體時代的全媒體記者具備過硬的素質素養與專業能力,去面對更多更大的挑戰,切實推動我國融媒體產業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