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雙
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精神文化需求,電視節目的種類和形式越來越多,數量也在快速增長。為了迎合人們的喜好,電視節目越來越趨向于娛樂化。文藝節目作為電視節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電視節目中的作用、地位日益突出。一檔優質的電視文藝節目不僅能夠向人民群眾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能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發展,幫助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電視文藝節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教化意義,例如影響某個地區的風俗文化、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由此可見,電視文藝編導不僅要具備較好的政治素養,還要具備文藝修養、文化知識、文藝審美等綜合素養。只有這樣,文藝編導才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媒體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競爭中,一些媒體因未抓住時代機遇而被淘汰,一些媒體則因坐上了時代“順風車“獲得了新的發展。這種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市場競爭,更多地被定性為良性競爭。通過良性競爭,電視媒體行業獲得了新的發展生機,而電視文藝編導的綜合素質提升則是關乎電視文藝節目未來發展的關鍵原因。提高電視文藝編導的知識文化修養,不僅能提高電視文藝節目的整體質量,還能通過電視文藝節目向社會群眾傳播文化知識,潛移默化中提高群眾的文化修養。互聯網將整個世界連為一體,也加快了各種文化的融合與發展,這樣的時代背景不僅拓寬了人們視野,也豐富了電視文藝節目的表達形式。電視文藝編導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從不同的文化中獲得靈感,并將其融入電視文藝節目制作中,能為電視文藝節目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電視文藝節目在所有電視節目類型中占比較大,而且由于幾乎每家每戶都有電視,因此電視文藝節目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非常明顯。電視文藝編導提高自身政治素養,能完美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正能量融入文藝節目中,通過節目潛移默化地熏陶群眾,幫助群眾培養正確的“三觀”。
電視文藝節目的內容大多取材于社會實踐,因此能真實反映社會的美好和丑陋。文藝編導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審美能力,才能感知出該電視節目內容是否符合群眾喜好,是否能影響人們的情感,與群眾產生共鳴。電視文藝編導會參與到電視文藝節目制作的整個流程中,例如確定制作班底、選擇節目主題、制定節目策劃案、提出剪輯意見等。電視文藝節目編導在整個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掌握著較大的話語權,電視文藝節目編導具備較強的文化審美能力,能借鑒其他文藝節目的成功經驗,將整個文藝節目有序、全面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最大程度地提高電視文藝節目質量,讓觀眾在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中找到情感共鳴,升華思想,提升個人素養。在策劃某檔電視文藝節目時,編導首先要分析該類電視文藝節目是否具備市場優勢,節目內容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目選題角度是否新穎,節目所呈現的畫面是否美觀等,這些最基本的判斷都要以電視文藝編導的文化審美能力為基礎。
當電視文藝節目開展戶外采訪或戶外直播時,現場會有多個崗位工作人員。在這種情況下,電視文藝編導只有具備較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及強大的組織能力,才能統籌安排好各崗位的職能。
例如,戶外直播很容易讓現場各部門手忙腳亂,文藝編導要充分調動主持人、演員、燈光師、攝影師、道具師等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擔綱本身職責的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由于現場的部門和活動人員過多很容易出現矛盾和沖突,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編導要通過緩和雙方關系保障節目的繼續拍攝。例如,攝像師在拍攝過程中與導演發生沖突,兩人想要的拍攝方式和拍攝效果皆不同,當出現這種分歧時,電視文藝編導需進行調和。劇組內的所有成員必須以導演為中心,按照導演的想法進行拍攝,但導演也可以適當聽取其他人員的意見和想法。通過調和,文藝編導能夠找到雙方的一個平衡點,讓雙方在毫無芥蒂的情況下繼續開展拍攝。若想通過溝通交流解決所有問題,文藝編導不僅要具備溝通能力,還要具備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
文藝節目大多為綜藝類型,但其他形式的文藝節目數量也不少。所有的電視文藝節目都是面向群眾、面向社會,因此會受到不同學歷、不同經歷的受眾的評論。就某一部文藝作品來說,可能有人喜歡,也可能有人厭惡,文藝編導無法統一所有人的思想。因此,文藝編導不論在面對群眾的批評還是贊美時,都應保持一顆平常心,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堅持本心,為社會創造更多更好的文藝作品。
綜上所述,電視文藝編導的綜合素質會對電視文藝節目質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電視文藝編導必須具備知識文化修養、政治素養、文化審美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只有這樣,電視文藝編導才能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具有價值的電視文藝作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