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樹人小學教育集團四(8)班 阮嘉航
指導老師 張卓程
在紹興古運河邊上,有個運河園,它是一個綜合性園林。周日下午,我跟著爸爸一起游運河園。
步入大門,迎面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刻著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運河紀事”。順著長短不一的青石板鋪成的石徑往前走,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石頭的世界。只見沿途擺放著一塊塊精雕細琢的大石碑,上面有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有各式各樣的古樂器具,有張牙舞爪的獅虎、麒麟,還有各種記述運河史事的石刻圖文牌……這些石碑年代久遠、古樸渾厚,雖然飽經風霜,但是依然栩栩如生。
游走于園中,只見幾座古石亭散落各處,這些石亭形狀各異,全部用石板搭建而成。別看它們破陋寒磣,貌不驚人,卻都曾是運河邊上船夫、纖夫和旅客的休息之地,從亭柱上刻著的對聯“風吹雨打從此息肩,熙往攘來暫行駐足”,可以想象它們曾經為多少長途跋涉的勞動人民阻擋過風雨。
往前走,運河園里還有一大景觀,就是“古橋遺存”。從光緒丙午年的烏龍橋到民國時期的中興橋,還有錦鱗橋、鳳林橋、鐘堰橋、承福橋……或高大或秀麗,或雄偉或簡樸,姿態不一。這些古橋都是從異地搬遷移建的,有些橋只剩下了一部分構件。這里就是一個紹興古橋博物館,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古代匠人的心靈手巧,體會到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時間在物件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我們不能遺忘運河,不能忘記我們來時的路。作為紹興人,我們要不斷弘揚紹興人民的治水精神和理念,把我們紹興悠久崇高的古越文化和水文化精神發揚光大。
不知不覺,日已西斜,夕陽的余暉照在那一座座石橋上,為石橋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倒映在運河中顯得格外美麗。運河園就是我們越州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金老師的話】
這篇《游運河園》,以游覽順序為線索,先后寫了“牌坊”“石碑”“石亭”“石橋”四處景點。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小作者的過渡也非常自然,先是“步入大門”,接著“順著長短不一的青石板鋪成的石徑往前走”,然后“游走于園中”等,把游覽過程寫清楚了。至于景物的特點,因為古運河歷史久遠,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而運河園其實就是一個古橋博物館,所以小作者處處體現其“古樸渾厚、飽經風霜”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