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崢 湯寧沙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8)
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很多先進管理理念,以及現代化管理理念不斷深入,使得以人為本理念成為新時期發展下的主流理念。醫院作為我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地,需要將人才的力量與優勢發揮出來,因此,要落實人力資源管理,將人才安排在最為適合的工作崗位中,認真對待各環節工作。高質量完成工作內容,促使醫院可以朝著更好方向發展。
從當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中可以看出,通常情況下主要是將人才管理以及人才開發,作為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點工作。利用更加完善且全面的人力資源開發計劃,以及醫院文化建設,將醫院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全面激發出來,從而實現對人力資源的科學合理安排,這樣才能確保員工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完成各項工作。
以人為本理念實際上就是將人才作為核心,注重對員工基本生活需求與工作需求的滿足。當前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逐漸朝著現代化方向、集約化方向發展,在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基礎之上,將很多新內容融入到其中,融入的內容能夠確保符合社會與時代發展具體情況,例如,人力資源未來發展情況的分析預測、人力資源培養、人力資源開發等。將人力資源與現代科學技術、先進技術之間進行相互結合,在具體人力資源開發工作的落實中,能夠將人力資源開發、創新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內容,將醫院內人才的智慧、價值發揮出來。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促使醫院內各項工作都可以更好完成。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激烈,企業為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實現自身的更好發展,會將以人為本理念應用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而醫院屬于事業單位與企業性質存在很大不同,醫院在發展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這使得醫院具有公益性特點。基于此,醫院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能夠對以人為本理念進行合理應用[1]。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對人才的開發與利用,實現醫院與人才雙方共贏,這樣才能推動醫院更好發展。
對于以人為本理念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體會,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與分析:
(一)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中,通過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促使人才在醫院發展過程中能夠占據重要地位,并將自身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在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中可以看出,更加重視的是對人才的開發,以及對人才的利用,要將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積極性全面調動起來,對社會歷史發展中人類發揮的積極作用能夠起到一定肯定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以人為本理念屬于一種價值取向,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更加重視尊重人民、解放人民、依靠人們人民的理念。以人為本實際上還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過程中,要對歷史觀以及人類史觀進行充分考慮[2]。將以人為本理念融入到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當中,可以實現對人才的全方位開發與利用,確保人才發展目標能夠與醫院發展目標之間保持相同。醫院在發展期間還要肩負挽救生命的職責,而以人為本可以將醫院發展的內在價值充分展現出來。
(二)以人為本理念也是醫院醫療體系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衛生領域取得非常耀眼的成就。在未來十幾年里,醫療領域將要面臨“智能醫療”的重要戰略轉型時期,這也是全世界范圍內醫療體系將會面臨的挑戰。在醫療事業未來發展中,對于當前體制下醫療存在的各類問題,需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將真實內容反饋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以人為本理念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3]。在“智能醫療”發展中,要將以人為本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因為醫療事業的發展本身就是為人提供服務。通過對先進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不同醫療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推動我國醫療事業可以朝著更好方向進步。
(一)創建科學運營體系
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中,為促使以人為本理念可以得到更好應用,要創建科學合理的運營體系,使得醫院內人員結構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障。在具體工作開展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1.創建完善運營管理體系。針對醫院發展需要各相關部門能夠對自身工作重要性有正確認識,各級部門可以聯合制定相應指導文件,為構建規范化現代醫院管理體系提供方向。在這一過程中,要結合衛健委最新的醫療改革防范進行,對于醫院在人力資源管理、內部分配以及運營管理中,給予更多自主權,這樣醫院自主經營靈活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構建醫院綜合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以及院長培訓認證體系,同時將第三方績效評估方式引入到醫院發展中,針對院長在任職期間內所做出的貢獻,工作情況進行多方面評估,鼓勵對主要負責人實行年薪制。在激勵機制、約束機制以及績效考核制度的構建中,要將以人為本作為重點與關鍵,保證各個制度、獎懲,能夠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將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全面調動起來,增強人才對醫院與自身工作的忠誠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才流失情況出現[4]。除此之外,在運營管理體系的建設中,要結合以往運營管理體系展開,即使傳統運營管理體系已經不適合當今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但是在其中仍然有很多有效條例,可以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有效引導。因此,需要在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基礎之上,將更多新的內容融入到其中,保證運營管理體系的完善性與合理性。
2.強化人事制度改革。從實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中不難看出,很多醫院采用的主要是人事行政管理模式,該種模式在近些年人力資源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一定的規范性特點,但該種管理模式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醫院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在管理期間要對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進行合理應用,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目標與醫院整體發展戰略目標之間的有機結合,并對編制管理方式進行創新,采取不同編制管理相結合制度。并落實聘任制與競崗制,聘用制工作人員可以擔任行政管理職位與后勤管理職位,雇傭的專業技術人才要擔任信息技術人員職位,而中層干部可以采用競爭錄用的方式[5]。結合國家出臺的相關規定,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創新、改革人事制度,并對各層級員工的綜合待遇情況充分考慮。內部分配應充分體現醫、護、技、藥、管等崗位差異,兼顧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向關鍵和緊缺崗位、高風險和高 強度崗位、高層次人才、業務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績的醫務人員傾斜,要充分體現 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的價值,合理拉開收入差距,避免平均主義。適當提高低年資醫生的薪酬水平,統籌考慮編內外人員薪酬待遇。在實現人才優化配置,落實差異化待遇的同時,要重視醫院內部工作氛圍以及員工之間的關系,保證可以站在員工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可以留住更多人才。
3.始終堅持科學考核,對考核標準進行量化。對衛生技術人才的職稱結構進行定量考核,醫院方面要對定量指標進行定期填寫,對醫院衛生技術人員職稱結構,以及醫護比例能夠有正確認識,這樣可以為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提供量化數據保障。通過有效考核,促使員工能夠對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有全面認識,在未來工作中,能夠改變工作方式,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在以人為本理念廣泛應用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要將創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作為一項重點工作[6]。在實際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做好基礎衛生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要對全科醫生進行重點培養。醫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專業能力情況以及工作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未來發展計劃,并對員工培訓目標做出明確,定期做好評估工作。對于不同層級員工,要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幫助員工掌握更多專業知識,促使員工可以更好完成各項工作。
2.針對醫院院長需要落實職業化培訓,確保院長的管理核心作用能夠被全面發揮出來。通過對院長的職業化培訓,強化院長責任心,對自身工作內容、重要性有正確認識,在未來工作中,能夠端正自身工作態度,對醫院內各環節工作做出科學合理規劃,實現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高精尖醫護人員,要為其提供更多外出學習機會與交流機會,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養,這樣可以在醫院中組成高素質的專業醫療團隊。各科室主治醫師、主管護師,是醫院內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鼓勵此類人才參與到繼續教育學習當中,跟上社會發展步伐與時代發展步伐。每年的繼續教育不僅僅要達到相應學時,而且還要對所學內容落實考試。
3.初級醫護人員,以及新晉升醫師,在醫院中可以采用“傳幫帶”方式,提高專業水平。在上崗之前,要落實上崗前培訓考試,保證考核通過后才能進入到崗位工作。導師在幫帶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培訓時間、培訓費需要確保。這樣才能實現培訓工作的全面落實,提升工作人員素養。
(三)確保員工生活需求
醫院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使得員工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員工生活得到保障,那么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中。在關注員工訴求,確保員工日常生活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要創建相應薪酬體系,構建薪酬激勵機制,該薪酬激勵機制要與員工職責、績效、工作態度等方面相掛鉤。領導者、管理者在日常工作開展中,要及時與員工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傾聽并了解員工訴求情況,對醫院內不同層級員工的收入進行合理分配,保證公平、公正。禁止將醫務人員的工資與藥品、檢查之間相掛鉤,這樣才能更好完成相應檢查工作。
2.員工的基本住房、休息場所需要保證。醫院方面可以結合相關規定,為員工提供宿舍、休息室等,還可以提供公租房保障以及租房補貼,使得員工基本生活需求得以保障。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管理是醫院發展中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要將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應用到其中,實現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醫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