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萍
小學階段常見的作文主要有五種類型:寫人作文、敘事作文、寫景作文、狀物作文和想象作文。其中,寫人作文貫穿了三至六年級整個階段,因此,寫好寫人作文特別重要。可怎么才能寫好寫人作文呢?有的同學認為,寫人就是將人物的外貌特征等簡單地羅列出來;有的同學則用籠統的語言寫一兩件事例,來體現人物的性格……因此,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就會顯得刻板、單薄,不夠立體和鮮活。
寫人作文指的就是對人物形象進行描寫,要求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人物的外貌、性格、特長和愛好等具體描繪出來的文章。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在這方面,兒童作家冰心具有非常明顯的風格,值得我們學習。冰心在刻畫人物形象時,將質樸的語言和白描手法相結合,廖廖數筆,人物形象就會鮮活地躍然于紙上。
本文中,我們將以冰心的散文名篇《小桔燈》為例,了解一下她是如何刻畫出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制作小桔燈的小姑娘。
寫人離不開寫事。通過描寫具體事例,可以從側面很好地表現人物形象,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寫的事例不能隨意地選取,而是通過選擇相關的事例,來凸顯我們所要表達的主題。比如《小桔燈》一文中,就寫了兩件具體的事例來表現小姑娘的性格特征。
文中寫的第一件事例,是一個小姑娘為了給“媽媽”找大夫,來到鄉公所給醫院打電話;第二件事例寫的是在“我”臨走時,小姑娘為“我”制作了一盞小桔燈,方便“我”走夜路。
這兩件事例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立體而形象地刻畫了一個雖然身處于苦難之中,卻勇敢、鎮定、樂觀的小姑娘形象。下面我們來看看冰心是如何在文中運用這三種描寫方法的。
例如,《小桔燈》第三自然段寫道:
我在她桌前坐下,隨手拿起一張報紙來看,忽然聽見外屋板門吱地一聲開了。過了一會,又聽見有人在挪動那竹凳子。我掀開簾子,看見一個小姑娘,只有八九歲光景,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唇,頭發很短,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墻上的聽話器,看見我似乎吃了一驚,把手縮了回來。我問她:“你要打電話嗎?”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點頭說:“我要××醫院,找胡大夫,我母親剛才吐了許多血!”我問:“你知道××醫院的電話號碼嗎?”她搖了搖頭說:“我正想問電話局……”我趕緊從機旁的電話本子里找到醫院的號碼,就又問她:“找到了大夫,我請他到誰家去呢?”她說:“你只要說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會來的。”
本段文字中,作者通過“瘦瘦的蒼白的臉”“凍得發紫的嘴唇”“穿一身很破舊的衣褲”“光腳穿一雙草鞋”等質樸的外貌描寫,交代了小姑娘的外貌特征,向讀者初步展示了一個饑寒交迫、窮苦的小姑娘形象。這段外貌描寫也為后文塑造小姑娘堅強鎮定、積極樂觀的性格特征做好了反襯和鋪墊。
例如,《小桔燈》第六自然段(部分)寫道:
我輕輕地問:“大夫來過了嗎?”她說:“來過了,給母親打了一針……她現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要來的。”我問:“她吃過東西嗎?這鍋里是什么?”她笑說:“紅薯稀飯——我們的年夜飯。”
第九自然段寫道:
我贊賞地接過,謝了她,她送我出到門外,我不知道說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說:“不久,我父親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母親就會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畫一個圓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們大家也都好了!”顯然地,這“大家”也包括我在內。
這兩處表達安慰的語言描寫,總共在文中出現了兩次:小姑娘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要來的”,這是第一次出現。體現了小姑娘的懂事和體貼。第二次出現于小姑娘說“不久,我父親一定會回來的。那時我母親就會好了,一定!”“我們大家也都好了!”之時,表現了小姑娘的積極和樂觀,也說明她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例如,《小桔燈》第八自然段(部分)寫道:
我站起來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極其敏捷地拿過穿著麻線的大針,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對地穿起來,像一個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著,又從窗臺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蠟頭,放在里面點起來,遞給我說:“天黑了,路滑,這盞小桔燈照你上山吧!”
文中運用“拿”“穿”“挑”“點”“遞”等動詞,生動地描述了小姑娘制作小桔燈的經過,從側面體現了她鎮定、獨立的性格特點。
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看出,冰心通過這三種描寫方法,將列舉的兩件事例寫得飽滿而充盈,從側面刻畫了小姑娘的形象,使其更加鮮明和立體。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比如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大家可以根據文章的具體需要,進行適當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