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廣耀 賈寧
笨蛋十笨蛋=?
□白嘉欣
“快,快傳球!好,投籃……唉,真笨!”雖然參加籃球比賽的都是我們班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可是他們一個個都是外行,都不會打籃球,更不要說對手三班還有個身高1.65米的杜一寬。唉,這讓我這個籃球迷在場外干著急。你瞧,杜一寬快攻籃下,閃過防守后,快步上籃,連連得分,一個人凈得16分。你說氣不氣人啊!而我們班的男生都像吃了“啞炮”,一個球也投不進。雖然我們班的李哲平時和杜一寬一起打球,知道杜一寬的“致命弱點”,可他就是死活不愿上場,說他怯場。都什么時候了,還講這種話,真氣人!慢慢地,三班越打越靈活,嚴密防守,強攻內線,個個身手不凡,最后以19:2戰勝我方,獲得冠軍。同學們詼諧地說:“笨蛋+笨蛋=笨蛋群體!”唉,聽到這句話,心里真不好受哪!
一名班級榮譽感極強的球迷,看一場“不爭氣”的男籃比賽時,充當了“現場報道”和“即席評論”的角色,將其所見、所聞、所感濃縮于一篇三百多字的習作之中,讀來較為精彩。尤其是小作者駕馭文字、描寫賽場內外場景和選材的能力,讓人感到欣喜。
習作運用輕松活潑的語言,描述了一場籃球比賽。節奏明快,既提高了表達效果,又體現了小作者的語言風格。不過,習作雖然一氣呵成,結構也較為清晰,但是沒有合理地劃分段落,節奏被“擠作一團”的內容給弱化了。
另外,習作的內容也不夠充實,給人一種“匆匆忙忙”的感覺,這也影響了習作的整體質量。
笨蛋十笨蛋=?
□白嘉欣
“快,快傳球,……”
“好!投籃……唉,真笨!”笨蛋!大笨蛋!一群笨蛋!
——這是誰在“罵場”呀?我。罵誰呀?我們班那群參加籃球賽的隊員唄!雖然他們都是班里“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但是他們只要一上賽場,一個個就成了“無能之輩”,更不用說挑戰三班的“小虎隊”了——僅對方那個身高1.65米的杜一寬,就沒有一個人能防住,讓他在場上如入無人之境。唉,如果讓我解說這場籃球賽,我肯定將我們班的這群“笨蛋”罵得“狗血噴頭”。他們的表現,讓我這個球迷在場外干著急。
瞧,你瞧,杜一寬躍起截球,快攻到“禁區”內,然后閃過防守,快步投籃……得分!沒多久,他一個人就得了16分。你說氣不氣人!再看我們班的男子漢們,一個個就像吃了“啞炮”,在場上“張牙舞爪”,大半天才進了一個球,真可憐!還有我們班那個李哲,他平時和杜一寬整天在球場上“瘋”,深知杜一寬的“致命弱點”,而且,李哲身高1.68米,輕易就能給對手一個蓋帽,可他今天死活不愿上場,一個勁兒說自己“怯場”,連我都沒有“請”動他。都什么時候了,還置班里的榮譽于不顧?真氣人!瞧!對方的“小虎隊”越打越靈活,5只“小虎”或嚴防死守,或內線強攻,或攔截斷球,每個人都生龍活虎,轉眼間,就以19:2的“戰績”將我們班的“英雄們”趕下了“擂臺”……
唉,“鳴金收兵”后,我得出一個結論:“笨蛋”+“笨蛋”=“笨蛋群體”!
名師點評
修改后的習作,保留了原習作的內容和語言風格,與原習作相比,以下幾個方面有了明顯提高:1.合理地劃分了段落層次,文章的節奏感明顯增強。以“我”的一串“場外指導”和“即席評論”開篇;接著,小作者將“鏡頭”轉向場內,介紹雙方在競技水平上的差距;然后分析和介紹我方處于弱勢的主要原因;最后,交代“戰績”,進行點題。這樣安排結構,使得段落分明,層次井然。2.內容更充實。習作運用了描述、議論、抒情等寫作方法,雖然擴展了篇幅,但是其表達效果也隨之提高了。3.進一步“發揮”了“我”的“作用”:評論和介紹、解說、透露“內幕”、報告“戰績”、得出結論。這些情節都通過“我”的觀察、思考和評論銜接起來,增強了比賽的真實性和“現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