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慧
(深圳市文化館,廣東 深圳 518000)
從我國目前各地區文化活動的發展狀態來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工作尚不完善,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相關人員長久的開展活動,注重各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建設,才能夠真正地創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文化活動建設是提升群眾文化基礎的重要環節,對于城市的文化發展而言具有著關鍵性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當重點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探討相關策略,很多地區的相關部門已經對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制定了相關的要求,可以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加快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速度,讓各個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更加完善。
群眾文化活動指的是在政府引領下,群眾積極參與的社會文化活動,屬于社會文化建設中的無形資產。對于當前的社會而言,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立非常重要,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只有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發揚屬于城市的文化特色,創新文化活動形式,才能真正地提升群眾文化活動質量。雖然人們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高,但是面臨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群眾文化活動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壓力提供了良好的排解方式,通過群眾文化活動也能強化社會人員的整體文化素質,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情況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文化活動在城市的發展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當前我國也在開展著許多能夠提升群眾文化基礎水平的群眾文化活動。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活動的內容逐漸演變成多種形式。群眾文化活動基于深厚的文化內涵,讓人們的精神壓力在文化活動中得到排解,是群眾文化活動最初的價值所在。群眾文化活動能夠真正地反映出政府與人民的和諧關系,推動社會文化建設的整體發展。但是在創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時,因為一些現實的問題導致活動的開展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在進行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將文化基礎建設設立較高的水平,這樣才能夠讓整體的文化活動開展更加具有規范性與嚴謹性。在當前的活動開展過程中仍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部分城市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理念有所不足。在很多地區的文化活動開設過程中,由于政府部門過度注重規范性,而忽略了群眾的意見,使活動整體缺乏群眾理念支撐,讓很多群眾文化活動狀態只表現在形式上,無法真正落實文化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應當以群眾為活動主體,需要通過群眾的支持來完善活動的形式,用群眾的視角創新活動內容,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價值。其次是很多城市的群眾文化活動缺乏特色,群眾文化活動有多種形式,如果形勢過于普通,很難對群眾產生吸引力,因此應當加強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特色融合,不同城市有著不同城市的風格與特色文化,群眾文化活動可以以城市特色為基礎,建設更符合城市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很多地區的城市文化活動效仿其他地區的活動,這導致重復性較高,很多群眾在接觸過其他城市的文化活動后很難喜歡上當地城市活動,因此應當從實際出發,了解群眾的個人喜好,強化群眾文化活動的特色。由于很多群眾文化活動并不受到重視,缺乏專業性人才,因此很多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過于單調,無法體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精神,很多群眾并不喜歡這種古板單一的群眾文化活動。因此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過程中急需轉型,需要及時的創新形式,規劃內容,這樣才能加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實用價值,讓群眾文化活動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
現今很多城市內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的問題之一便是部分文化活動的思想觀念比較老套,整體的活動模式套用其他城市的文化活動流程,這種情況下整體的活動內容較為單一,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而且在群眾文化活動方面相關政府很難考慮到城市文化特色與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關聯,在活動建設當中無法考慮到城市特色的融入,這種情況導致文化活動特色缺乏自身特色的品牌,也無法讓更多群眾意識到這是屬于自己城市的文化活動。很多地區的文化活動內容較為相似,如果想從許多的文化活動中突出,那存在著很多的競爭壓力,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便是這部分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優勢突出性并不明顯,而且如果想從眾多文化活動中脫穎而出,那么需要一定的優勢。只有及時的創新文化品牌,緊跟時事潮流,才能真正地讓群眾文化活動成為群眾日常能夠參與的活動,讓更多的人被活動的具體內容吸引人來參與到更加新穎的群眾文化活動,提升群眾的活動體驗感[1]。
群眾文化活動是需要群眾共同參與的集體性活動,因此必須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象性,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找到品牌形象定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形象將會直接影響在群眾心中的定位,因此必須注重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時的形象性,在策劃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之前,要做好當地城市的文化特色調查,了解城市內群眾的文化基本需求,讓在城市內創設的群眾文化活動盡量符合群眾的需求,這樣才能夠準確把握群眾喜好,創建出形象較好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群眾文化品牌的建立需要群眾文化活動長期開展,持續擴大群眾文化活動知名度,以城市特色為基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這樣才能真正建設屬于該城市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群眾文化活動的受眾群體是群眾,因此必須一切以群眾活動為基礎,開展更加全面的形象,更好的群眾文化活動,這樣才能讓群眾文化活動更好的推行[2]。
群眾文化活動主要由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進行策劃的,因此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創建應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公益性也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引導方向,只有群眾文化去做好公益事業,才能夠真正地讓群眾參與進來[3]。社會上存在的很多活動主要以營利為目的,只有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才能實現活動的可持續性發展。但是群眾文化活動與這些活動有著根本的區別,群眾文化活動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他脫離了以公益為主要目標的整體發展目標,以打造社會文化建設為基礎,提高群眾綜合素質為活動開展的終極目標。這種公益性是其他活動中不常見的,也是與普通活動最顯著的區別。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創設應當以公益性為主,以強化社會文明建設為基礎,不能在活動開展中創收過度利潤,為基礎群眾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保障。任何偏離公益性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都不能歸于群眾文化活動的范圍,需要進一步強調群眾文化的公益性,才能真正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
群眾文化活動是一項集體類活動,那只有讓城市中群眾真正地參與到活動當中,才能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讓群眾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打造一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需要經過相關人員多年努力才可以實現的,因此必須注重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性發展,只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才能真正地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從社會影響力而言,群眾文化活動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目前對于群眾文化活動的宣傳有所不足,因此群眾化的活動的影響力略顯單一,普遍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這對于文化建設的推廣有著不利的影響。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吸引不同層次的群眾參與到活動當中,培養不同層次群眾的文化技術水平,讓不同層次的人們能夠接觸到不一樣的文化愛好者,也方便喜愛特殊文化的群眾找到與自己文化愛好相近的朋友。在當前群眾文化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很多地區的群眾文化活動并沒有真正地落實到群眾當中,而是有很多文化專業背景的群眾在進行集體表演。群眾文化活動當然適合專業性較強的文化活動者參與,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基礎群眾的參與,如果只是專業性較強的群眾文化活動參與,那么便失去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群眾文化活動應當以基礎群眾為主體開展,不設置任何的參與門檻,讓更多的文化能夠落實到群眾基礎之中,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檔次,提高群眾的文化底蘊,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群眾文化活動排解生活壓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群眾文化活動不應當僅僅是表現于形式上,還應當表現在實質上,只有從基礎上落實群眾文化活動的特性,才能真正地展現群眾文化活動的魅力[4]。
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是群眾,內容是文化,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基礎群眾能夠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實現文化建設的真正價值,因此文化性也是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創立的必要因素之一。品牌是群眾文化活動一種理念的體現,從根本上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議論,那么文化性便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根基之一,群眾化的開展離不開文化性建設。我國目前的城市文化活動內容非常豐富,從農村特有的文化到城市新發展的文化都有所融入。每一場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都有著一定文化背景,并且在文化背景上有所創新,因此群眾文化的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文化性,根據不同的城市特色也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也有著不一樣的改革,只有真正的尊重群眾文化活動的文化性,以城市特色文化為城市文化建設的核心目標,以傳統文化的傳承為文化活動內容創設的基礎,才能夠真正地體現城市文化品牌活動的文化性。
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打造需要經歷各個階段,可持續性是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恒溫計。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提高自身質量,擴大自身知名度,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群眾文化活動是應當以群眾基礎文化建設為活動服務的中心,以公益性為活動秉持的原則開展基層文化教育工作,為了能夠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性,應當進一步擴大群眾文化的涉及范圍,讓更多的群眾能夠了解到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能夠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有著一定的了解。群眾文化的可持續性是衡量群眾文化品牌是否正在進行良性循環的恒溫計。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應當保持連貫性,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具有相同文化愛好的群眾參與到活動當中,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需要注重文化的積累,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保證可持續性發展,只有維持住可持續性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時代的需求,立足長遠考慮群眾文化活動的各項內容,讓群眾文化活動實現真正的價值,為城市的文化建設作出貢獻,賦予城市文化建設真正的生命力,為群眾服務建立起屬于群眾文化活動自己的品牌。
經濟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為了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將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的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建設群眾文化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相關部門與群眾文化活動策劃人員付出努力,才能夠真正地建設出屬于城市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要把時代意識充分地融入進活動內容當中,吸引更多群眾的參與,讓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實現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