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瑞忠
(淮河能源集團泊江海子礦,內蒙古自治區 鄂爾多斯 017000)
在當今社會,在經濟全球化和國家政治的推動下,來自國內中小企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公司是否具有現代管理理念,是否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是否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都是非常重要的。職工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安全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司和諧、穩定、健康的發展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這種努力不僅體現在創造財富上,還體現在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對企業文化的認可上。如果一家公司不能保證其最基本的安全,那么就不可能談論其他方面。
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是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包括很多方面,特別是以下幾個方面。各部門和綜合管理層的決策和定位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呵呵。第三,企業文化和品牌競爭力。品牌是企業反映自身能力的黃金標志。第四,合作伙伴競爭力。這首先適用于渠道和價格的競爭力。第五,創新性。在當今社會,不斷創新和大膽突破必須成為障礙,公司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人”的努力。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必須由公司員工來實現。一個公司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一個公司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和不竭動力,作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員工也應該接受適當的培訓,以提高和豐富自己,作為公司發展的主題,所有員工,特別是不同部門的決策者和管理者,應該參與公司的發展。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積極預防和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隱患。除了公司的健康發展,員工不僅保護了公司,還保護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職業前途和前進方向。對于一家公司來說,一家公司就相當于一座城市。正是因為員工認真完成任務,工作認真,這座城市才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資源不斷擴大,員工不斷增加,沒有員工的努力,公司就只是一座空城,最終會被拋棄。總之,員工是公司發展的主力軍和力量源泉。員工的思維和意識會影響他們的行為,員工的行為對公司非常重要。為了使公司健康發展,員工需要認識并相信企業文化和共同價值觀,并有意識地愛和保護員工。
公司的安全尤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身安全。包括公司所有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是公司發展的能源。所有地方的員工對公司都至關重要。員工的安全與對公司發展的貢獻相對應。第二,物質安全。如果說員工是公司發展的能源,那么材料就是工具和資源,一個公司的設備、材料和工具就是一個公司的實力基礎。一家公司的正常經營與原材料密不可分。在保證材料安全的情況下,可以繼續正常生產和使用壽命。如果公司發生重大損失,會影響公司的利潤,進而影響員工,預防比補救容易,迫使公司員工采取預防措施,確保資源和材料的安全。第三,信息安全。然而,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全球化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信息泄漏和惡意訪問現象層出不窮;然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企業必須具有優勢,這些獨特的優勢和特點是保持企業活力的關鍵。信息安全在當前尤為重要,這不僅要求公司制定嚴格的安全保密標準,而且要求全體員工共同遵守。它也是工人道德規范及其責任感的直接體現。安全對于企業的和諧、健康、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員工的安全意識是維護企業各方面安全的關鍵。目前,大多數公司員工對安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安全工作,安全工作和理解,但是,經常有個別員工由于個人疏忽或暫時懶惰而沒有標準化他們的工作方法和行為,從而對個人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家庭和公司都是巨大的損失,對于基地員工來說,生產經營的安全知識非常重要,而對于中高層企業來說,信息安全意識更為重要。信息是企業的本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信息安全危及整個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操作安全的各個方面都非常重要,有必要提高所有員工的安全意識。影響員工的安全意識,特別是心理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安全管理素質。公司應不斷開展安全意識的培訓和培訓,提高員工的心理素質,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此外,公司必須定期進行一些演習,使生產部人員知道如何處理相關安全問題,信息部員工知道如何處理危機宣傳工作。同時,公司員工能夠自覺、定期地對潛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審查和糾正,伴隨公司的健康發展。安全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只有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公司才能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有利于公司的健康發展[1]。
工人的非法操作和管理人員的非法指揮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忽視相關安全規定造成的。提高公司員工安全意識和整體素質最頻繁、最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培訓和培訓。通過安全生產培訓,使廣大員工能夠有效掌握安全技術知識,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提高安全意識和素質,保護員工不受不安全行為的侵害,減少人為錯誤,實現公司的安全文明生產(例如,加強安全培訓,及時向員工傳播、實施和傳遞新技術和方法)。注意理論。三階段安全教育和培訓將為員工提供全面、系統的安全政策、安全知識和應急救援技術。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危險源辨識方法等,克服知識上的不足、無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水平。此外,培訓應具有連貫性和長期性,并堅持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安全評估,通過實踐練習評估員工掌握崗位安全能力的水平,有效防止實際工作中的高視低手現象,調動員工積極性,自覺學習安全技能[2]。
只有順應時代將政治工作與現今蓬勃發展的互聯網聯系起來,創設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才能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在新時代社會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網絡,努力推進自身工作與網絡技術的融合。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必須要精準把握網絡時代下政治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推動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逐步夯實“微思政”在企業中的地位,從而為其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實際上,當前我國部分企業的思政工作者對網絡時代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改革仍舊持有否定態度,對“微思政”的內涵與優勢缺乏深刻的了解,以至于無法突破傳統思政工作模式與方法的桎梏,逐漸被時代淘汰。這不僅會使思政工作失去意義,還會使開展思政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比如,在日常工作與學習中,有部分人認為“微思政”是思政工作經過包裝后形成的一個新名詞,與以往思政工作形式、內容、作用并無差異;有部分人思想觀念守舊,不愿與時俱進,所以不配合、不支持“微思政”活動;還有部分領導前怕狼、后怕虎,不敢開展“微思政”活動,生怕管理失控??傊?,這樣或那樣的情況,切實給“微思政”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難度。因此想要將“微思政”嵌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之中,就需要從思維觀念層面做出根本性的轉變。作為企業思政工作人員,必須積極轉變觀念,開拓自身視野思維,充分意識到推動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將網絡定位為戰略舉措而非工具手段,主動融入網絡發展的大潮之中。在完成思想觀念的轉變之后,企業思政工作者還要進一步對思政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探索,依托互聯網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平臺,為理論學習創造新空間,為輿論引導提供新陣地,以更加多元化的渠道進行黨的創新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推廣,提升企業思政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時代感。此外,企業思政工作者還要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以及規律進行精準把握,重新塑造網絡時代的話語權,如此才能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問題出現時,做到及時反應、快速發聲,明確立場,為廣大職工提供正確導向,捍衛黨的意識形態陣地。同時思政工作人員要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的“微思政”工作。對待任何問題都不能麻痹大意,哪怕只是一個小問題,也要本著嚴謹、科學的態度對待。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主動出擊,積極挖掘思政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就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以切實發揮思政工作效用,讓全員都能看到思政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從而贏得更加廣泛的支持,繼而達到提升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3]。
企業“微思政”活動的開展需要借助互聯網這一媒介,而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包容性以及虛擬性特點使得其中蘊含的內容千奇百怪,充斥著大量的劣質內容。尤其是一些劣質內容經過包裝,并在“快餐式”“碎片化”閱讀環境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荼毒每一個人,而且政治思想覺悟差的人更容易被這種劣質內容洗腦,甚至成為網絡環境的“污染源”。在這種局面下,若是不能加強環境建設,不僅無法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還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這就需要企業相關部門針對性地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為“微思政”的開展提供一個健康良好的“微環境”。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管力度,以明確的權責設置推動網絡排查工作的定期開展,及時剔除不健康的信息,凈化網絡教育環境。在具體實施網絡排查工作中,可結合相對應的獎罰機制,對于沒有履行網絡環境監察職責的人員給予處罰,對于認真完成網絡排查工作的人員給予獎勵。通過加大宣傳力度,配合獎罰機制,可有效保證全員的網絡學習環境。二是積極引入網絡安全防護技術,建立在線監控體系,及時發現并處理網絡污染源,避免不健康內容侵入企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要以高超的網絡技術手段,建立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火墻”,從根源上防范無孔不入的網絡病毒。三是強化自我管理,企業應選拔培養一批員工作為企業網站以及各個平臺群組的“值班員”,對網絡不健康信息進行全天候防控。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員工在群組中的作用,也要引導他們當好網絡的“監督者”和“清潔工”。通過培養全員的網絡安全和自我管理意識,提高用網的警惕性,不給任何不良信息可乘之機。比如,平時不登錄不安全的網站,不玩不健康的游戲等,也是一種安全、健康用網的習慣。四是要利用法律武器保護網絡教育環境。對于一些破壞企業形象,違背公共道德,傳遞不良信息的人決不能姑息、縱容,要利用相關法律法規,將這些不法分子繩之以法。同時,也要加大相關法律宣傳,提升法律法規的威懾力,嚴厲打擊污染網絡的行為,最大限度保護人們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4]。
公司可以通過適當的講座、培訓和練習來培訓員工。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是公司的無形資產,有助于提高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安全意識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一個公司重視安全意識的培養,就等于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為公司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和諧穩定的環境。安全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