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艷芬 殷南葵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胸心外科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隨時會受病情變化的影響而受到威脅,所以護理人員在對這部分患者進行術后轉運工作時,要保證自身的護理行為能夠給患者帶來積極的康復意義。雖然,傳統的護理模式也能夠滿足胸心外科危重患者的基本護理需求,但想要更大程度上確保患者生命的安全性,實施良好科學的轉運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安全管理理念是護理工作發展進程中不斷完善而來的新的思路,在護理工作中落實安全管理理念能夠有效推動護理制度和規則的落實,可以從根本上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將手術對患者的身心損害降到最低,可以有效避免術后不良事件的產生,可以降低轉運風險,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轉運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可以說,胸心外科危重患者術后轉運護理的完善,是新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思想意識發展的重要成果,能夠凸顯護患雙方對護理工作認識的提升,對患者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了更大的保障作用。
胸心外科危重患者的術后轉運對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具有極高的要求,擔負此項工作的護理人員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要定期對參與這項工作的醫護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以保證相關工作人員掌握更多的救治措施和技能,可以明確轉運護理的要點和一是理念,最終選擇在培訓中掌握專業技能知識且成績優異的護理人員參與轉運工作。護理轉運工作的參加人員要對患者的病情有詳細深入地了解,且本身具備快速的反應能力。另外,整個轉運過程所需要的藥物、儀器都要安排專人負責,保證所有儀器設備的保養和維護工作能夠細化到個人,一切輔助轉運工作的工作都要保持最好的狀態[1]。
要和手術室及ICU 就患者術后轉運工作構建完善的工作制度,對后續溝通交接的時間、對象和內容作出充分地說明。在患者轉運之前,護士要聯系ICU 將麻醉備用床推導手術室,直接將患者從手術床轉移到ICU 備用床上,防止患者多次換床影響身體狀況,耽誤轉運時間。ICU 方面要預先準備好患者需要的各類藥品、設備和儀器,提前聯系電梯,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轉運工作。
首先,手術前要嚴密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態,要完善術前轉運的各種護理措施,在胸心外科危重患者術后轉運的工作中,護理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采取就職措施。由負責儀器設備的人員隨時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運轉,配合救治人員保證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數趨于平穩狀態。要對各種管道做出明確標識,幫助患者清理手術后遺留的血跡并穿好衣服,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的隱私。在出手術室之前要幫助患者清楚空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證患者在轉運的過程中呼吸順暢。在轉運的過程中,護士要隨時觀察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包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要觀察患者的嘴唇、指尖顏色,看引流管液體是否有大量滲液或者出血的情況,觀察輸液的藥物注射速度,再看患者身體各種管道的固定情況以及患者的精神狀態,如果患者有蘇醒的痕跡,要預先使用約束帶或者護欄,防止患者在意識不清醒的情況下身體受到傷害。在轉運的過程中,醫務科要組織并聯系相關科室部門,整合并促進整個流程順利進行,另外在轉運之前要做好培訓和演練,準備好各種應急預案,一旦出現突發狀況,要及時處理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再有,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家屬配合轉運護理工作,在轉運車行進上下坡時,要由患者家屬幫助患者保持高頭位,在搬運的過程中動作要輕松,確保各類管道的暢通,保證患者的身體機能和各項指標保持正常。最后,護理人員要做好相關護理和急救的記錄,保證整個轉運工作按照規定進行。
為了保證胸心外科重癥患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術后交接,護理人員要協助醫生、麻醉師和ICU 醫師完成術后交接,要預先了解患者早期的病情,通過相應的措施保證其呼吸順暢,在交接的過程中詳細系統地記錄患者身體的各項數據并準確無誤地傳遞給ICU 病室,為患者后續的護理治療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2]。
總而言之,對于胸心外科危重癥患者來說,良好安全的術后轉運工作能夠強化護理工作的細節,能夠為患者術后的恢復提供基本的保障,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所以,這項工作需要在我們日后的護理工作中不斷完善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