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吳琳
(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 合肥 230041)
2018 年10 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把黨支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1]。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是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以某三甲醫院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為研究對象,圍繞黨的組織設置、班子隊伍建設、黨員教育管理、黨內組織生活、發揮作用途徑、工作運行機制和基本工作保障七個大項26 個小項設計了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自評表,對醫院16 個基層黨組織在2018 年至2020 年三年內,開展了六輪實地走訪調研,回收了96 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自評表。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經過統計分析與實地調研,結合文獻研究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對醫院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進行深入分析和對策研究,探索醫院黨建工作與文化建設形成合力的新路徑。
(一)基層黨組織設置調整規范、班子配備齊全,按時換屆。100%的黨組織委員會通過黨員代表大會或者黨員大會選舉產生,100%的黨組織按照要求設有紀委或紀檢委員,100%的黨組織書記每年參加過至少一次的脫產黨務工作培訓,100%的黨組織按要求完成換屆,并定時書面上報基層黨組織換屆情況。
(二)黨員教育管理規范有序,黨內組織生活嚴肅高效。75%的黨員集中教育學習時間超過了32 學時。100%的黨組織規范管理使用黨費,100%的黨組織每年召開4 次黨員大會,12 次支委會,94%的黨組織每月固定1 天開展黨日活動,88%的黨組織采用“兩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手機客戶端)、“微黨課”等形式開展組織生活。
(三)工作運行機制完善,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88%的黨組織能服務醫院中心工作,加強黨內監督,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做到“六必講、五必談、三必訪”。88%的黨組織認真執行了黨務公開,堅持民主議事。94%的黨組織按照雙聯系要求,通過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先鋒示范崗,義診進社區等形式,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發揮黨員先鋒作用。100%的黨組織每年向上級黨組織做1 次黨建工作述職。
通過實地調研和自評反饋的統計結果看,醫院基層黨組織均做到了規范有序推進標準化建設。由于醫院,尤其是臨床一線醫療工作任務繁重,相當一部分黨支部只能完成規定動作,但行政、醫技黨支部黨建形式多樣,效果良好。二者在黨建活動的豐富化、特色化、實用化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建基礎工作完成質量不高。個別黨組織生活,尤其“三會一課”形式單調、內容枯燥、質量不高;有的黨組織未能通過黨務公開欄、支部黨員大會等形式定時公開黨費收繳使用情況,或者公示內容不規范。還需要督促黨組織加強黨費、黨組織活動經費、黨建經費的管理與使用,保障黨員對黨建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部分黨小組會議臺賬不夠全面規范,有的議程簡單、流于形式,有的對方針政策,醫院中心工作傳達不到位。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發揮黨小組“前沿陣地”作用需要強化。
(二)專職黨務工作者有待配齊。按照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總要求,專職黨務工作人員需要達到單位職工總數的0.1%,醫院黨委目前配備的專職黨務工作者人數不足,其他黨支部的黨務工作者均由行政或者醫護人員兼職,在完成臨床及行政工作任務同時,黨務工作多選擇非工作時間,兼職黨務工作者缺乏專門的黨務系統培訓,黨建工作壓力頗重。
(三)黨務工作專項培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到位。尤其是有針對性、實效性地培訓更少,導致基層黨支部在黨務管理方面存在缺口,支部委員對具體工作的要求和流程模棱兩可,工作走樣。
(四)重視業務,黨的建設存在一定的弱化。雖然重視黨建工作,態度積極、行動有力,但是簡單理解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內涵,開展黨建工作沒有從促進業務視角出發,造成形式和臺賬的“規范化雷同化”,使得黨建工作形式化、內容虛化。
(一)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和水平。要力戒形式主義,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和“一先兩優”評選表彰等工作統籌結合、同步推進。要綜合運用黨建目標考核和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結果,對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開展督促檢查,著力抓實基層,打牢基礎。
(二)選拔配備優秀黨務工作人員,加強黨務工作培訓。黨務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直接決定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水平,要配備一支政治過硬的專兼職黨務工作者隊伍,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黨務知識培訓,不斷充實黨務工作力量。
(三)將黨建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結合醫療業務工作制定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要點,努力破解黨建“燈下黑”、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將衛生健康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納入基層黨組織思考和謀劃的內容,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黨建力量轉化為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動力。
(四)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重點加強對官方網站、微信、院報等輿論陣地的管理,實行醫院網站、內網OA、院內電子顯示屏一個口子管理,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登記制度。按照要求備案各支部、各科室微信(QQ)工作群和公眾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渠道傳播衛生健康領域正能量。
(五)認真執行黨內激勵關懷制度,為醫院文化建設凝心聚力。[2]黨組織要主動關心黨員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了解黨員需求,定期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和老黨員,以“家文化”為思想內涵的關懷幫扶活動溫暖人心,凝聚人心。廣泛開展典型選樹活動,特別是選樹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通過典型示范,引導醫務人員弘揚和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塑造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行業風范。通過開展學習講座、朗誦征文比賽、圖書漂流等活動,打造書香醫院,通過醫護技能競賽和“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創建,拍攝正能量微視頻等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醫務工作者嶄新的精神風貌,不斷激發醫院職工立足崗位作先鋒,勇立潮頭話擔當的干事熱情。
(六)堅持群眾路線,打造人文關懷示范醫院。醫院基層黨組織在窗口科室、臨床一線創建“黨員先鋒示范崗”,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以“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為目標,改善患者就醫感受,提高醫療服務滿意度。此外可以組建醫療志愿者隊伍,利用休息時間在院區開展自助掛號、引路導診、陪送陪檢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患者提供溫馨安全的就醫環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務流程。
(七)依托行業優勢助力健康扶貧,塑造醫院“大醫精誠惠民生”的品牌形象。積極號召動員醫務工作者“服務百姓走基層”,深入貧困偏遠地區開展健康義診、巡回醫療,做細做實健康扶貧工作,切實提升貧困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尤其是參與各種醫療惠民工程、健康脫貧“百醫駐村”工作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要依托醫療優勢,通過黨建工作弘揚新時期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核心精神文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塑造醫院大醫精誠惠民生的品牌形象。
醫院黨建工作與醫院文化建設都是要以人為本,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就能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活力;夯實黨建工作,就可以筑牢文化建設的根基,二者相輔相成,同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