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國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館,云南 昭通 657000)
基層文化館,它是社會基層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1]。在新形勢下,基層文化館如希望辦好群眾文化工作,應當結合社會大眾的真實需要,在項目籌備和實行時依照預先設計好的方案展開,最大程度增加社會大眾的幸福感。
基于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大家都追求更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群眾文化活動具備多樣性特點,但由于基層文化館缺乏充裕的資金支持,并且文化館設備過時,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動要配置專業(yè)的設備,加上專業(yè)人員短缺,讓社會基層很難接觸到高質量的藝術產(chǎn)品,基層文化館缺乏精良設備和專業(yè)人才的支持,未能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2]。長期這樣下去,不但滿足不了社會大眾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更未能大大提高基層大眾的文化修養(yǎng)。當前,基層文化館未能發(fā)揮固有作用的原因在于資金支持有限、引入專業(yè)人才的力度較弱、物質落后且短缺等等。
當今為網(wǎng)絡時代,就算足不出戶亦能通曉天下事。日常中,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能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并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文娛活動,這一種類的活動獨具時代特征。鑒于精神文化活動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均具有多樣性特征,且現(xiàn)代人個性十足,追求的文化活動內容和形式亦有所不同,此為當今基層文化館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的緣由之一。
現(xiàn)代人對于文化需求更具多樣性的原因在于信息化時代各人的生活環(huán)境、行為習慣、教育背景都存在差異。這就致使當今每個人都獨具鮮明的個性,對文化活動均有著極強的主觀偏好。于是,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之前一定要做好調查工作,清楚受眾人群的真實需求群體。
基層文化館鑒于未能實行人才規(guī)范管理,大多數(shù)的從業(yè)人員均是兼職擔任群眾文化工作,往往都有著自身的本職份內工作,只有完成了本職工作之后才會分配一定時間到基層文化館的工作上[3]。基層文化館的工作人員人數(shù)有限,各人分擔的任務也多,很多人還是兼職人員,群眾文化活動在策劃和開展都需大量的資源支持,致使基層文化館實際物質短缺。加上有些基層文化館從業(yè)人員專業(yè)水平較低,如果發(fā)生突發(fā)狀況,文化館無法正常運轉。除此之外,文化館人員自身文化工作策劃經(jīng)驗有效,往往也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因而,基層文化館開展活動組織存在問題,活動質量多數(shù)較低。
讓基層文化館基礎設施設備得以健全,從業(yè)人員專業(yè)水平得到提升,基層文化館應積極尋找有關組織機構的扶持[4]。從一個角度來講,能申請更加多的資金支助,從另一角度來講,就能申請一定的人員支援。與此同時,基層文化館亦組建起自己的團隊,科學調配資源,積極引進先進人才,開拓培育專業(yè)人員的渠道和方式。透過以上舉措的施行,最大程度上能滿足于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基層文化館可把每一個區(qū)域的人才調動起來,透過人才匯聚策劃更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將更多受眾群體聚在一起,逐漸擴展基層文化館的影響力。
政府機構的扶助對于基層文化館來說是非常重要,由于大多數(shù)的群眾文化活動都要得到資金的支持才能得以展開。因此,政府機構一定要提高認識及加大重視力度,加強組織管理,建立完善的機制,漸漸讓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趨向于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基層文化館若希望最大化發(fā)揮其社會功能,就應當憑借政府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的機遇,促使群眾文化素質得以提升。基層文化館透過一些文化活動建立群眾基礎,為往后今后的開展奠定基礎,有利于基層文化館增加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作用。另外,政府機構要借助媒體資源,大力推廣施行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相關信息、政策措施以及流程安排,做好解讀并加以正確引導,積極回應公眾關注的焦點,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
伴隨著社會大眾的文化需求越來越廣,文化內容改良革新成為時代之發(fā)展所趨,基層文化館可在文化活動內容上加以改進,例如舉辦詩歌朗誦會、書畫作品展覽、舞臺劇表演等等,盡管這都是文化館傳統(tǒng)舉辦的文化活動,但呈現(xiàn)的形式偏向為社會基層喜歡的藝術形式,那么這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就可以發(fā)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而如要達成到就需做好要群眾調查工作,了解各行業(yè)、各年齡段的社會群體的喜好。之后結合調查結果組織相對性的群眾文化活動,讓文化活動收效更大。而且對群眾喜好展開調查時,除了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方式,亦可采取入戶訪查、訪談等訪問方式。在完成數(shù)據(jù)調查之后安排專業(yè)人士對數(shù)據(jù)加以分析。同時,在文化活動結束后,有關負責人要做好信息反饋工作,有利于日后再組織文化活動提供更多的幫助和參考。
群眾文化活動前期準備工作能否做好,這就決定了這次文化活動能否如期舉行。大多數(shù)文化活動在設想計劃階段,常常看出許多明明知道存在問題但是從活動形式設計上早已不能改變的問題,這些問題盡管在方案策劃上作出修改,但總體上并不完美。某項活動的出現(xiàn),原則上理應由籌備計劃開始的,但湊巧的是籌備計劃成為許多活動項目最為缺乏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缺失并非缺少籌劃階段,而是缺少專業(yè)的策劃和深層次的設計,缺失策劃導致由活動內容到活動空間、由設計到運營,甚至各細節(jié)工作都不能做到準確的控制。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之前,活動負責人一定要提早做好嚴謹慎密的策劃工作,多次重復思考群眾文化活動在開展期間各項細節(jié)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完善。這樣就能夠定出更為細致周到的活動方案。
若要有效提升基層文化館的策劃能力,首先,其工作人員應當要打破思維認知局限,這一種認知局限常常是非客觀的相對正確性。其次,其工作人員應當要深入了解行業(yè)屬性的特點。最后,其工作人員在策劃活動時要做到一氣呵成,在設計上要注意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就如一幅濃墨的寫意山水畫一樣,到處都是設計者的心境,也展現(xiàn)出設計者創(chuàng)作時的感受。日常中,基層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如能注意到以上幾點,就能讓自身的策劃能力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基層文化館,它是一所與社會群眾聯(lián)系密切的藝術機構,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發(fā)揮的社會作用尤為突出。由于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就要大力推動基層文化的發(fā)展,正視和解決在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