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0)
進入以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的新階段,高職教育便緊跟時代要求進行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中國教育部門關于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施的方案中明確指出了“1+X”證書制度,這是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技能型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制度,本文就當前高等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初步探究,對其“1+X”證書試點工作予以簡單探討,期望能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作出一定貢獻。
高職院校要想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期獲取理想的雙證課程有機結合的效果,便應當充分把握住此次國家進行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機遇。對于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實施方案,國家早已確定性質并為高等職業教育設計了“1+X”證書制度,高等職業教育是一種類型教育,“1+X”證書制度是高職教育在市場中整體性引導職業教育活動的一種最為基本的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制度,同時“1+X”證書制度也是銜接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與現代化人才市場需要的一種關鍵制度[1]。為充分健全高等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并推動高職院校和企業友好的合作,同時也為構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國家與部分地區的高等職業院校在諸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1+X”證書制度的試點。
高職院校在以往的人才教育與培養模式中,經常對學生的實際就業情況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按照各個專業學生具體的就業導向進行針對性辦學,而當計算機應用技術“1+X”證書制度的實踐,使得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改變以往傳統的落后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充分明確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就業的重要性,進一步體現了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辦學理念與宗旨?!?+X”證書制度不但要求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具備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歷,同時要求學生在畢業之時能夠掌握熟練的、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職業技能,這可以推動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以過硬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水平走上好的工作崗位,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安排和管理過程中,多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性內容的灌輸,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一個極度要求良好的操作技術素養和較好的技術操作能力的專業[2]。所以,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師應當注重對于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訓練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素質的培養。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傳統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與市場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而現階段的“1+X”證書制度的實施正是對傳統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
高職教育學歷證書加多種多樣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能夠進一步加強高職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培養出更優秀、更高質量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在探究“1+X”證書制度之前,需先明確“1+X”證書制度的相關概念?!?+X”證書制度便是高等教育或高職教育學生在畢業時取得學歷證書和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一種制度,在高職教育中,“1”表示的是高職學生在畢業之時所取得的代表學歷的證書,而“X”則代表高職院校學生在修學業期間所獲得的多個職業技能等級的證書。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不僅要獲得學歷證書,而且要獲得多個關于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在國家頒布的“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有關文件當中,強調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師資要以雙師型的教師隊伍為準。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師應當具備更加高等級、更加新穎、更加適合市場的技術技能,如此方能勝任新時期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X”證書的教學要求。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師還應當兼顧學生在計算機應用專業方面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專業技能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3]。由于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廣泛存在著基礎較弱、學習意愿較低的情況,所以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師還應當充分激起學生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學習興趣。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師在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需要在一定時間內轉變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角色,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創設一個真實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崗位的情境,教師要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準備最前沿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任務,教會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并將之運用于實際,要幫助學生完成主動學習的相關方式和方法,課后要與學生進行專業內或專業以外的交流互動。教師應當采取任務驅動或項目引領的方式指導學生打牢計算機專業基礎,并幫助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獲取“X”個證書。
傳統的課程考核評價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的需要,所以高職院校應當打破傳統的課程考核評價模式。從具體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來講,教師應當以計算機應用技術職業能力的需求作為考核的核心,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實踐能力作為切入點,運用過程性考核的方式替換掉傳統的課程考核評價。高職院校應當依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的具體特點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的具體情況,運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例如,教師要對課堂上的簽到率、計算機應用技術課堂小測驗、計算機應用技術月度階段測試、計算機應用技術編程設計、網絡網站文案策劃、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就業調研報告、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論文等項目進行綜合性考察,如果這些課程由多名教師進行授課,則應當由這些教師組成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教學團隊,并共同制定考核的內容和考核的具體標準。其次,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師應當根據計算機課程的相應內容,設計“1+N”的過程性考核模式,“1”是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所設置的期末考試,而“N”則是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進行的過程性考核,其主要針對的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生是否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動手實踐能力。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在多次過程性考核的表現,調整傳統的階段性考核成績中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的比例構成,要讓過程性考核成績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階段性考核成績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某一門計算機技術實際操作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這門課程對于計算機應用技術核心職業能力提升的貢獻程度,調整其在階段性考核成績中的所占比例,但這個比例不高于70%。
高職院??梢圆扇∩鐣浞终J可的知名企業的職業認證標準來對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X”證書的相關課程的考核評價設計中,可以從高職院校方面制定校級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學分積累的相關文件,實現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X”證書和其相應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學習成果之間的轉換和認定。在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如果學生能夠在課程結束前取得“X”計算機職業技能等級的證書,便可以申請免試部分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考核內容,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術技能和學習素養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
綜上所述,“1+X”證書制度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在當前階段被證明是十分高效的。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能夠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操作能力與專業實踐素養,提升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興趣。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并設置極為嚴格的、貼近學生學習實際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以便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素養并取得“1+X”證書,有助于推動中國高職教育培養出大量技術能力強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