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峰
(山東職業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4)
在供應鏈物流的背景下,配送中心的合理建立和物流信息的科學管理在優化物流資源和節約配送成本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針對物流流轉過程中訂貨及退貨流程繁雜、配送速度慢的問題,通過探究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加強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工作效率,加強物流信息的管理,最大程度地提升物流的流轉效率。為實現配送中心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構建科學高效的物流管理體系,保障供應鏈物流環節管理的高效運轉。
就目前大環境下配送中心在采購物流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企業和產品供應商達不到良好的合作關系。配送中心力求的是采購成本最低化,而供應商追求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因此在利益關系上雙方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在配送中心與供應商之間存在一種不成文的交易方式,即各方面實力較為強大的企業利用社會市場的競爭關系,通過提高供應商進場費的形式從一定程度上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便降低了供應商的經濟利益,在這種不良的交易環境下,一些中小型供應商便會受到不同程度地打擊。在實際的合作關系中,配送中心為了減少庫存量,保證正常供給,無疑就給供應商帶來了巨大的庫存風險,雙方在明爭暗斗中其合作關系愈加緊張。
就目前大環境下配送中心在倉儲物流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管理系統不夠科學化,并且倉儲管理人員并沒有專業的物流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因此導致了產品在倉儲的過程中的浪費現象較為明顯,過度地浪費直接降低了企業的利潤;并且管理庫房的人員為了查找方面,便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商品擺放,直接忽視庫房商品的正確擺放方式,直接否定了網絡技術的管理手段,無形間便增加了其工作強度[1]。另外,倉儲物流信息和供應商供給信息沒有及時進行共享也是制約倉儲物流流轉速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方面是硬實力不足。由于大多數配送中心向不同門店采取單獨配送的配送模式,而配送人員及配送車輛是有限的。因此,在此種配送模式下,不利于配送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僅降低了配送效率,而且沒有使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最大化。另一方面的問題是軟實力的問題,因為現有的有關配送物流管理的相關研究并不多,所以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較少,而原始的配送方式已不再能夠滿足當下巨大的配送量,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經濟發展。
在采購物流環節若要緩解配送中心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就要堅持雙方互贏的合作原則。因此,配送中心就要從人員、采購、物流等環節加強物流管理,對細節進行不斷優化。配送中心需要考慮到供應商的經營狀況,在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地提高供應商的經濟利潤。通過協調總部和各門店的關系,實現雙方投資成本的最低化。要實現采購物流環節的最優化,提高本環節的流轉效率和利益最大化,配送中心和供應商雙方都要擺正自己的市場地位進行綜合分析,調動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實現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建立和諧的合作關系,在雙方互贏的基礎上加強正面的溝通與交流[2]。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合作關系的指導,設立共同的目標;采購物流環節中的其他輔助人員要做好協助工作,共同努力實現企業的經濟價值。
究其造成倉儲物流管理的最根本原因便是在有限的倉儲空間內沒有應用合理的陳列方法對商品進行擺放,未實現倉儲空間的最大利用率。因此首先就要加強倉儲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擁有一定的科學擺放意識,對商品進行合理科學地庫存,保證正常供給和物流的正常運轉。倉儲管理人員要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建立庫存控制模型,在實踐過程中總結適合企業物流運轉的庫存控制方法,盡最大可能地降低商品因庫存而造成的浪費,從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利潤。企業在建立倉儲管理系統時,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來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商品的出入庫信息和倉儲擺放信息的及時更新,便于倉儲人員的高效工作。倉儲物流作為商品流轉的關鍵環節,要合理做好庫存計劃,保證正常所需,優化其物流管理模式。
針對影響企業配送物流管理的硬實力問題,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對配送路線進行優化,選擇最合理地配送路線,保證不同門店配送資源的共享,實現企業配送資源的統一使用,使配送資源利用率實現最大化,規避企業人手不足、配送設備緊張的問題[3]。另外,針對影響企業配送物流管理的軟實力的問題,企業要注重專業配送物流管理人才的引進,只有人才與設備共同實現與時俱進,才能滿足新形式下商品配送的強大需求,所以企業要重視配送物流的高效管理,引進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保障物流配送工作的正常開展,補充人才缺口,改善自身發展過程中的配送物流管理問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結語:本文對配送中心供應鏈采購、倉儲、配送物流管理中表現出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首先通過協調利益關系,優化采購物流管理;其次,提高空間利用率,優化倉儲物流管理;最后,增強硬、軟實力,優化配送物流管理。通過以上有效路徑提高配送中心的整個物流管理運轉效率,對提高企業效益具有重要影響,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