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繼輝
(遼寧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市 110003)
近年來,早期修建的高等級公路大量進入維修養護期,公路養護的重要性日漸顯現,養護技術更新滯后、養護資金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公路養護分為日常養護和養護工程。日常養護包括養護巡查、日常養護和日常維修;養護工程包括預防性養護、修復性養護、專項養護和應急養護[1]。高速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綜合管理能力提升主要包含質量、安全、進度、造價這幾個方面的內容,為了系統地研究這個問題,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設計了一個九宮格圖,即橫向三要素為:組織管理、規劃設計和施工,縱向三要素為:理念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在九個空格中,分別填入提高管理水平的對策,然后進行系統梳理、逐一完善。
(1)項目管理專業化
要堅持創新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人的因素是重中之重。實現工程建設目標的關鍵在“管理”,嚴格的管理才能保證工程質量、安全、進度,這就需要有一支懂技術、會管理,且有高度責任感、事業心的管理隊伍,項目管理應設置專業機構或團隊,保持人員穩定性和連續性。要選擇優秀的項目指揮、項目經理、項目總監“三個關鍵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工程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提升項目管理專業化水平,要樹立“四個合理”的理念,即合理造價、合理工期、合理標段和合理資源配置。
(2)提高預防性養護技術水平和應用比例
實施預防性養護是科學養護的具體體現,在合適的時間,對合適的路段采取合適的措施,盡可能延長路面修復性養護周期。編制適合遼寧省路況的預防性養護指導政策和技術標準,用一至兩年時間總結形成預防性養護成套技術指南,科學安排預防性養護和矯正性養護項目,加大預防性養護資金投入,安排專項資金逐步提高預防性養護比例[2]。
(3)堅持“高效免維護”的養護理念,提高基礎設施耐久性
在高速公路養護工程中應始終秉持“高效免維護”的理念,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基礎設施的耐久性,努力實現設施使用壽命翻倍,通過減少維修頻率、提高維修效率,進而減少養護作業的占道時間。同時,將全壽命周期養護成本分擔到年使用成本后,要比傳統材料或者技術更加節約造價。
(1)簡化項目審批程序
減少養護工程項目的審批層次和環節,養護工程推行一個階段兩個步驟的管理程序。合理安排立項、設計、招標等項目前期工作,簡化流程,縮短時間,為工程施工留出盡可能多的時間[1]。
(2)技術服務專業化
對于養護決策、養護方案咨詢和設計都屬于技術服務范疇,可委托有經驗的專業檢測、設計或咨詢單位完成。進入施工階段后,對于存在特殊工藝的項目,可以采用購買專業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技術咨詢單位,對施工工藝、原材料、生產配合比及技術指標進行全方位的咨詢指導,及時發現問題、查找原因、督促整改。
(3)加強安全管理,多方聯動、保通保暢
高速公路養護作業通常是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進行的,大交通流量和復雜的現場作業環境造成了高速公路養護作業的高風險性。要加強與交警和路政部門的協作,通過警企聯動、路企合作等方式,共同加強涉路養護作業的管理,嚴格執行《遼寧省高速公路臨時占道施工封閉標準》,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計劃和疏導方案,減少道路擁堵。
(1)“四新”技術應用
高速公路養護過程中應堅持“高效免維護”的養護理念,積極推廣“四新”技術應用。應積極研發無損檢測技術、高粘高彈改性瀝青、無味橡膠瀝青、高性能乳化瀝青材料、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橋梁結構物抗鹽耐腐蝕技術、基層微創補強技術、快速養護技術等,并編制相關技術規程,形成完善的養護技術體系。
(2)積極探索長壽命路面在維護方面的技術儲備
要實現長壽命路面科學的養護管理也是重要決定因素,在養護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注重積累現有路面破損機理,積極嘗試提高耐久性的“四新”技術,最重要的是探索科學的養護管理方法,為實現長壽命路面積累技術儲備。
(3)借助物聯網技術,構建安全監測和質量監控平臺
基于物聯網技術,利用傳感設備建立施工質量管控平臺,對拌合站和工地實驗室的設備建立數據實時上報和監控預警系統,實現工程關鍵參數的實時采集、傳輸、評價、預警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
(1)完善公路養護科學決策體系
加強對高速公路的路況檢測的數據進行分析,將技術狀況檢測評定數據與路面管理系統和橋梁管理系統相結合,建立遼寧省高速公路養護投資效益模型;輔助制定養護計劃,為養護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撐;通過投資效益分析編制年度養護項目投資計劃,實現養護決策科學化[2]。
(2)編制養護工程實施項目庫
要降低全壽命周期養護成本,就需要借助養護決策模型、合理分配養護資金、借鑒養護經驗對各養護單元制定長期養護規劃(一般為5年),以此為基礎建立養護工程實施項目庫,并逐年更新。
(3)明確設計目標、規范設計流程
“獲得壽命周期內費用、效益最佳的養護對策”是養護設計的核心目標,遵循規范化的工作流程開展養護設計,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調查與評價、病害診斷與養護對策選擇、技術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等[1]。
(1)實施動態設計
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方案設計階段,應對養護工程實施之前道路病害發展情況有所預估;同時由于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要強化動態設計服務,結合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各類技術問題,及時進行設計調整與方案優化,以便更好地服務工程實施。
(2)嚴格技術交底、加強跟蹤服務
由于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工藝復雜,施工現場點多線長,要求設計單位加強現場技術指導,嚴格技術交底,特別是要加強關鍵工序、關鍵部位的交底,要督促檢查施工過程是否準確反映了設計意圖,作為設計后續服務的重要內容。
(3)強化設計方案總結
業主單位要與設計院共同做好設計方案總結,認真總結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設計缺陷,做好后期對各種養護方式的長期對比觀測,分析比較各種方案在全壽命周期內的利弊,逐步建立遼寧省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處置標準化設計體系。
(1)設計單位應逐步完善預防性養護技術體系
目前公路預防性養護措施主要有:裂縫處治包括灌縫和貼縫;封層包括含砂霧封層、稀漿封層、微表處、碎石封層、纖維封層、復合封層,其中適用于高速公路的有含砂霧封層、微表處、復合封層;功能性罩面中的超薄罩面和薄層罩面可作為預防性養護措施,超薄罩面(厚度小于25mm)和薄層罩面(25mm≤厚度<40mm)都可以采用骨架空隙型級配、骨架密實型級配和密實懸浮型級配;以上技術也可組合使用,形成復合封層或復合罩面技術,應用效果更好。近年來隨著養護材料和設備的不斷創新發展,更多的預防性養護方式也在推陳出新,對于此類技術要積極鼓勵、勇于探索,以期豐富并完善預防性養護技術體系,使高速公路進行養護設計時,能有更多的選擇性。
(2)加強對病害成因的診斷分析
在設計調查階段要結合路況檢測數據和現場病害發展情況,認真總結分析形成各種病害的原因,應該從結構破壞層位、病害發展形態、結構組合缺陷、材料性能衰減、結構承載力降低、交通荷載、環境影響、施工質量、養護歷史情況等幾方面深入進行分析,查找病害發生的根本原因,以便在設計和施工時避免類似問題再次出現。
(1)養護工程市場化
進一步完善養護工程市場化供給模式,讓市場競爭機制成為養護資源的基礎配置方式,打破行業保護壁壘,建立開放、公平競爭的養護工程市場。對于獨立進行立項、設計、施工的工程,并符合招投標的養護工程項目,應采取招投標的方法,擇優選取施工和監理單位。
(2)合理控制造價
這里說的合理控制造價,是相對的,強調的是合理性。即在滿足安全、質量、生態等要素條件的基礎上,考慮全壽命周期投資效益,優選投資效益最大的養護方案,合理選用先進且適用的技術,合理選擇養護維修的深度,合理選擇建筑材料,以達到合理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3)推行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
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一般適用于規模較大、基礎條件復雜、技術含量較高、工藝多樣的工程。高速公路維修項目大多具有這樣的特點,為了便于管理可以積極嘗試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模式開展項目建設。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具有可更好地實現設計意圖,減少扯皮;施工過程中便于設計跟蹤,及時調整設計;可保證工程質量和降低項目建設成本等優點。
(1)確保工程款及時撥付
“千方百計”確保工程款及時撥付,是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關鍵,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這件事與工程的質量、進度、成本以及社會穩定都息息相關。影響工程款及時撥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甲方資金不足,繁瑣的簽字程序,計量系統出錯,甲方對施工質量和進度不認可等,可是最終的資金壓力都由施工單位承擔又極不合理,直接導致進度滯后、材料供應緊張、工程成本增加、拖欠工資等問題的產生。
(2)加強工程項目資金監管
目前大型工程項目都采用了資金監管模式,對于建設資金設立專業賬戶,專款專用,防止挪用,為保證工程建設規范化進行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開戶銀行應及時建立承包人的資金臺賬,接受發包人對工程款用處的查詢,對于超過規定額度的付款,需要經過項目指揮部審批,之后銀行才能轉賬。
(3)積極推行“優質優價、優監優酬”
遼寧省在高速公路新建項目中始終執行“優質優價、優監優酬”的獎懲辦法,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成效,隨著近年來養護工程項目的投資越來越多,建設規模逐年增大,施工工期不斷增長,我們應該積極嘗試在適合的養護工程中執行類似的獎懲措施,充分發揮獎懲制度的杠桿作用,在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能提高投資效益。
(1)積極推廣材料循環利用技術
材料循環利用是公路綠色養護的主要內容,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發展方向是實現高價值全利用的目標,建立“精準回收、精細分離、分檔處理、深度再生、多元利用”的技術體系。近年來,遼寧在再生瀝青混合料預制構件實用技術和瀝青路面回收料(RAP)精細分離+廠拌熱再生技術都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2)快速養護技術
快速養護技術是為了適應大交通量條件下對公路養護提出的新要求,縮短養護作業時間,減少因養護作業引起的交通擁擠,減少交通安全事故,也可提高養護的工作效率、降低養護成本。這就要求在結構設計、材料設計和施工工藝等方面盡量采用作業時間較短的技術,突出一個“快”字[2]。
(3)交安附屬設施耐久免維護技術
現階段高速公路常規使用的防眩板、輪廓標、防落網、活動門等交安設施,主要為PVC材料、玻璃鋼和鋼鐵材料,這些材料都存在很大的耐久性問題。遼寧省近年來積極探索,研制出新型免維護交安設施,采用鋁合金制造,表層采用陽極氧化處理,有效解決了鋼材防腐性差、PVC材料抗風強度低等問題。同時,針對熱熔標線容易被除雪鏟刮除的問題,積極嘗試采用嵌入式標線技術。
(4)不中斷交通橋梁加固技術
對于簡支梁橋出現的梁端混凝土腐蝕、發生沖剪破壞,鉸縫破損導致單板受力等病害,傳統的維修方式要在橋上將橋面鋪裝鑿開,更換梁板或者重新澆注鉸縫混凝土,施工期較長,交通壓力大。可以采用橋下加固為主,不中斷交通的橋梁維修加固方式,其中鋼波紋板拱加固、H型鋼橫梁加固、橫向粘貼鋼板加固、鋼牛腿支撐+梁端局部加固、鋼絲網滲透性砂漿加固等施工工藝都取得了很好的實用效果。
高速公路養護工程項目的管理,將繼續圍繞“綜合交通、智慧交通、民生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發展要求,貫徹養護工程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堅持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及綠色低碳要求,積極應用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術,逐步提升項目管理能力,探索一條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