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鄭明波
(安徽省當涂縣第一中學,安徽 馬鞍山 243199)
高中生物教學由于受高考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素質教育無法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得到貫徹落實。多數生物教師以分數成績為重,但是在卻忽視了學生在生物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不要說落實素質教育。高中生對于這樣枯燥無聊、單調無味的生物教學課堂不感興趣,對于生物知識自然不會具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如此下去,將會導致生物教學課堂形成惡性循環。應該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生物學習效率呢?本文以高二生物課堂的教學現狀為依據進行討論,并提出構建動態課堂。
動態課堂的含義則為使得課堂當中的每一個參與元素都可以“活動”起來。“活動”包括使學生的頭腦活動起來以及“動手”,同時還包括教師和學生之間開展良好的互動。不僅有效統一了課堂預設以及課堂生成,而且還可以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增加良性互動,與新課標當中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相符合,但同時也并不違背高考的目標。如果課堂是高效課堂,那么可以從不同的方面推動學生的學習發展,因此以這一角度為依據,高考與素質教育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提出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則為將新型課堂模式建立,廣泛傳播正確的教學方法以及理念。但是,在現實的高中教學課堂當中,并未實現高效課堂的目標。通過調查發現,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高中教師對于“高中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么”這一問題作答時,其答案都是“使得學生的成績得以提升”,由此可以發現,大多高中教師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雖然教師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做到完美,但是并不能因為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就不敢進行創新。新課程改革要實現最終的目標需要所具有的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轉變自身的觀念,才可以真正實現動態課堂以及高效課堂。
許多高中生物教師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雖然深入的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及其所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實際開展生物教學時,仍然對于結果以及分數比較重視,而忽略了過程以及學生的能力培養。在高中生物課堂當中不僅存在將知識內容與分數相聯系的問題,而且還具有向學生盲目灌輸生物知識的情況,高中生物教師與學生之間幾乎不會開展互動,這會嚴重影響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實現。而且,一些學生由于受到教師觀念的影響,已經習慣開展被動學習,只是依據生物教師所布置的任務開展學習,并不會針對某一生物知識開展反思以及探索。而在這種狀態之下,盡管有一些教師想要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模式做出改變,也會因為學生不愿與其之間開展互動等原因,往往難以達到效果,即使有一些高中生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思維產生了火花,在這樣沉悶的課堂之下也不會被發掘。而高中生通過長期的被動學習,也會限制其能力發展。盡管高中生物教學開設習題課,但是僅僅是單純地做題以及講題的課程,并且教師和學生都認為這是提高效率、節約時間的最佳方式。但是卻不知道學生在這一課堂當中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主體地位,也沒有充分發揮出生物教師的主導作用。習題課這種目標單一直接的課程,不僅使高中生更加厭煩學習生物知識,同時使一些本可以較好進行利用的知識點產生浪費,對高中生的思維方式產生束縛。目前,大多生物教師寧愿使學生練習習題也不愿意將生物課堂效率提升,不愿意激發學生的探索思維,導致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
高二這一階段的生物教學課程與初中和高一階段的生物知識內容相比較來說,生物知識難度等級上升,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準確掌握以及理解生物知識,那么則需要將生物教學速度放慢,使得生物課堂的知識內容更加細化,將更多的知識應用機會向學生提供。但是在實際開展高二生物教學時,由于高三階段大多在復習知識,所以會在高二階段完成所有的生物知識教學,明顯提升了高二生物課程的教學難度以及學習難度,使得生物教學速度不斷加快,使得高二學生在接受知識時跟不上節奏,這樣極其容易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不利于高二學生學習生物知識。
由于在高二階段所開展的生物知識教學難度得到很大提升,所以非常容易降低高二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因為生物教師可以對動態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應用,將死板的生物知識向動態問題進行轉化,根據高二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在上課之前設計一些生物知識的引導問題,并在生物課堂當中導入,使得學生可以正確掌握理解生物知識的關鍵,將高二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激發。
例如在學習《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這一知識內容時,生物教師則可以在開始教學之前,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不論我們做什么運動,我們的身體都可以保持高度協調呢?以這一問題為導入,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生物知識之后,對這一問題進行回答,原來我們身體內部各個器官之間功能的協調,以及對于外界所產生的刺激做出的反應,都是通過身體內部之間的調節實現的。
雖然在高二階段所開展的生物教學時間比較緊迫,但是任務量相對較多,但是以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生物教師不可采用盲目灌輸的方式開展生物教學。所以,高二生物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對生物學科的特點進行深刻研究,即以實驗和探究為基礎的特點。針對這一特點,高二生物教師需要在課堂當中轉變自身的教學思路,使高中生針對生物知識開展自主探究,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高中生形成鼓勵,使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并非對生物知識進行死記硬背。例如在學習《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這一知識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之間開展討論,探討人口不斷增多,我們的世界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當今世界的人口是否已經超出地球的負荷?我國人口增長和環境以及資源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探討這一知識內容,可以對這一生物知識開展自主學習,對以上問題進行解答,例如隨著人口不斷增長,植被遭到破壞,使得生態環境的壓力增加等等。
高二生物教師在這一階段面臨著繁雜重大的教學任務,使得生物教師很難兼顧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這兩方面的因素。因此有一些生物教師開始借助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調整當前的生物課堂教學方式,在開展生物課教學之前,首先制定以教學內容為核心的導學案,幫助學生對本節課堂所需要講解的生物知識進行預習,之后使用問題導入的方式在生物課堂當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得學生可以理解難以理解的生物知識,并且針對這一生物知識開展積極思考,將這些生物知識內化于學生的心中,這樣才可以在高二生物教學課堂當中實現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兼顧的目標。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結構》這一部分內容時,如果生物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融入相關實例及圖片、視頻,讓學生了解生態系統這一概念及其特點,那么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就可以設計“生態系統是由什么組成的?”等引導問題,以幫助學生理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等知識內容,并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當中,具備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即在教學課堂當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因此高二生物教師將動態課堂進行構建,那么首先需要將自身的傳統觀念進行轉變,充分認識到學生在課堂當中所具備的主體地位。處于高二階段的學生,自身已經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已經可以自主開展醫學相關的學習活動。而生物這門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則是以實踐和研究為基礎,因此高二學生如果想要充分掌握生物知識,那么就需要自主開展實驗設計以及完成實驗,并通過不斷開展實驗從中探索總結生物知識規律。因此,高二生物教師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生物知識,而生物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則為學生的引導者以及幫助者,只需要在高二學生學習生物知識面臨困難時對其提供幫助即可。這就需要生物教師轉變自身的心態,放低自身的姿態,與高中生之間開展平等的對話交流,將生物知識內容的講解過程轉化為教師和學生的“對話過程”。例如,在學習《細胞生活的環境》這一知識內容時,提問“細胞算一種生命嗎?”有學生想了想反問:“應該如何定義生命?”生物教師可以借此與學生開展討論,從體內細胞的生活環境到細胞的內環境等知識,講解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等知識,雖然教師基本只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引導,但是效果非常好。
但是,畢竟高二生物課堂的教學知識相對較多,并且具備較高的知識難度,因此高二生物教師在讓學生自主探索生物知識的過程當中,需要適當的控制時間以及過程,避免學生離題時間過長,使正常的生物課程教學產生影響。高中生物教師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過程當中,也要將自身在課堂當中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保證生物教學課堂的順利開展。
綜上,從當前情況來看,在高二生物教學中雖然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只要能夠從自主探究、引導問題設計等方面入手,構建動態課堂教學模式,仍然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最終使得高二生物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