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欣 吳延豐
(長春財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本研究重點通過經典的戰略分析模型對學校體育、家庭體育、社會體育三位一體化的理論進行可行性分析。與此同時通過戰略分析模型生成有效的開展策略,證明設置章程、構建組織、搭建軟件及數據平臺等落地性方案,是提升運動粘性和持續性的有效手段,從而有效地整合學校、家庭、社區的資源,促進三者間的交互,而實現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目的。
本文在研究學校體育、家庭體育、社會體育一體化的理論過程中,比較獨特地使用了企業戰略分析的常用PEST 模型和SWOT 模型,這兩個模型是非常經典的分析方法,在研究理論時同樣適用。而且這兩個模型配合使用,可以非常有效的生成或驗證具有比較優勢的策略,從而對實踐實施形成非常行之有效的理論指導。
1.用PEST 模型對目標理論進行大環境分析
PEST(也可以寫為PESTEL)分析模型又稱大環境分析,是對宏觀環境進行分析的有效工具,主要分析外部環境,還能夠分析能強烈影響企業組織的因素。它是調查企業組織外部影響因素的經典方法,在本研究中,因為分析對象不是企業組織,所以我們使用經典的PEST 模型進行分析,重點分析本文目標理論在當前大環境下的宏觀外部情況。
2.用SWOT 分析法獲得分別對學校、家庭、社區進行內外部分析
SWOT 分析是經典的戰略分析工具,SWOT 分析代表分析企業組織內部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本研究使用SWOT模型分別分析學校、家庭、社區各自的SWOT,重點提取三者的SO 策略再進一步組合獲得優勢互補,從而論證三位一體模式的有效競爭力。其中外部機會(opportunity)重點承接PEST 的宏觀環境分析。
1.宏觀因素PEST 分析
(1)政治因素(Political)
由于教育的公立性質和體育的公益性質,政治因素對于學校體育、家庭體育、社會體育一體化影響,主要體現在政策和財政預算上。目前政策方面的特性,韓永君的研究指出,目前體育政策強制性過溢。在這個研究的基礎上,筆者發現這種政策習慣,讓體育政策的傳導有效性在體育教育(考試項目、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方面更突出,而在社會體育運動領域落地能力不足。財政預算方面,同樣根據韓永君的研究,發現分配政策是偏向健身活動、保障措施和場地設施3 個領域。與此同時我們參考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年鑒,可以看出政府在體育方面的預算是連年增長的,但與此同時,體育預算的平均增長率卻是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類別里最低的。
(2)經濟因素(Economic)
人均GDP 作為核心參數,我國人均GDP 2011 年突破5000 美元,2019 年突破10000 美元,人均GDP 連年增長。孫鵬的研究指出,我國體育產業隨經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占比不斷提升,但是與其他國家比較,體育產業占比仍然非常低且產業結構不合理。我們可以分析得出,這種情況下,體育產業結構和我國的整體經濟結構,社會組織結構,人群文化習慣都有關系,盡管體育產業潛力巨大,但結構上提升需求,并不是單一掛鉤人均GDP 指標的。
(3)社會文化因素(Sociocultural)
代剛的研究指出,運動的選擇和運動消費習慣會與社會階層具有關聯性,并做了量化分析。實際上除了人群階層外,文化習慣的變化對學校體育、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的影響也是明顯的。目前體育運動SNS 化和社交化需求非常明顯,除了“鍛煉身體”本身以外,“鍛煉給別人看”,“用鍛煉展示自己”“通過運動社交”目前增長趨勢明顯。邵娟在她的實證研究中,用鏡像態理論說明了運動社交的文化趨勢。
(4)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
對學校體育、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的影響最明顯的技術因素就是互聯網技術以及信息技術。運動APP 同時使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構建了人和人的交互渠道,改變了運動的文化表達,同時也改變了體育產業結構甚至社會經濟結構。這是一個既產生直接影響又產生間接影響非常強的外部因素之一。
2.SWOT 比較策略生成
(1)學校體育SWOT 分析
(2)社區體育SWOT 分析
(3)家庭體育SWOT 分析
3.三位一體的結構

表1.1 學校體育SO 策略生成

表1.2 社區體育SO 策略生成

表1.3 家庭體育SO 策略生成

圖1.4 學校體育、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三位一體的結構示例
1.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分工
(1)學校的分工
1.要提供提高教育質量而采用的合理措施。2.對學生提供體育鍛煉項目,保證學生的鍛煉機會,教會學生科學鍛煉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體育素養養成、鍛煉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思想。3.開展第二課堂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體育特長發展,反哺家庭體育發展。4.提供運動軟件支持,為學生和家長布置家庭作業,共同完成。5.學校與社區合作針對社區家庭成員擴大體育運動的選擇,養成互相扶持,互相監督,互相協助的家庭式運動習慣。6.學校為社區提供體育技術,體育知識及體育人才的幫助,學校建立社區體育服務志愿者隊伍,促進社區體育活動組織與開展。
(2)社區的分工
1.開放公共空間和公共娛樂場所,為全民運動提供場所及安全經濟的健身器材。2 組織體育競賽,培養指導人才,提供參與機會。
(3)家庭的分工
通過學校提供的運動軟件,建立家庭健康促進計劃,學生與家長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家庭健康促進計劃與學校體育建立線上聯系,建立打卡制度,逐漸養成鍛煉習慣。
2.“學校、家庭、社區”三者的互動
學校對于社區要提供專業的支持,例如軟件平臺、活動方案和技術指導。學校對于家庭主要需要教授內容并通過作業與回訪提高執行度。社區在場地和組織上貼近家庭,也可以把家庭的鍛煉按地域組織起來。社區的活動和家庭的參與,對教學和學校俱樂部等各項活動也是極大的反哺。
3.關鍵技術展望
(1)組織
組織有效才可以成功推進項目的發展。1.組織建立團隊,明確人員分工和工作開展章程,把分工細化各負其責。2.與社區溝通合作各種活動,如體育比賽、體育講座。體育知識的學習等等。
(2)內容
關于運動,有效的活動內容十分重要,活動內容的專業程度,決定了項目整體的訓練專業程度;活動內容的趣味性決定了項目對于參與者的吸引力;活動內容的組織、分發形式,也決定了項目教學部分的有效傳播。
(3)平臺
項目本身就傾向于平臺搭建。1.開發運動有關的小程序,通過運動軟件讓學生和家長都動起來,與學校建立線上、線下的溝通與互動。2.制作多個不同項目的微視頻、微課程,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傳播。為社區居民提供體育技術的學習與互動交流的平臺。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現有的學校體育、家庭體育、社會體育3 者的平行關系變成學校居于主導地位,家庭是根基,社區是載體的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的體育環境,使優勢達到最大化。使參與者身體和心理發展達到最佳效果。全民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學校運動場地、家里、社區公共設施,因此“學校+家庭+社區”體育三位一體的體育環境極為重要。三位一體理論可行性高,操作性強,對全民體育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學校、家庭、社區三者共同發展,使學校、家庭、社區既能相互融合,又能起到各自的作用,是非常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新模式。